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0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卷共 10 页,卷面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 19 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的
2、冒险家、巴尔扎克笔下的暴发户、夏洛蒂 勃 朗特笔下的灰姑娘、 司汤达笔下的凤凰男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 作家们敏锐广博地表 现了世俗生活,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但是在 20 世纪初, 人学却出现了分化。 其一, 人学成为自我学 。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和无意识 等,为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弗洛伊德尽管后来在心理医学界光环不再,却在文学领域 备受青睐,正如彼德沃森所言, 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 物 。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不约而同地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 窥镜。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是学院精英们的标配谈资
3、,成为某种不安 的都市文化幽灵。 其二, 人学 成为 人民学 。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 使用了 人 民性这一新词,并阐明了三大内涵:表现小人物,吸取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后来, 托尔斯泰, 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亲民文学的旗手, 影响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 普罗文艺 。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 动力。不过,即便是双城记 复活 ,也因社会性强和下层平民立场被学院精英们无视, 这与它们在别处广受推崇的情形,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 自我学和人民学 ,构成了 20 世纪两大文学遗产。正常情况下, 自我与人 民 ,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
4、,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释放不同的感受 资源和文化积淀。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 无不富含与人民经验。情感血肉相联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强健,活 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组成。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后人学偏做坏。鲁迅曾 批判过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 ;当下人民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 瘪。而非理性的独行者们或幽闭自恋,或放浪自大的文字,让文学中的自我越发雷同, 离真正的个性更远, 离复制和流行更近。 并诱发都市心理病。 在舆论场上, 文青 文艺腔 则是嘲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更重要
5、的是,时代在变化,文学不能止步于 20 世纪。 自我与人民也在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扑来,多种视角更应彼此含容统一,重新 融铸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当人的大部分智能被机器接管,人类最后的差异性,恰 恰表现于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观和创造力。换句话说, 自我学与人民学 ,都进入了 新的领域,都需要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活血。 (摘编自韩少功 “自我学”与“人民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19 世纪作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敏锐广博地表现世俗牛活,将神学推向了“人学” 。 B.学院精英重视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而无视
6、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 。 C.“自我”与“人民”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在本质上有很大差异。 D.“文青” “文艺腔”被嘲讽或同情,是因为二者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梳理了“人学”的兴起和流变,既有并列式的论述,又有逻辑上的递进。 B.文章批评“高调革命文学”和“非理性的独行者”以论证“人民”需要“自我” 。 C.文章在分析“自我”和“人民”时,强调了二者互相含容和促进的辩证关系。 D.文章末段结合现实,指出“自我学”和“人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7、) A.古人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与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都说明,深重的人间苦难可以为文学 创作提供滋养。 B.老舍的骆驼祥子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普希金的某些作品,都具有陀斯妥耶夫斯 基所说的“人民性” 。 C.20 世纪“自我学”和“人民学”在屡遭扭曲后仍然持续更新、含容统一,成为了“人学 的一体两面。 D.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的基础上, 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 与时俱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 缺乏生命力; 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 求存在冲突。这些错
8、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 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 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 例如意大利的歌剧、 日本的茶道、美国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 应当古为今用。 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 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 材料二: 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 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传统戏曲必须
9、创新, 但走得再远, 也不应忘记来路。 如帮腔形式, 可以吸收独唱、 重唱、 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 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此外, 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 开展戏曲教育、 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 戏 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 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 ) 材料三: 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 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
10、曲改编作品。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 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 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 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 创 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 效应 ,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 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 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 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服装造型和舞台设
11、计 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 ) 材料四: 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打造了一个集昆曲、 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 。新剧演 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 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该剧目自 2004 年至今演出 200 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 奇 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 获得了新的生命, 站 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 ,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
12、国家绽放异彩。美国主流媒 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 年的美国之行是自 1930 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 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 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 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4.下列不属于传统戏由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3 分) 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
13、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 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在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 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进行创新时, 仍要不失原有韵 味,坚持民族化。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 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 丹亭2006 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 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6.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由的错误看法。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1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那山,那人,那狗 彭见明 天还很暗,鸟儿没醒,鸡儿没叫。可父亲对儿子说:到时候了。 于是,上路了,那新人迈开了庄严的第一步,那老人开始了告别过去的最后一趟行程。 还有狗。 它对陌生的年轻汉子表示诧异:他怎么挑起主人的邮包?主人的脸色怎么那样难看?这 究竟发生了什么? 晨雾在散,在飘,最后留下一条丝带,一帕纱巾、一缕轻烟。这时分,山的模样,屋, 田畴、梯田的模样才有眉有眼天亮了。近处有啁啾的小鸟,远处和山垅里回荡着雄鸡悦 耳的高唱。 父亲发现,平川里来的年轻人满脸喜色,眼睛朝田野里乱转。是啊,对于他,山里的一 切都是新奇的。 父亲想告诉儿子,
15、要留神脚下,但没说,让他饱览一番吧。让他爱上山,才能与山过一 辈子。 他告诉儿子,这趟邮路有两百多里,中途要歇两个晚上,来去要三天。第一天要走八十 里山路,翻过天车岭,便是望风坑;走过九斗垅,紧爬寒婆坳;下了猫公嘴,中午饭在薄荷 冲;再过摇掌山,夜宿葛藤坪。这天最累人,最辛苦。早起走得紧,才不至于摸黑授宿。 狗在前面慢慢走,走的是老人曾经走的速度。它跟随老人九年,以前老人总和它喃喃地 聊着。今天呢,没有!是因为那年轻人吗?狗恶意地看了新来的汉子一眼。 儿子嫌狗走得慢,狗却不理睬年轻人的焦虑,老人从狗的步子里,知道速度一如往常。 但是,他发觉双腿已经不能适应了,倘若今天还是自己挑担送邮,倘若支局
16、长不催促自己退 休,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思想上放落一身枷,人就变娇了呢? 汪、汪、汪。 狗站在山顶的岩石上高声叫着。想不到,这沉默的、温驯的狗,门竟 有这么响亮;昂首翘尾,竟有这么威武神气。父亲说:它在告诉山那边,将有外边的消 息和信件带给他们。 父亲指着远处,告诉儿子这叫什么地方,有多少村子,有哪些要发放的报纸书刊 这笔细细的流水账,好像刻在他那花白头发保护的大脑里。 儿子很像父亲。 笑时的模样语气, 利索干净的手势, 有条有理的工作, 都像。 父亲高兴, 乡亲们更高兴。邮包掏空一些,但很快又塞满了。有要寄包裹的,要发信的,要汇款的 邮递员也是邮收员呢。八十多斤的邮包,挑回去,只怕是有
17、增无减。 父亲哼一段打口腔给儿子听:过了曲江是禾江,禾江下去是浊江,浊江南江连丽江, 背江横江矮子江,末末了是婆婆江。 山里没大河, 江是对溪流的称呼。严寒也罢,急流 也罢,对于乡邮员来说,都必须脱袜卷裤通过,老人的关节炎就是这样长年累月积下的。支 局长体谅他,考虑给他换换地段,让年轻人来。他不。他担心人家来不熟悉哪儿水大,哪儿 水浅。 儿子有一双粗实的有茧的脚,有着庄稼人稳重的步伐,他从容地涉过小溪,把担子放在 溪那面干净的草地上。 狗看着陌生汉子又涉水过来。粗壮但冻得通红的双脚,稳稳地踩在岸边浅水里,略曲着 背,把双手朝后抄过来 就这样,父亲弯着腿,双手搂着儿子的颈根,前胸、腹部紧贴着儿子
18、温热厚实的背。他 有一瞬间的眩晕。他怀疑这不是现实在遥远的记忆里,他也背过儿子一次。 那一次,支局长命令他回家过三天。他和儿子痛病快快地玩三天哩。儿子出生时他不在 家,老婆反而寄来红蛋,把丈夫当外客了。那次回家,他买了鞭炮,买了灯笼。他让儿子骑 在他背上玩了一整天,儿子想下来也不让。他是背过儿子一次的作为父子情谊,能记起 的,仅止于此啊。 筹火已燃起,狗温存地用舌头舔着年轻汉子的手背他不陌生了,它感激他。 又一个清晨。父亲下完门坎的石级,踉跄了一下,赶忙撑住儿子的肩膀。 在石拱桥的桥头,儿子挑着邮包,站住不动了。如果父亲不转回山那面的绿门绿墙的营 业所,他决计就这样站下去。 父亲分明地看见儿子
19、脸上的固执。他决计不再送了。 你小心,走吧。 儿子默默地点点头。鼻子里酸酸的,但,他仍没开步。 于是,父亲转过身去。 狗呢?站在桥中嗷嗷急叫着。父亲返回去,蹲下身抱着狗的颈根,对它说:你跟 他去,他会待你好的。你去吧,他需要你,要你做伴,要你做帮手。听清了? 老人猛地扭转头,径直走了。狗略一踌躇,也跟了去,在老人身边嗷嗷叫着。 老人突然捡起根竹棍,朝狗屁股上抽去。狗负着痛,朝桥那边跑去。 老人把竹棍丢进溪水里,喉咙猛地堵上一块东西。好一阵,他觉得一股热气直扑膝盖。 睁开眼一看,是狗!狗在吻他的膝盖骨。 他又俯下身,用手替狗擦去眼泪,轻轻地说:去吧。 于是,一支黄色的箭朝那绿色的梦里射去。 (有
20、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从视觉和听觉等角度描写了山区秀美的景色, 营造出清晨静的氛围, 写出了山区邮递 员早起奔波的生活背后诗意的一面。 B.小说的语言清新隽永。两处画线的句子,或排比,或顶真,语势贯通,暗示老人对儿子说 起邮路的漫长、艰辛时,内心仍然无法平静。 C.小说插入的支局长劝老人退体、打算给他换地段、命令他回家三天等情节,反映了支局长 对下属的体贴,更衬托出老人的精神品格。 D.“山”还是那山, “狗”还是那狗, “人”却由老人变成儿子。父子两代人先后献身于山区 邮递事业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8.儿子背父亲与父亲背
21、儿子两个情景,蕴含了怎样的深意?(6 分) 9.小说把狗当作一个重要角色来写,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早孤。诩年十二,能通尚书 ,孝养祖母。国相奇之, 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 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 并力北边 ,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 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弃之非计。 修善其言。
22、更集四府,皆从诩议。邓骘以诩 异其议,欲以吏法中伤 诩,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 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 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不遇盘根错节, 何以别利器乎? 及到官, 募求壮士, 得百余人, 使入贼中, 遂杀贼数百人, 又遣缝者佣作贼衣,以蜂缕缝其裾,有出入市里者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羌寇武 都, 迁诩为武都太守。 羌乃率众数千, 遮诩于陈仓崤谷, 诩军停车不进。 而宣言 上书请兵, 须到乃发 。羌闻之,乃分钞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 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
23、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 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诩因出城奋击,多所杀伤。明日,悉阵其众,今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 衣服,回转数 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遣兵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 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郡遂以安。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 复征之,会卒。 (节选自后汉书虞诩传 ) 10.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3 分) A.欲弃凉州,并力北边 ,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 B.邓骘以诩异其议,欲以吏法中伤 诩。 C.诩军停车不进,而宣言 “上书请兵,
24、须到乃发” 。 D.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 衣服,回转数周。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 射/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B.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 射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C.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 射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D.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 射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12.下列对原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2020 三年级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文档标签
- 语文试题
- 深圳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
- 深圳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5月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年级上册
-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 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语文考试
-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22语文
- 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