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检测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 共 36 分)1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飘舞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雪花飞扬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3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融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在 0 时,内能为 0 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C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D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
2、运动越剧烈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种方法不同的是( )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 B把铁丝放在火上烤,使它变热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 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D0 的冰没有内能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B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C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7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春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滇池
3、息息有关,所以保护滇池,人人有责。滇池对昆明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B水具有较大的密度C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D水具有较高的温度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 4.2103 铝 0.88103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沙石 0.92103 铜 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 g 水的比热容是 50 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 ,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9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
4、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 2 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 1 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 1t 2 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10小宇将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盛一些酒精,用塞子塞紧。他用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迅速来回拉动,发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回拉绳子对金属管做功 ,使其内能增加B管内的气体对塞子做功, 气体内能增加C气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塞子的内能D来回拉绳子使酒精的内能转化为绳子的机械能11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时间 t/min
5、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A.c 甲 c 乙 Bc 甲 c 乙 Cc 甲 c 乙 D无法确定1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 40 ,质量为 2 kg 的水吸收 5.46105 J 的热量,水的温度会升高到( C 水 4.210 3 J/(kg) ( )A105 B100 C 65 D60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3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少,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_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分子仍然在_。14气
6、体很容易被压缩,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_、作用力很小;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力,铁棒也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力。15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做功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后者是用_ 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这两种方式对物体内能的改变,从效果上看是_的。16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_ _放出的热量多。17某市城区的天鹅湖水上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走在湖边,常能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由于分子在做_ _运动;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_ _现象;夏天可明显感觉到
7、湖边比马路上凉爽,这是因为水的_ _较大,且在蒸发时会_ _(选填“吸热”或“放热”)。18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若将 2 kg 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 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 _(选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 、质量为 1 kg 的水吸收 2.1105 J 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 _。19在完全隔热的装置中,用一热源给 100 g 水和 100 g 油加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100 g 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 _ _J,100 g 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_ _J,油的比热容是_ _。已知 c 水 4.210 3 J/(k
8、g)三、问答题(8 分)20新疆地区流传这样一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讲述的是西北沙漠地带特有的气候特征和当地民俗,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呢?请说明其中的道理,沿海地区会出现这种情况吗?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第 21 题 4 分 ,第 22 题 10 分,第 23 题 6 分,共 20 分)21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填“A”或 “B”)瓶。根据 _ 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 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 ,4 ,20 ,30
9、 ,则在_(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22如图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沙子,需要的器材是_ _;(2)为了比较水和干沙子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的器材是_ _;(3)实验中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为了使水和干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你的做法是_ _;(4)实验分析:实验时,观察到沙子的温度升高得较快,这说明了_ _;为了使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在的基础上,你认为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 _;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使用其他物质做实验,仍可得出类似中的结论,由此你的实验结论是_ _。23(2014,泰州)如图 1 所示是探究“不同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章内能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