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解答)(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答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 ,两首诗都是作者在 (地名) 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 之情。 (2)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何,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泺、闪闪发光的样子。 B “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側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 “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 “行不足”表明了景物
2、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点 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 雨 钱塘湖春行 第 2 页(共 20 页) 诗题提供的信息分析 天气情况或者季 节 初晴后雨 作者的行为 踏春 诗的写作特点 从远近或高低角 度变化, 写出景物 特点 3 (12 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若石遇害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 入而燎辉,宵则振铎(du)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 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 决而不理。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 知其
3、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 及也。 【注释】 藩:篱笆。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树墉:筑墙。貙(ch) :一 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隈(we) :墙角。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有貙逐麋来止 其室之隈 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 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若石隐于 冥山之阴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 B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 D若石“弛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4、“闻其牛、羊、冢之声而入食焉” 。 (4)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 、 “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诚我们什么?(用 自己语言概括回答) 第 3 页(共 20 页)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38 分)分) 4 (18 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 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更加明显,饥饿与贫困的挑战异常 严峻。人类该用什么来托起“生命的方舟”?联合国大会决定,把 2008 年定为“国际土 豆年” ,人们期待着,土豆在战胜饥饿和贫困斗争的前沿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貌不扬的土豆,一向以“朴实的块茎”著称,它能够负担这样沉重的责任吗?它又 是怎么走
5、进联合国的视野呢?原未,从安第斯山脉走向世界六大洲的土豆,已经深刻地 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逐渐成为了世界人口膳食中的一种主粮。这种主粮已经成为 了全球粮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加强世界粮食安全和减轻贫困方面发挥 越来越大的作用。 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新鲜土豆含有大约 80%的水分和 20%的干物 质。在干物质中有 60%80%为淀粉,土豆的蛋白质含量与谷物大体相同,要比其余 块根和块茎的蛋白质含量高许多,并且土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 配。 土豆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并富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土豆是维生素 B1、B3、B6、C 及铁、钾、磷和镁等矿物质的
6、良好来源,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如,土豆维生素 含量比苹果还高,它的维生素 C 比西红柿要高一些。作为主食和蔬菜,土豆的制作和食 用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 进入到 21 世纪以后, 世界土豆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20 世纪 90 年代初,大多数土豆产自欧洲、北美等地区。2005 年,发展中国家土豆产量 首次超过了发达囯家的产量。粮食专家们呼吁,要重新认识这个“被埋没的宝物”的价 值,应对包括饥饿、贫困及环境威胁在内的全球性挑战。 在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用水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 的一个世纪里,人类淡水使用量的增长
7、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其中农业用 水占到了 70%以上。有资料显示,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土豆每单位用水量生产的粮 食更多,使用同样数量的水所生产的膳食能量也更多。这说明种植土豆可以大幅度提高 毎单位用水量的粮食产量,从而保证在生产足够粮食的同事,减少对地球淡水资源的消 耗。 土豆,正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 4 页(共 20 页) (1)第段中的加点词语“朴实”在文中的意思是 。 (2)根据第、段内容, “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的理由具体有: (每空不超过 10 个字) (3)对第段内容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至今土豆的种植范围在持续扩大 B
8、产业革命导致土豆产量不断创下新高 C以前人们对土豆价值的认识并不全面 D扩大土豆种植会有利于地球环境改善 (4)下列这段文字,应该放在原文中哪一段后面?请从“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角 度简述理由。 资料显示,在耕作实用 1 立方来的水,土豆可生产 5000 卡路里的膳食能量,而 玉米、小麦和大米生产的卡路里分别为 3860、2300 和 2000同样数量的淡水,土豆可生 产出的蛋白质是 150 克,为小麦的 2 倍。产出的钙 540 毫克,是大米的 4 倍。 (5)首段画线句的作用有哪些?请分条简述。 5 (20 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蹬布 刘心武 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
9、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 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因为爸爸意外工伤, 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 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 妈妈说: “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 ”爸爸说: “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响 莲读书咱不愁,可她从小体质弱啊” 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 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 那天老师宣布, 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 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 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 “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 教。妈妈就说,
10、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 “未雨绸缪” 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 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 子拼车,每月 450 元。 第 5 页(共 20 页) 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 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 “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 别的工吧。 ”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 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牛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 可
11、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 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第二天起床后,响莲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 “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 ”妈 妈大声回应: “就你这小身板?老老实实坐上去! ”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 “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 1500 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 1350 块给你。 ” 车子往城里开, 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 有家店专营再生布那家店进大批货, 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 米然后,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 在上述操作过
12、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 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 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 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 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 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 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13、(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那天放学进家, 第二天起床后, (2)第段画线句“困难就变成艰难了”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第段“”处填入下列句子。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 B缝宽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 C棚顶上就要铺这种再生布 第 6 页(共 20 页) D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 E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 (4)第段和第段都写到“蹬布” ,但其叙述视角、写作内容和表达作用都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5)下列最不可能成为结尾处响莲“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的一项是 A努力学习,争取成绩优秀,减轻家庭负担。
14、 B加强锻炼,争取身体健康,不让父母操心。 C休学回家,争取早日挣钱补贴家用。 D学做家务,课余照顾爸爸早日康复。 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12 分)分) 6 (12 分)某校新成立了文学社,社长余毅敏在进行编辑部环境布置时,准备在墙面上挂 名人大幅照片。为此,她需要征求意见。 (1)你认为下列哪一组照片最合适?请比较分析,简述理由。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贝多芬 舒伯特 莫扎特 肖邦 C莎士比亚 歌德 但丁 荷马 D苏轼 安徒生 鲁迅 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余毅敏建议,照片下还应该附有 100 字左右的人物简介。下列不适合作为简介内容 的四项是 A生卒年月 B生平简历 C家庭生活
15、D作品推介 E主要成就 F友人评价 G历史地位 H读者评语 (3)文学社成立后,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和写作实践活动,请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表 达你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四.写作(写作(60 分)分) 7 (60 分)题目:找到藏在身边的幸福 要求: (1)字数在 600 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 校名等,请用 A 老师、B 学校、C 学生等字样代替; (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第 7 页(共 20 页) 2020 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
16、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0 分)分) 1 (16 分)默写 (1)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观沧海 ) (2)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 ( 望岳 ) (3)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4)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 鱼我所欲也 ) (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岳阳楼记中 的“ 政通人和 , 百废具兴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
17、性识记,注意结合语 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东临碣石(注意“碣”的书写) (2)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书写) (3)少年不识愁滋味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注意“具”的书写) 【点评】解答这种题目,直接填空,依据原文填写就可以,对于理解性的填空题要联系 原文进行分析,然后写出答案。 2 (12 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答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第 8 页(共 20 页)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18、,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 西湖 ,两首诗都是作者在 杭州 (地名) 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 对西湖的喜爱 之情。 (2)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何,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泺、闪闪发光的样子。 B “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側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 “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 “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点 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 雨 钱塘湖春行 诗题提供的信息分析 天气情况或者季 节 初晴后雨 春季 作者的行为 饮酒 踏春 诗的写作特点 运用比喻写
19、 出景物特点 从远近或高低角 度变化, 写出景物 特点 【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 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诗,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颈联 写俯察所见花草,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 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于 1071 年1074 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 时所作。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表达了
20、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昰 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所作。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 喜爱之情。 第 9 页(共 20 页) (2)本题考查对诗歌內容的正确理解。 ABD正确; C有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 施之美相比,从西湖的“晴方好” “雨亦奇” ,想象西湖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故“总相 宜”不是表现哪个季节都美丽,而是从晴姿雨态来写西湖美丽。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对比赏析。 由诗歌的题目和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可知诗歌描写的是春景;由 诗歌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饮” ,可知
21、诗人饮酒赏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 浓抹总相宜”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赞美了西湖雨后的美 丽景色。 答案: (1)西湖;杭州;对西湖的喜爱。 (2)C (3)春季;饮酒;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 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 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 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钱塘湖春行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几只黄莺,争先飞往 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
22、好 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一 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 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3 (12 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若石遇害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 第 10 页(共 20 页) 入而燎辉,宵则振铎(du)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 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 决而不理。无何,有貙
23、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 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 及也。 【注释】 藩:篱笆。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树墉:筑墙。貙(ch) :一 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隈(we) :墙角。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有貙逐麋来止 其室之隈 停 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 焉 吃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若石隐于 冥山之阴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 B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
24、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 D若石“弛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冢之声而入食焉” 。 (4)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 、 “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诚我们什么?(用 自己语言概括回答) 【分析】 【参考译文】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 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夜里还派人轮流敲着梆子守夜。 他还在住宅周围插上荆棘,筑起高墙,挖掘壕沟,严密防范。一年结束了,老虎不能有 所捕获。后来,若石听说那只老虎死了。他高兴极了,以为从此太平无事。从此,他放 松了警惕和防备。高墙塌了也不修,篱笆破了也不补。没过多久
25、,一种形似狸的凶猛野 兽追捕一只麋鹿奔到他的住宅边,这只野兽听见院子里有猪羊的叫声,就窜入了羊圈, 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赶它走,但貙并不离开;貙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 死了他。有人说:若石只知道其中一个而不知道另一个,他死了也活该。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 第 11 页(共 20 页) 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一种形似狸的凶猛野兽追捕一只麋鹿奔到他的住宅边。止:停。 句意:这只野兽听见院子里有猪羊的叫声,就窜入了羊圈,并吃它们。食:吃。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
26、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 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于,在。之,结构助词,的。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句意:若石隐居在 冥山的山北。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 解文章内容。 ABC正确; D 有误, 若石 “弛其机而不理” 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闻其牛、 羊、 冢之声而入食焉” , 自己也被貙抓死了。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
27、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 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根据“虎恒蹲以窥其藩”可以知道, “其一”指老虎 给他家带来的危害。根据“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貙人立而爪之毙”可以知道 “其二”指貙给他带来的危害。告诫人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时刻提高警惕。千 万不能放松警惕,对灾害要常备不懈。 答案: (1)停;吃; (2)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 (3)D; (4) “其一”指老虎给他家带来的危害, “其二”指貙给他带来的危害。告诫人们做事, 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时刻提高警惕。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28、。 第 12 页(共 20 页)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38 分)分) 4 (18 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 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更加明显,饥饿与贫困的挑战异常 严峻。人类该用什么来托起“生命的方舟”?联合国大会决定,把 2008 年定为“国际土 豆年” ,人们期待着,土豆在战胜饥饿和贫困斗争的前沿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貌不扬的土豆,一向以“朴实的块茎”著称,它能够负担这样沉重的责任吗?它又 是怎么走进联合国的视野呢?原未,从安第斯山脉走向世界六大洲的土豆,已经深刻地 改变了世界
29、历史的进程,并逐渐成为了世界人口膳食中的一种主粮。这种主粮已经成为 了全球粮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加强世界粮食安全和减轻贫困方面发挥 越来越大的作用。 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新鲜土豆含有大约 80%的水分和 20%的干物 质。在干物质中有 60%80%为淀粉,土豆的蛋白质含量与谷物大体相同,要比其余 块根和块茎的蛋白质含量高许多,并且土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 配。 土豆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并富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土豆是维生素 B1、B3、B6、C 及铁、钾、磷和镁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如,土豆维生素 含量比苹果还高,它的维生素
30、C 比西红柿要高一些。作为主食和蔬菜,土豆的制作和食 用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 进入到 21 世纪以后, 世界土豆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20 世纪 90 年代初,大多数土豆产自欧洲、北美等地区。2005 年,发展中国家土豆产量 首次超过了发达囯家的产量。粮食专家们呼吁,要重新认识这个“被埋没的宝物”的价 值,应对包括饥饿、贫困及环境威胁在内的全球性挑战。 在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用水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 的一个世纪里,人类淡水使用量的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其中农业用 水占到了 70%以上。有资料显示,在
31、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土豆每单位用水量生产的粮 食更多,使用同样数量的水所生产的膳食能量也更多。这说明种植土豆可以大幅度提高 毎单位用水量的粮食产量,从而保证在生产足够粮食的同事,减少对地球淡水资源的消 耗。 第 13 页(共 20 页) 土豆,正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第段中的加点词语“朴实”在文中的意思是 土豆外形普通,不好看 。 (2)根据第、段内容, “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的理由具体有: 含有大量水分和干物质 脂肪含量较低 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 制 作和食用方法多样 (每空不超过 10 个字) (3)对第段内容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C A从古至今土
32、豆的种植范围在持续扩大 B产业革命导致土豆产量不断创下新高 C以前人们对土豆价值的认识并不全面 D扩大土豆种植会有利于地球环境改善 (4)下列这段文字,应该放在原文中哪一段后面?请从“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角 度简述理由。 资料显示,在耕作实用 1 立方来的水,土豆可生产 5000 卡路里的膳食能量,而 玉米、小麦和大米生产的卡路里分别为 3860、2300 和 2000同样数量的淡水,土豆可生 产出的蛋白质是 150 克,为小麦的 2 倍。产出的钙 540 毫克,是大米的 4 倍。 (5)首段画线句的作用有哪些?请分条简述。 【分析】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 。文章开篇疑问
33、句式,设置悬 念,引出了说明对象,接着说明了“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的理由, 最后总结:土豆,正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答】 (1)本题的考查词语的含义。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朴实, 本义:朴素,不奢侈,不华丽。根据“其貌不扬的土豆”理解, “朴实”指土豆外形很普 通,不好看。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这句话 是第段的中心句,根据“新鲜土豆含有大约 80%的水分和 20%的干物质” “土豆的 脂肪含量比较低,并富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 ” “作为主食和蔬菜,土豆的制作和食用方 法多种多样,因此受
34、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 ”提炼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正确理解。 A有误,原文是“进入 到 21 世纪以后,世界土豆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 ,此项说 法属无中生有。 B有误,根据“2005 年,发展中国家士豆产量首次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产量。 ”可知,此 第 14 页(共 20 页) 项说法错误。 C正确。 D 有误,第段“应对包括饥饿、 贫困及环境威胁在内的全球性挑战。 ”并没有提及 “扩 大士豆种植会有利于地球环境改善” 。 故选:C。 (4)本题考查补充段落。首先要明白材料的内容,概括大意,再结合上下语境和内容来 判断。该资料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真实有力地突出说明
35、了土豆可以大幅度提 高每单位用水量的粮食产量。文章第段有资料显示,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土豆每 单位用水量生产的粮食更多,使用同样数量的水所生产的膳食能量也更多。两者内容相 契合。故应放在第段后面。 (5)本题考查重点句的作用。 “人类该用什么来托起生命的方舟”这句话在文章的第一 段,在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 。疑 问句式,设置悬念,引人思考, “托起生命的方舟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解答。 答案: (1)土豆外形普通,不好看。 (2)含有大量水分和干物质 脂肪含量较低 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 制作和食 用方法多样 (3)
36、C (4)第段后面。第段主要写了在减少农业用水强度的情况下,土豆每单位用水量 生产的粮食更多,使用同样数量的水所生产的膳食能量也更多。材料运用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种植士豆可以大幅度提高每单位用水量的粮食产量,减少对地 球淡水资源的消耗。 (5)引出说明对象,土豆一托起“生命的方舟” ;设置悬念,引人思考;运用拟 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 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 的信息; (2)合理地概括信息; (3)
37、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 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 第 15 页(共 20 页) 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 “还有” “另外”等。 5 (20 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蹬布 刘心武 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 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因为爸爸意外工伤, 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 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 妈妈说: “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 ”爸爸说: “
38、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响 莲读书咱不愁,可她从小体质弱啊” 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 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 那天老师宣布, 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 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 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 “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 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 “未雨绸缪” 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 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
39、莲就跟另外四个孩 子拼车,每月 450 元。 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 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 “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 别的工吧。 ”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 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牛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 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 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第二天起床后,响莲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 “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 ”妈 妈大声回应: “就你这小身
40、板?老老实实坐上去! ”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 “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 1500 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 1350 块给你。 ” 车子往城里开, 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 有家店专营再生布那家店进大批货, 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 米然后,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 第 16 页(共 20 页)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 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 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
41、不可能给高工钱, 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 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 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 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那天放学进家, 响莲得知爸爸意外工伤,家境窘困。 第二天起床后, 响莲上学路上看到爸爸“蹬布”的背影,明白了未雨绸缪的意思。 (2)第段画线句“困难就变成
42、艰难了”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第段“”处填入下列句子。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DECAB A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 B缝宽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 C棚顶上就要铺这种再生布 D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 E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 (4)第段和第段都写到“蹬布” ,但其叙述视角、写作内容和表达作用都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5)下列最不可能成为结尾处响莲“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的一项是 C A努力学习,争取成绩优秀,减轻家庭负担。 B加强锻炼,争取身体健康,不让父母操心。 C休学回家,争取早日挣钱补贴家用。 D学做家务,课余照顾爸爸早日康复。 【分析
43、】这篇小说为我们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表现了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甘愿付出 一切。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写响莲放学回家发现了胳膊受伤而早早到 家的爸爸;第二部分() ,写那一晚响莲无法入睡,她想到了妈妈爸爸为自己学 习而付出的一切,想到了妈妈工作被辞退,而爸爸现在受伤,生活越发的艰难;第三部 第 17 页(共 20 页) 分() ,写第二天一早,响莲要坐公交上学被拒后,又在车中看到了辛苦蹬布的 爸爸,她在心中有了自己的计划。响莲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明白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 切,她有报答父母的愿望与决心。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根据提示确定相关内容,再以什
44、么人什么事的格式进行概括。第题可由第至段的内容概括为:响莲得知爸爸意外 工伤, 家境窘困。 第题可由第至段的内容概括为: 响莲上学路上看到爸爸 “蹬布” 的背影,明白了未雨绸缪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要注意上下文内容,可根据“本来妈妈那份工资 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 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的语句,适当加工为自己的话作答。 (3)本题考查语句的顺序。此题要根据“蹬布”工作的流程来考虑。选项中出现“再生 布”一词,那么首先要介绍“再生布”是什么,即 D 项;随之是再生布的长度,即 E 项; 紧紧承接
45、的就是 C 项, “棚顶上就要铺这种再生布” ;接下来介绍“蹬布”的流程,铺展 开是第一步,即 A 项;最后“装车运走” ,即 B 项。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第段是客观介绍“蹬布”工作的流程,是从第三者 的视角来写的, “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 才一早来干临时工”表现了这项工作难度之大与报酬之低,从而体现响莲父亲挣钱的艰 难,这是其叙述的内容与表达作用。第段“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爸爸的背影”可见, 是从响莲的角度来写的, “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 爸爸再蹬,就有点跳动的意味了”具体写出响莲爸爸蹬布的艰难,为下文
46、响莲决心报答 父母作铺垫,这是该段叙述内容和表达作用。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ABD正确。 C有误,由响莲的父母供她上有名的学校、为她学习购买电脑等事推断,响莲不会以休 学回家的方式报答父母。 故选:C。 答案: (1)响莲得知爸爸意外工伤,家境窘困。 响莲上学路上看到爸爸“蹬布”的 背影,明白了未雨绸缪的意思。 (2)响莲的妈妈已经下岗两个月了,爸爸又突然意外工伤,响莲家里的日常生活捉襟见 第 18 页(共 20 页) 肘(越来越贫困) 。 (3)DECAB (4)第段从第三者视角写蹬布的过程、难度和报酬等,写出蹬布工作的难度与其报酬 不相匹配;第段从响莲的叙述视角,写了响莲
47、爸爸蹬布的艰难过程,由此激发了响莲 对父母感恩之情。 (5)C 【点评】解答概括文章内容类习题可采用“人+事+结果”的模式作答,或根据故事情节 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简洁语言进行概括。 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12 分)分) 6 (12 分)某校新成立了文学社,社长余毅敏在进行编辑部环境布置时,准备在墙面上挂 名人大幅照片。为此,她需要征求意见。 (1)你认为下列哪一组照片最合适?请比较分析,简述理由。 D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贝多芬 舒伯特 莫扎特 肖邦 C莎士比亚 歌德 但丁 荷马 D苏轼 安徒生 鲁迅 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余毅敏建议,照片下还应该附有 100 字左右的人物简介。下列不适合作为简介内容 的四项是 CDFH A生卒年月 B生平简历 C家庭生活 D作品推介 E主要成就 F友人评价 G历史地位 H读者评语 (3)文学社成立后,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和写作实践活动,请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表 达你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分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不当,这些人物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 B不当,这些人物过都是外国的音乐家。 C不当,这些人物都是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