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决胜2019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
《专题13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决胜2019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实验方案的改进(预测题)-决胜2019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决胜决胜 2019 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之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预测题题 专题专题 13 实验方案的改进实验方案的改进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图或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制取 H2 CCO 还原 CuO D测定空气中 O2 含量 【答案】B 【解析】A、加热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加热时拇指应离开试 管夹短柄,故 A 错误;B、氢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 B 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因此反应 装置需要采用两端开口的硬质玻璃管,把未消耗的 CO 处理掉,故 C 错误;D、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 是气体,集气瓶中虽然有水,但不能全部
2、吸收二氧化硫,不会准确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 D 错误。故选:B。 2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取等质量的锌粒、镁条,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较锌和镁的金属性。 B将两根大小形状相同、质地相同的小木条点燃后,分别伸入到两个大小相同分别盛有氧气、空气的集气 瓶中,观察燃烧的现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两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 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向其中加一滴红
3、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 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答案】A 【解析】A、等质量相同的锌粒和镁条,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因为金属的形状不同,观察产生气 泡的速率不能比较金属性,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B、将两根大小形状相同、质地相同的小木条 点燃后,分别伸入到两个大小相同分别盛有氧气、空气的集气瓶中,能使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 显变化的是空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 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以比较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D
4、、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 率,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故选 A。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 ) A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 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B除去 H2 中的 HCl 气体和 H2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 NaOH 溶液 C分离 BaCl2 和 NaCl 的混合溶液:加适量 NaOH 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D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答案】A 【解析】A、将白磷放入 8
5、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 氧气接触,故 A 正确;B、除去 H2中的 HCl 气体和 H2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否则氢气中会携带水蒸气,故 B 错误;C、氢氧化钠不会与氯化钠、氯化钡反应,不能分离氯化钡和氯 化钠,故 C 错误;D、少量的盐酸也可能只与稀盐酸反应,而不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 能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 D 错误。故选:A。 4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 250
6、mL)中的 水的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9.6% 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D 【解析】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正确;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 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C、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约为:100%19.6%,故选项正确;D、应该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才 可以
7、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这是因为反应放热,气体体积膨胀,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 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 D。 5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甲: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B实验乙: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 a 端略下降 C实验丙: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少量蓝色晶体 D实验丁: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答案】D 【解析】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B、铜在加热条 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a 端质量增加, 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
8、铜丝经过加热、 冷却后 a 端 略下降,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吸收水分,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溶剂 质量减少,有硫酸铜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钡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硫酸盐溶液反应生成不 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图中实验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也 可能含有硝酸银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6查阅资料得知:Cu 可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SO2 +2R,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该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烧瓶中减少的质量与烧杯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B
9、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H2SO4 中的化合价有发生改变 DR 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 【答案】D 【解析】A、反应后,二氧化硫被烧杯中的物质吸收,因此烧瓶中减少的质量与烧杯中增加的质量相等,故 选项正确;B、该反中反应物是两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反应前后,H2SO4中的化 合价有发生改变,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是+6,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是+4,故选项正确;D、由 Cu+2H2SO4(浓)CuSO4+SO2+2R 可知,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 1 个,硫原子都是 2 个,反应 前氢原子是 4 个,反应后应该是 4 个,包含在 2R 中,反应前氧原子是 8
10、个,反应后应该是 8 个,其中 2 个包含在 2R,R 是水,即 R 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不含有硫元素,故选项不正确。故选 D。 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燃烧条件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探究分子运动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过程中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 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为了达到实验目的,红磷应该足量,以确保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少量的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过程中,外面烧杯中的酚酞试液 不变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大烧杯中的酚酞试
11、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 运动的,当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其中的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能够达 到实验目的;D、过程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导致天平不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比较物质着火点高低 【答案】B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装置不漏气,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 二氧化碳逸出,不能验证质量
12、守恒定律,故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C、浓氨水和浓盐酸均 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会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而两者没有直 接接触,可用于探究分子运动,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D、乒乓球碎片先燃烧,可以比较 物质着火点高低,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故选 B。 9如图是 CO 与 CuO 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CO 具有还原性;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说明 CO 被还原后的产物是 CO2;既有效地 防止了 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A B C D全部正确 【答案】C 【解析】氧
13、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为铜, 说明 CO 具有还原性,此说法正确;实验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此说法正确;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则生成了二氧化碳, 说明 CO 被氧化后的产物是 CO2, 此说法错误; 该实验中的尾气处理, 既有效地防止了 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此说法正确;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CuO+COCu+C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此说 法错误。故选 C。 10如图是 CO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取 2g 氧化铁粉末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称得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 为 X下
14、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HCOOHH2O+CO) ( ) AX 的取值范围为 B实验中所需 CO 的量可实现控制 C实验中没涉及置换反应 D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再点燃酒精喷灯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2g 100%=1.4g,剩余固体质量为 X 取值范围为 1.4gX2g,故不符合题意;B、 HCOOH H2O+CO,可以控制随时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但实验中所需 CO 的量不 能精确控制,故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 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15、;D、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瓶,生成一氧化碳,排 尽装置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故不符合题意。 11对探究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反思,是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和促进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下列有关 实验后反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结论就不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 B需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C不需要反思实验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D不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答案】B 【解析】A实验后反思,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 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故选项说 法错误。D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程
16、序是否合理、简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2小松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探究甲烷和氧化铜的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甲烷气体,再点燃酒精灯 B反应结束后,熄灭 A 处酒精灯,可能会引起倒吸 C从节能角度考虑,D 处尾气最好转移到装置 A 酒精灯火焰处点燃 D装置 A 中粉末变红色,装置 B 中粉末变蓝色,说明甲烷具有还原性 【答案】B 【解析】A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温度达到着火点会发生爆 炸,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以实验开始时,应先通甲烷气体,再点燃酒精灯,以防发生爆炸,此选项 正确;B反应结束后,熄灭 A 处酒精灯,空气会由左端进入装置
17、A 中,压强不会变小,不会引起倒 吸,此选项错误;C从节能角度考虑,D 处尾气最好转移到装置 A 酒精灯火焰处点燃,可少用一个酒 精灯,此选项正确;D装置 A 中粉末变红色,是氧化铜变为铜,装置 B 中粉末变蓝色,说明甲烷具 有还原性,此选项正确。故选 B。 13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能使 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括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做实验也能说明 H2O 不能使 CuO 溶解 B在中应该加入盐酸 C此实验说明稀硝酸也能溶解氧化铜 D可以提出的假设溶液中的 H+使 CuO 溶解 【答案
18、】B 【解析】由实验的图示可知 I 是验证水能否溶解氧化铜,II 则是加入稀硫酸,加入的实际是两种离子,氢离 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 III 应该是加入含有硫酸根的物质。 A不做 I 实验 II、III 中只要是加入溶液, 则就有水参与的反应出现, 分析知 III 可以是加入硫酸钠的溶液, 而氧化铜没有溶解, 可以说明 H2O 不 能使 CuO 溶解,故 A 说法正确; B、分析知 III 应该是加入含有硫酸根的物质,不应该加入盐酸,故 说法错误; C、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氢离子溶解氧化铜,而稀硝酸中含有氢离子,所以稀硝酸也能溶 解氧化铜,故说法正确; D、由于实验的目的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
19、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 所以可以提出的假设溶液中的 H+使 CuO 溶解,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 选用 45mL 的 18180mm 的试管和针筒注射器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关于以上两组实验,有如下说法: 图 I 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图实验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若图 I 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 回 20mL 刻度处,则说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3 实验 方案 改进 预测 决胜 2019 中考 化学 压轴 揭秘 精品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