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精品)(4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第 1 课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 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 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价值观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 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重
2、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 )同学们,我们 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 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 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 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 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 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 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 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 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
3、帝专门为 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 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 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教师 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 年,杨坚建立 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 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 2.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 的创举)读教材,说说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 固统治固统治 (1)经济:发展经
4、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 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 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目标导学二 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的开凿 (一)(一)目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全国的统治 (二)基本概况:从 605 年起, 陆续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1.图片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 2.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 是哪一座城镇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 城镇
5、? 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 3.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 河流的名称吗?河流的名称吗? 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 几大流域?几大流域? 师生一起回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继续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继续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响? 师生一起回答: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 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目标导学三目标导学三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 1.1.(多媒体展
6、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一: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 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 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 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 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 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 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 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 权。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 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 时终于形
7、成了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的局面。 材料二: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 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 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 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 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 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 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 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 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 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 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 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不利
8、 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 生。 2.2.(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 举人制度)根据材料一讨论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 度及其影响度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 (1)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有机会做官。 出身低微、 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 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 的长治久安。 3.3.(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学生分学生分 组讨论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中小地主
9、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 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 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 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 统一的隋朝, 需要加强皇权, 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4.4.(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回回 归课本知识归课本知识: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确立。 5.5.(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总结历总结历 史认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
10、代选官制度 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 选 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 多年。 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 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 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 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 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 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 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 1905 年废 除,共 1300 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 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
11、官。今天的考 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 ;有的 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 、 “中考” ;更主要的是 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 刻刻在发挥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 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 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 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第第 2 课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贞
12、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 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从唐 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 到唐玄宗
13、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 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是一个 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 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 “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自信又有 “一览众山小” 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 时代”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 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
14、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出现的原因 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教师 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 年, 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 高祖。 )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教 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 年, 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他的庙号是 唐太宗。 ) 3.3.(
15、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读教 材, 合作探究, 在唐太宗时期, 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材, 合作探究, 在唐太宗时期, 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舟所以比人 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是如 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 原因)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 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 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 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
16、士人报考,进 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 政绩。 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生产。 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 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史料解读读 材料一:材料一: “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 犬不闻,道路萧条。 ” 材料二: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 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 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 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 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 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
17、 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 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 。 5.(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的影响)根据材料根据材料 讨论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目标导学二目标导学二 女皇武则天女皇武则天 1.1.图片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画像) 2.2.教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教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 (多媒体链 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的故事) 教师概要: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 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
18、经做了皇 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 改国号为周。她是中 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目标导学三目标导学三 开元盛世的开创开元盛世的开创 1.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史料解读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 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 米斗不至二十文, 面三十二文, 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 ,西至 岐州(今陕西凤翔) , 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 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 ,北至太原范阳(今 北京) ,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 今甘肃武威) ,皆有店肆, 以供商旅,
19、远适数千里, 不持寸刃。 ”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 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 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 多时逾千万) ,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 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 6.6 亿亩。 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 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 “开元、天宝之际,耕者 益力, 高山绝壑, 耒耜亦满” 。根据现有史料推算, 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 达 6.6 亿亩(当下的中国为 18 亿亩) ,人均占有达 9 亩多。远
20、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 亩) 。 2.2.(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根据材料 讨论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开元盛世的表现 答案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 面积扩大等。 教师引导: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 如此繁盛的局面。分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3.3.(多媒体出示问题:材料中出现的盛世出现的原 因)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唐玄宗采取了那些政策措施?唐玄宗采取了那些政策措施? (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 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21、 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 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 政治家。 他在位时居安思危,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 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 面“贞观之治”,是一位明君。在这一课中我们 还学习了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唐 玄宗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 发挥了聪明才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贞观
22、之治” ,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以及唐太宗之后 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对盛世的发扬。常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那么同学们学习了“贞观之治”这一 课,联系自身,你学到了什么,又从中获得了什么呢?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知人善用分不开的。史书上也说: “得人 者昌, 失贤则亡。 ” 请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其中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总结。 第第 3 课课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 学方
23、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 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 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 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唐
24、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图为各民族代表齐聚天 安门)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这 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 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 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 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 一家” 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多媒体展示曲辕犁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下册 教案 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