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学案(含答案)
《落日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日 学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本文本 6 落日落日 朱启平 核心素养目标 1.审美: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2.思维:把握文章主题, 感悟作者情感。 任务情境: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 年,日本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 9 点 18 分;1945 年 9 月 2 日上午 9 点 18 分,日本侵略者在东京湾签字投降完毕,天网恢恢,天理 昭彰,真是大快人心。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珍惜荣誉,兴我中华。让我们共同走进朱启平 先生的落日 ,感受那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的时刻!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读完课文
2、后,将每部分侧重写的内容填写在图表中。 答案 勾描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描写会场布置和人物 受降双方代表来到会 场 双方代表签字过程 仪式上的三个小插曲 微任务活动一 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 1这篇通讯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参与事件的人物进行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往往能抓住关键 细节,使人物形象十分生动。谈谈这篇通讯在人物描写时使用的手法。 答:_ 答案 (1)神态描写。“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 满脸欢喜,说说笑笑。”笑是内心的喜悦,是胜利者的自豪,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嘲笑。 (2)外貌描写。“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 绶
3、”“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 拐,登梯时有人扶他。”胜利者盛装而来,可见对这一时刻的重视;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 之人也在害着自己。 (3)动作描写。“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 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昔日趾高 气扬的侵略者,现在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2重光葵“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签字;梅津美治郎“签 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两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不 同的表现中又有什么共同的心
4、态? 答:_ 答案 (1)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地显示出重光葵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在签字落笔以前的故作 矜持。“看”是完全多余的,投降书在签字仪式前已经看过,再看或者是摆一摆身份,或者 是想镇定一下,以免失态。梅津美治郎的动作表明他想赶快结束这使自己尴尬的场面。 (2)表现了日本代表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最终彻底失败的复杂心态。 3“看表是 9 点 18 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 随即侵占东北;1933 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 9 点 18 分。现在 14 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
5、字投降 了。”这里写“9 18”这一时间巧合,有何意图? 答:_ 答案 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两个民 族,三个历史片段,两种状态,把历史与现实对接起来,抒发感慨。三个“9 18”,写出了 历史的无情和有情。确实触动心灵,引人深思。 微任务活动二 把握文章主题,感悟作者情感 4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是在上午,本文的题目却是“落日”,试分析有何深意。 答:_ 答案 有着象征和警告的意味,“落日”不仅象征着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的陨落,也 警告侵略者:违背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反道德、反人类的结果只能有一个,那便是坠落。 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快人心,有着强烈的
6、讽刺意味,显现了善良、正义的世界人民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嘲讽和蔑视。 5课文最后一部分写了三个小插曲,各有什么用意? 答:_ 答案 “投降书脏了”,作者借机把日本代表又嘲弄了一番。签字的位置搞错了,与日本 人的运气本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这里不过是借题发挥,发泄一番而已。 写盟军的空军组队飞过“密苏里”号,以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受降典礼。表明了他们这 次飞行是为了显示军威,庆祝胜利的。 写一位年轻水手的话, 想到要把今天见到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上的情景, 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样照应开头说的“永志不忘”,再次点出事件的意义。 6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答案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 70
7、 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 忘。 ”“我们的国势犹弱, 问题仍多, 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 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 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在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日 本投降后胜利的狂热,更多的是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新闻报道一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 而本文不仅出现了“我”, 而且不断地写出“我” 的感受,甚至评述。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答:_ 答案 不会。“我”直接目睹了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是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 用第一人称更方便人们了解整个事件,写出“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 能增强新闻
8、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用第一人称,更便于直接抒情,更便于直接表现一个具 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的中国人当时的一种无比兴奋、无比自豪的心情,更能调动读者的 情绪,和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些感受和评 述, 画龙点睛, 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反而能增强真实性。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朱启平(19151993),原名朱祥麟,浙江嘉兴人。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太 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 年 9 月 2 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 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 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 他
9、发回的长篇通讯 落日 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报道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 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所作通讯享誉海内外。主 要作品有落日 鹰扬大海 伟大的平凡等。 2背景展示 1945 年 8 月 15 日中午, 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 波茨坦公告 、 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9 月 2 日上午 9 时 10 分,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向同盟国投 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 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时任大公报记者的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滨现场采访,目睹了当
10、时的场面,写下了这篇新闻界公认的传世之作。 3文学常识新闻侧记 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 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 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 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 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称为人物特写。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知识 (1)舷 梯(xin) (2)顷 刻(qn) (3)
11、勋绶 (sh u) (4)桅 杆(w i) (5)气氛 (fn) (6)瘸 腿(qu ) (7)拾 级(sh ) (8)湔 雪(jin):洗雪。 (9)翘 首(qio):抬起头来(望)。 (10)厥 功甚伟(ju ):在某件事上,他们的功劳很大。 (11)永志不忘:永远记住,不遗忘。 (12)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13)天网恢恢: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 (14)天理昭彰:上天能主持公理,善恶报应分明。 (15)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二、名言警句 课外名句保家卫国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12、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一、 哨 兵 成征勋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进山了。 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个南满省委 直属的机关,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和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 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 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 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 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
13、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 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 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用刮刀刮,将老红 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 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 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 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 冻,大雪插裆深,没
14、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 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 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 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 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 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日 学案含答案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