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含答案)
《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本文本 14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体会精细的环境描写。2.审美:(1)鉴赏精彩的人物描写;(2)赏析精 彩的语言描写。 任务情境:“开口不谈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百科全 书性质的一部小说,不仅写尽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众生相,展示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 也细致刻画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小说人物画廊。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故事,跟随林黛玉去领略贾府的繁华, 了解贾府的主要人物。 一、背景铺垫 课外阅读红楼梦前五回,填写下面空缺的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 3 回。 红
2、楼梦的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分别从各个 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第 1 回是开篇。先用“_”“_”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 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 2 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_”,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第 3 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_, 对贾府作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第 4 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_”介绍了_、 _、 _、_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 更具有典型意义。 第 5 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
3、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答案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林黛玉的耳闻目睹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 史 王 薛 二、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读完课文后,将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答案 初进贾府 拜见众人 初见宝玉 初见王熙凤 微任务活动一 体会精细的环境描写 课文以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的行踪和所见、所闻为线索,第 一次向读者展现了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 1古人已经说过,这一回与其说写的是林黛玉,还不如说写的是贾府。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 母家“与别家不同”。那么,她的外祖母家究竟与别家有哪些不同呢?请从“硬件”与“软 件”两个
4、角度进行回答。 答:_ 答案 (1)硬件方面:外观宏伟。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门前蹲着两个 大石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三 个“大”字,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布局讲究:贾府的布局,不仅外观壮丽轩峻,而且内部也气概不凡。府内门廊如海,花样 繁多,显示出侯门贵族的大气派。 陈设华贵:就“荣禧堂”而言,名贵的家具、 字画、 古玩,各种摆设,镶金嵌玉,金碧辉煌。 (2)软件方面:人物服饰精美。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 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的。 人物气质
5、不凡。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礼节繁杂,等级森严。如黛玉进入府中,换了三班人马。再如用饭时,“贾珠之妻李氏捧 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究位次;“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 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 2 课文对贾政的书房的描写中, 一连用了三个“半旧”, 引枕是“半旧”的, 坐褥是“半旧” 的,椅袱也是“半旧”的。这里的“半旧”,与前面的奢华之风极不相称。那么,我们应该 如何理解这三个“半旧”? 答:_ 答案 物品是半旧的, 不是全新的, 也不是全旧的, 因为全新的是“暴发户”, 全旧的是“破 落户”,
6、“半旧”则尽显贾府世禄之家的历史。 微任务活动二 鉴赏精彩的人物描写 3在这篇小说中,人物的出场顺序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请简要说明哪些人物的出场 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实写了谁,虚写了谁;哪些是单独写,哪些是集体写。 答:_ 答案 对贾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 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 出场的人物则是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 探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仅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以突出描写 重点。 林黛玉 4林黛玉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7、,试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的。 答:_ 答案 林黛玉貌美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知书达理,颇有教养,言行小心谨慎。对林 黛玉这一人物,作者进行了如下描写: (1)肖像描写。 众人眼中的林黛玉: 怯弱不胜,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 容貌标致,气度不凡。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病弱娇美,聪明颖悟,多愁善感,姿容俏丽。 (2)心理描写。初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 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3)语言描写。 婉拒邢夫人盛情, 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 又表明了她的顾全大局, 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表现了她的聪明识礼,心思过人
8、。 (4)动作描写。 在王夫人房中, 连坐在哪里, 都非常细心, 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 更是如此。可见林黛玉行事小心谨慎,既聪慧又有良好的教养。喝茶、漱口之类的事不合家 中之式,便一一改过来,表现了她知书达理、举止得体、聪明懂事的性格和入乡随俗的世故 人情。 5本文对王熙凤等人的服饰都进行了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而对林黛玉的服饰却未着 一字,这是为什么呢? 答:_ 答案 作者不描绘林黛玉的服饰,是为了突出其不俗的内在气质。同时,不描绘林黛玉的服 饰,可以让读者对林黛玉的美展开充分的想象。另外,描绘他人的服饰,不描写林黛玉的服 饰,可以避免描写方法的单一性。 贾宝玉 6贾宝玉在
9、众人和林黛玉眼中是怎样的形象?众人对他的看法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 答案 (1)众人眼中的贾宝玉。王夫人眼中:“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 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林黛玉母亲眼中:“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最喜在内帏厮混。” 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眉清目秀、英俊多情,而且感到非常眼熟。 (2)众人的贬斥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 建阶级的“叛逆者”。 7 西江月两首词集中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行为特征?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 答案 (1)特征:不通世务、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无能、不肖,是“于国于家无望” 的
10、逆子贰臣。 (2)作用: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贾宝玉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贾宝玉反封建的叛 逆性格,暗示了小说的悲剧结局;作者用“正话反说”的手法,赞赏贾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 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贾宝玉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 8宝、黛初会,两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答:_ 答案 (1)宝、黛初会,感情相通,想法相似,但表现不同:黛玉是一“惊”,感情内敛不外 露;宝玉则是一“笑”,感情外露不隐藏。 (2)这些不同的表现来源于他们不同的地位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林黛玉听惯了别人对贾宝玉的 评价:惫懒、懵懂、顽劣可今日一见并非如此,自然“便吃一大惊”;初到贾府步步都 要留
11、心,所以虽然一“惊”,也只是“心下想”,不敢轻易说出口。贾宝玉在贾府中是骄纵 惯了的,所以直言不讳,即使贾母说他“又是胡说”,他也毫不在乎仍然说下去。 9作者为什么对贾宝玉进行了两次服饰描写? 答:_ 答案 两次服饰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贾宝玉多情公子的形象,也体现出贾宝玉在贾府中 的地位及其本人的性格特点。两次服饰描写,一处是外出归来时,另一处是拜见完自己的母 亲重新回到贾母处时。 外出时所穿的衣服必然与其在家庭中的地位相称, 符合封建正统观念。 贾母说他“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可见他对世俗的东西是厌恶的,对外在的束缚是 时刻想挣脱的。 10“摔玉”是贾宝玉出场后的一个惊人之举,贾宝玉“摔
12、玉”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举动有 怎样的意义? 答:_ 答案 (1)贾宝玉“摔玉”的原因是众人没有,只有他有。 (2)意义:贾宝玉的这一举动,一方面,照应了前文王夫人所说的“疯疯傻傻”,表现了贾宝 玉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表现了贾宝玉渴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王熙凤 11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本文从出场、肖像、见林黛玉、回王夫人四个 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请根据本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角度 描写重点 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出场 肖像 见林黛玉 回王夫人 答案 角度 描写重点 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出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泼辣放肆,地位特殊 肖像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 容貌:眼、
13、眉、唇 贪婪、俗气、空虚, 美丽、刁钻、狡黠 见林黛玉 言行:恭维拭泪转悲为喜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回王夫人 语言 果断能干,随机应变 微任务活动三 赏析精彩的语言描写 12联系人物的身份、性格,赏析下列人物的语言。 (1)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答:_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答:_ (3)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答:_ 答案 (1)贾母作为“
14、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话说王熙凤,不仅说明了王熙凤的性格泼 辣,更说明了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这是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明里称赞林黛玉的容貌,暗里迎合贾母的心理,同时又不忘安慰 迎春等嫡亲孙女,极好地表现了王熙凤圆滑的性格。 (3)这些语言表现了王熙凤既想讨好老祖宗,又想在林黛玉和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在贾府的权势 之大。 13简析下列人物语言体现出人物怎样的心态。 (1)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答:_ (2)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答:_ 答案 (1)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2)对封建文化的不满和叛逆。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王
15、熙凤这个形象,有人爱之,有人恨之,有人 妒之。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的? 答:_ 答案 (观点一)王熙凤是一个矫揉造作的女人。为了迎合贾母,在林黛玉面前虚情假意。刚 一见到林黛玉,便携着林黛玉的手,先是笑着说了一番夸赞奉承的话,当说起“姑妈去世” 时,想到贾母此时一定会为女儿的死而伤心,“便用帕拭泪”;可当她看到贾母笑了,立刻 转悲为喜,又是一番恭维的话。她在贾母面前察言观色,极尽奉承之能事,一切都以贾母所 好、所恶为转移。 (观点二)王熙凤笑里藏刀,阴险狠毒,凭着自己的口才和威势敛财、弄权,是一个“明是一 盆火,暗是一把刀,脸上带着笑,脚下使绊子”的危险人物。 (观点三)王熙凤确实巧于逢迎、圆
16、滑世故,但她的聪明才智是不可否认的。她说话得体,八 面玲珑,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协理宁国府,处理种种管理弊端,雷厉风行,充分显 示出她的精干,表现出她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观点四)王熙凤也有善良的一面,比如她数次帮助刘姥姥,也为后来她的女儿巧姐被解救种 下了善果。 助读材料 1走近作者 曹雪芹(约 17151763 或 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他十三岁前曾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 袴”“饫甘餍肥”的生活,十三岁迁居北京后,初在宗学工作了一个时期,这时他结识了敦 敏、敦诚兄弟,晚年在西郊“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生活更为困顿。曹雪芹从宫廷贵
17、族下 降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不平常经历,从优游自在、安富尊荣的贵公子一变而为寒士,自 然要引起无尽的辛酸回忆, 这就使他对社会上种种黑暗和罪恶的认识比别人更全面、 更深刻, 对封建阶级没落命运的感受也比别人更深切,同时也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这 都为他创作红楼梦准备了条件。 他创作的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 为中华民族、 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学术界、 社会上围绕 红楼梦 作者、版本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英国人讲,宁愿失去 英伦三岛,不愿失去莎士比亚。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一样,用文学的
18、火把给人以真 情,给人以温暖,给人以诀别旧制度的勇气。 一般认为红楼梦前 80 回由曹雪芹所著,后 40 回乃高鹗(有争议)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2 红楼梦人名拾趣 宝玉、黛玉、宝钗和妙玉,这是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曹雪芹的 起名可谓煞费苦心。钗、黛都和妇女装扮有关,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少女。“宝 玉”二字, 一分为二, “宝”和“钗”相连, 成了宝钗; “玉”则和“黛”相连, 成了黛玉。 这种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红楼梦中的情节:宝玉本钟情于黛玉,结果却与宝钗联 姻。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有极其相似之处,故两人都有一个“玉”字,妙玉成了宝玉 的一面镜子。
19、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谐音。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 隐(去)”“假语村(言)”,类似现代小说或电视剧中出现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 属巧合”之类的免责声明。 3民国大师与红楼梦 吴宓有“红楼癖”,自比“怡红公子”。在西南联大时,他与同在联大任教的刘文典教授为 讲红楼梦“大摆擂台”,掀起了联大的“红楼热”。特别是吴宓,竟为一家名曰“潇湘 馆”的餐馆大动干戈,并勒令其改名,其痴若此,可见一斑。至于作家中精研红楼梦的 人那就更多了。如茅盾能背诵红楼梦 ;萧红自称是“红楼梦里的人(香菱)”;张爱玲 8 岁开始读红楼梦 ,并熟知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后半生用了 10 年的时间对红楼梦
20、 进行了版本的考证和研究,最终写成了红楼梦魇一书。端木蕻良说:“我从八岁偷看父 亲书箱里的红楼梦 。”其一生的“红楼情缘”也就此展开。1933 年,年仅 21 岁发表其代 表作科尔沁旗草原时,就明显带有红楼梦的影子,晚年写了三卷巨作曹雪芹 4名家评红楼梦 (1)红楼梦 ,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 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王国维 (2)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 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 周汝昌 (3)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
21、续者姑且勿论,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 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4)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 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 5文学常识 章回体小说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 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的。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
22、 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一回叙 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经过长期的孕育, 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 其中著名的有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 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 成熟,出现了西游记 金瓶梅等著名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 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 还保留着讲史的痕迹。清代红楼梦是我国章回体小说创作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含答案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