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本文本 22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梁思成 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观点。2.审美:(1)体会梁思成先生在辩驳 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任务情境:在城记一书的前言中,作者王军饱含深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研究中国建 筑与城市规划,是无法绕过梁思成先生的。是他在兵匪满地、行路艰难的旧中国,跋涉在深 山老林里, 寻觅中华古代文化的瑰宝, 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 是他发出居者有其屋、 城市规划的最高目标是安居乐业的呼喊,为中国城市的理性发展筚路蓝缕;是他搏尽全力为 中国古代建筑请命,虽屡战屡败,
2、却痴情不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梁思成先生不 遗余力地为北京古城墙争取保护的一场辩论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 来感受 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和气度风范。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 (1)课文针对城墙的存废列举了两种人的观点,请在图中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两派对于是否拆除城墙针锋相对,各持己说,请在图中处填上具体内容。 答案 (1)拆除派 保存派 (2)封建遗迹 拆墙劳民伤财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_ 答案 首先说明北京城墙的存废是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慎重研讨,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 由,接着以主张
3、保存者的口吻具体地分条辩驳了拆除者的话,并给出了有效的措施。最后作 者认为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会丰富人民大众的生活,永远地成为我们可贵 的环境。 2针对“封建遗迹”说,梁思成是如何反驳的? 答:_ 答案 梁思成先指出这种看法的偏差幼稚;再用“故宫”和“天安门”两处典型的“封建遗 迹”来反问,置对手于无法还手的境地;又用“一切建筑体形的遗物都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 创造出来的杰作”,关键是为谁所用来阐说事理,指出北京城墙是“我们人民所承继来的北 京发展史在体形上的遗产”;进而引述北京城墙形成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北京城墙是 “精神壮丽的杰作”“艺术创造”“国宝”“人类的文物遗迹”,发
4、出“岂可随便把它毁掉” 的疾呼。这样,通过批驳有力地证明了北京城墙应保存的主张。 3作者是如何看待古城墙“有利可图”的问题的? 答:_ 答案 作者从建筑专业的角度,解说墙土的质地,计算运土的代价,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说 明拆除城墙“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辩驳中,使用了不少问句,以和缓的 语气启发人们思考,无逼人的气势,却有服人的力量。例如,拆墙铺路“到底是不是一举两 得的一种便宜的建设呢?”“我们又为什么要费这样大的人力,一两个野战军的人数,来取 得这一带之地呢?” 简单地概括,其反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北京的城墙不仅是砖,砖只是表皮,内心全是“灰土”,光运走这些废料就耗费
5、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有人主张用这些“灰土”就可把护城河填平,修成公路,一举两得,主 张保留者认为护城河和城墙是国宝,而北京城外的土地仍可规划,但毁掉国宝就是罪过了。 随着发展,砖窑业自然会发展起来,用不着这样费事获得。 4古老的北京城墙基本上已被拆除,无法挽回;如今在拓宽的商业街和林立的商业大厦的包 围下,故宫、北海、景山成了都市盆景,由九城的城墙、牌楼、宫殿、王府和四合院所支撑 起的古城的和谐已经支离破碎。在除旧建新的大改造之际,梁思成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 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_ 答案 当年“梁陈方案”被否定,梁思成在保全不了旧城的时候如杜鹃啼血,奔走呼号,发 出
6、最后的哀求希望至少能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 结果梁思成迎来的是一场无端的批判, 最终城墙也被拆除了。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即便是动员老百姓献城砖再修复一段 旧城墙,这种亡羊补牢还有什么实际价值和意义呢?热爱老北京的人现在也只能用想象去梦 寻古都的风采神韵了。城墙虽然毁了,但梁思成为北京城墙的呐喊声依然在北京上空回荡。 这声音警示着后人:要善待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基业,要让历史文物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 微任务活动二 品味语言,鉴赏写作特色 5 第 7 段中, “夏季黄昏, 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息。 秋高气爽的时节, 登高远眺, 俯视全城, 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
7、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 这些语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答:_ 答案 此处抒情性很强的描写说明在城墙上面浏览的美好感受,借以说明保留城墙以修成空 中公园的重要意义。 6第 7 段中,“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面,等候着为人 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 生活”,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 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城墙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许多好处,也体现了作 者对城墙的喜爱之情。 7第 16 段中,“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 同北京人
8、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此句将北京城墙与北京人 民的甘苦相联系,有什么含义?起到一种怎样的论述效果? 答:_ 答案 有两层含义:一是它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作;二是它与北京人民共同经历历史的 发展变迁,风霜洗礼。这种论述赋予北京城墙人性化的色彩,给人亲切感、责任感。 微任务活动三 鉴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8作者并没有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摆出主张废除和主张保存城墙的双方的观点。你认 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 答案 (1)采用辩论的方式,显然比单一的论述更活泼一些,更生动一些。 (2)辩论中对相异的观点的争论,能让双方的观点及论据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容 易辨
9、清孰是孰非。 (3)在双方唇枪舌剑的交锋中所表现的“火药味”,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情绪,使读者的思想为 之震动,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参与争辩”的意识,从而留下 深刻的印象。 9梁思成先生是怎样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理性的辩驳当中的? 答:_ 答案 梁思成先生的辩驳在理性当中渗入了浓烈的情感,他动情地歌赞:北京城墙“是一件 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的结构“朴质无华”,它的体形“单纯壮硕”,它的外像 宏伟“轩昂”,“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它 是“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它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的文物遗迹”。 对这样珍贵的历
10、史遗产,梁思成痛心地疾呼:“我们岂可随便把它毁掉!”有了这一番入理 动情的辩驳,主张拆除一方的理由就显得“偏差幼稚”了。 有专家提出,圆明园古迹有必要复建部分景观,并且要申报世界遗产。面对几经沧桑、残垣 断壁的圆明园遗迹,究竟应该保持废墟还是重建景观,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你是如何 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_ 答案 (示例一)正面激励更重要。 人们的进取心不能只靠耻辱来激励,更需要从正面来感染。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圆明园 的旧貌越来越淡漠,只能通过书本描述和废墟现状发挥想象,圆明园的恢宏气象只能是一个 模糊的概念,人们不可能真正地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民族荣光,对圆明园被付之一炬的耻 辱感也会
11、相对淡化。重修圆明园,以真实的辉煌激励后来人,感染力会更强。 (示例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清除废墟、重建景观实为不妥之举!在“国耻”教育方面,废墟作用不可估量,它提醒国人 时刻保持警醒。就让我们永远把残破的圆明园当作血红的创口,提醒国人我们民族曾有的痛 吧!这笔重建资金不如用来帮助那些失学儿童、贫困家庭以及缓解科研项目缺少资金的燃眉 之急。一部毁坏的经典,更像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最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把这个记 忆留下来,它会让后辈们明白该怎么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园,这远比浪费人力、金钱重建一 个虚浮的摆设更有价值!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的
1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 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是这一学科 的开拓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 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顾问。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 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 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 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 传统形式有所继承。
13、20 世纪 50 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 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 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 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2背景展示 20 世纪 50 年代, 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 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 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 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14、。 历史选择了前者, 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京 500 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 择。对于北京城墙,“梁陈方案”曾作出这样的设想:“今日这一道城墙已是个历史文物艺 术的点缀城墙上面是极好的人民公园,是可以散步,乘凉,读书,阅报,眺望的地方。 底下可以按交通的需要开辟城门。 ”可是, 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 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 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 1950 年 5 月 7 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 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议将城墙建设成“全世界独 一无二”的“环
15、城立体公园”。 3相关知识 北京古城墙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 七个世纪之久,如今,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 24 公里,墙基宽 24 米,墙高 8 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北京的老城墙至明永乐年间开始,屡经修缮,历经沧桑。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 现存唯一的一段明北京内城城墙,连同明北京城东南城角楼,构成明清城墙遗址比较集中的 地带。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市政府对明城墙进行了全面修葺。已建成北京明城墙遗址公 园,总面积约 15.5 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 3.3 公顷。 必备知
16、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知识 (1)狭隘 (i):宽度小;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2)嘈 杂(co):(声音)杂乱,喧闹。 (3)甃 (zh u):用砖砌(井、池子等)。 (4)昭 告(zho):明白地告知。 (5)嵯峨 (cu ):山势高峻。 (6)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知道事物的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和 认识不全面。 (8)见树不见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或比喻目光短浅。 二、名言警句保护古建筑名言辑录 (1)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
17、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 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 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梁思成 (2)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 的见证。威尼斯宪章 (3)这些建筑绝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们曾属于我们的祖先,还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它们 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处置的对象,我们只不过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 威廉 莫里斯 (4)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 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梁思成 一、 梁思成: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
18、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 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 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 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 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 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 共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 关于 北京 城墙 问题 讨论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