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含答案)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4 课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 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 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经过和意义来掌握五四运动的 基本史实。 2.掌握五四运动的精神,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从旧民主主义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作用。 3.把握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背景, 理解认识中国共产 党诞生的影响。 4.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 认识国民革命的高潮北 伐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2)第二阶
2、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 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判断正误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解析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在北洋军阀
3、的黑暗统治下中国社 会阶级矛盾尖锐才是根本原因。 易混易错 五四运动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只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而不是取得了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概念辨析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指五四运动中体现出来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核心内容为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2标志:1921
4、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2)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中央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判断正误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 解析 中共一大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目标,这一目标脱离当时中国的革命实际,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提下,中国革命的任务应该是反帝反封建,所以说明,当时中共还没 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易混易错 中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以
5、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被称为党的最高 纲领。 1922 年,中共“二大”召开,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大会提出党的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其内容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过程 决定:1923 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形成: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北伐战争 (1)历史背景 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1925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战争进
6、程 1926 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 势力。 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破坏。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3)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概念辨析 1党内合作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 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右倾和“左”倾 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落后于
7、历史发展潮流;“左” 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超越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两 者都有危害性,“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深化理解 1国民革命 (1)性质: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进行的一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 (2)特点 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统一战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 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 力。 (3)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
8、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宣传了中国共 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 部分革命武装。 (4)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2国民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取得了成效,但最终都失败了,即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不同点 背景: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领导阶级: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领导下 进行的。 革命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国
9、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革命武装: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没有自己创建的军队, 国民革命时国民党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主要依靠革命党的力量, 国民革命既依靠军队力量, 又依靠工农力量。 斗争方式:辛亥革命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进行,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 归纳总结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分界线,它既是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 果,又是迈入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代替资 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知识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解读 在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中, 中国无产阶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含答案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 崛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