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学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课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目标导航 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重点) 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重点)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难点) 一、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 2表现 (1)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 西方列强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开设工厂,开设银行。 (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 强
2、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 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易错提醒 1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同时,还存在着商品输出,但资本输出占主 导地位。 2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对华侵略 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需要。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经济:偿还外债本息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3)各地的自然灾害严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 2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1)增收:增加地丁
3、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2)节支: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3 结果: 遭到官员的抵制, 成效甚微, 使阶级矛盾、 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思维点拨 1清政府为偿还外债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 危机进一步加剧。 2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2表现:
4、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3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 4困难 (1)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 (2)民族工业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承受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 5影响 (1)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 思维点拨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史论要旨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进一步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国 家侵略中国体现出新的特点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为目的, 使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民族危
5、机。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已经 成为时代的要求。 2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这成为戊戌变法的经济、 阶级基础。 知识图示 主题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史料一 时局图如图,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1898 年在香港发表。 史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 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 3.7 亿两白银。 史料三 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年 119 680 18951898 年 274 1 43
6、2 史料解读 时局图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使清政府产生严重的财政危机。 该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问题思考 (1)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时局图的?结合史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 变化。 提示 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 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2)史料二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提示 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 表现: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
7、锐。 (3)史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 允许民间设厂。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1)时势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并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 (2)思想渊源: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脱胎于洋务派,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 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运 动的兴起做
8、了思想准备。 (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5)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出卖 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产阶 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 (6)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心以日本为榜 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1下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
9、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 C 解析 解读图片可知中国处于被分割的局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这一局 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故 C 正确。 2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 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答案 C 解析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
10、派等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 C 项正确。 3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新的变化, 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答案 C 解析 紧扣“内在因素”分析,A、B 两项是外因,D 项内容在当时还未出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 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 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
11、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韩国国定教科书 材料二 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 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 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 其后, 列强诸国群聚清朝, 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 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 (2)据材料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 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 答案 (1)主因: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 (2)对东亚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崩溃;新兴的日本成为该 地区的霸主。 对世界影响: 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冲击: 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 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 统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