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初级中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
《实验初级中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初级中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县实验初级中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县实验初级中学“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 根据政办发201830 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中 小学教师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 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县实验初级中学“县管校聘”管理工作实施方 案。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 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积极探索“总量控制、合理配置、按岗聘用、有序流动”的中小学人 事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我县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事激励和学 校治理结构,落实中小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工 作积极性,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 素质优良、
2、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健康 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点面结合。从整体上谋划“县管校聘” 管理改 革工作,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编制管理、岗位 设置管理、经费核定、教师交流等环节配套改革,分步推进,确保改 革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二)以人为本,竞争择优。把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办人民满 意的教育作为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出发点,着力解决制 约优质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建立科学有序的 教师队伍正常流 动机制,营造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对“县管校聘”推进情况实 行动态 管理,定期开展效果评估,根据环境变化
3、、社会需求和群众反映,及 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措施。 三、领导小组三、领导小组 四、具体内容四、具体内容 (一)完善编制和可聘数管理机制 建立学校教师编制统筹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兼顾、优化 结构、动态调整”的原则,探索较为科学的编制和可聘数管理办法。 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情况, 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 定学校编制,特殊人员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增加可聘数,每年进行一次 微调,调整情况报县教育局、县编委办备案。 (二)完善人员进出调控机制 按照保障正常教育教学需要原则,在统筹考虑学生增减、 教师退 休、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测算学校年度进人计 划。可聘数有空缺的可分
4、期适量新增人员,防止一次性满额运行;若 满额、超可聘数,学校原则上不予新进教师,确因学科教师紧缺的学 校,原则上按照“退二进一”的办法从紧补充;要通过到龄减员、交 流减员等多途径分流学校富余人员,切实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三)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办法 对学校教师专业技术高、 中、 初级岗位, 分别核定岗位设置总量, 实行总量控制。在核定的岗位设置总量内,按照学校教师人员结构、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和任务需要等情况,编制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报人 力社保局备案后实施。 学校新增中高级岗位应预留一定数量用于评聘 交流教师,优先满足校长和骨干教师交流工作需要。 (四)完善中小学校按岗聘用制度 1.科学设置岗位。
5、校长是学校实行聘用制和教职工竞争上岗的第 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聘用制工作负总责。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校级领导和其他人员组成的聘用工作领导小组 (一线教师代表不少于 三分之一),负责本校聘用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根据核准 的可聘数,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 结构,明确各岗位数量和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工作量等 事项,实行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 在校内公示,报县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2.开展跨校交流。对岗位缺额比较多的学校,县教育局将统一发 布空缺岗位数和选聘公告,组织开展跨校交流工作。通过跨校交流的 人员,流入学校优先聘任入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初级中学 县管校聘 工作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