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历史组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春季七年级下历史组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春季学期七年级下下历史组教学计划历史组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一、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 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 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 能力。本期教学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 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 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 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二、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 有一定
2、的学习动力。然而,从上学期上课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同 层次的学生上课效果差距较大。有的学生基础很好,视野开阔, 并能对历史事件发表很多自己的见解,这也让教师必须加大备课 的深度和广度。有的学生基础一般,但课堂回答积极。大部分学 生历史基础基础差,所以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这学期的 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注意学习方法 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历史下册选用的是部编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 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 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 隋朝
3、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 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 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 21 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朝与新罗、日本的关系;唐朝与周 边各族的关系;北宋的统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宋与 辽、西夏之间的和战;宋与金的对峙;南方这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宋代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与 民族融合;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的疆域;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的政策;资治通鉴;佛 教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发明;本草纲目;赵 州桥;北京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隋朝三省六
4、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唐代 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宋时期,政府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间复 杂的关系;对蒙古族统一中国应如何看待;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 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 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 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 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
5、主义而 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 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 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 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 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 分享彼此的思考,
6、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 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读读”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 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 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 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 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 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 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
7、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 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 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 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 学习方式, 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 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 导言课 第一课 2 第二课 第二课 3 第三课 第四课 4 第五课 主题小结 5.五一假期 6 第六课 第七课 7 第八课 第九课 8 第十课 第十一课 9 第十二 第十三课 10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11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12 第十六课 第十七课 13 第十八课 第十八课 14 第十九课 第十九课 15 第二十课 第二十一课 16 主题活动 17 复习 18 中考 19 复习 20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