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三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解答)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三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三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解答)(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1.2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300g C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为 60 D中学生在体育考试中跑完 1000m 用时 90s 2 (4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B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利用 B 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3 (4 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一种晶体,液态海波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冰棒表面的“白霜” ,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D春天的早晨经常
2、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4 (4 分)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4 分)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第 2 页(共 22 页) ( ) A B C D 6 (4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
3、15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 35cm 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7 (4 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B、 C 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FAFBFC 第 3 页(共 22 页)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AB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F甲F乙F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甲p乙p丙 8 (4 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 U10V(
4、恒定不变) ,R28,闭合开关 S 后, V2表的示数为 7V,把甲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两个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 后 , A1表 的 示 数 为1.75A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甲电路中 V1表的示数为 5V B乙电路中 A2表的示数为 2.25A C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2.5W D乙电路中 R1消耗的功率为 10W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26 分)分) 9 (4 分)用试电笔可辨别火线和零线,使氖管发光的是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 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用试电笔测试图中的 a、b、c、d 四点
5、,只有 a 点不发光,可能 发生的故障是 。 10 (8 分)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 告诉小明,光斑是光 形成的太阳 (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像;走出 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 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 。 11 (4 分)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 4 页(共 22 页) 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 360km,乘
6、坐动车约需 2 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 5m/s,则大约需要 小时。 12 (4 分)不懂垃圾分类就不懂什么是新时尚,把垃圾分类回收后,可用于发电,从能源 的角度看,电能属于 (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 ;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 中,是将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13 (6 分)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 探月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嫦娥四号”到达月球上方后,使用高热值燃料发动机开始 点火工作,该发动机 (填“属于”或“不属于” )热机。 “嫦娥四号”减速落月过 程中,其动能不断 (填“增大”或“减小” ) , “嫦娥
7、四号”相对于其内部的巡视 器是 (填“运动”或“静止” )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 小题,第小题,第 14 题题 14 分,第分,第 15 题题 14 分,共分,共 28 分)分) 14 (14 分)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 、 铁 架 台 、 刻 度 尺 、 细 线 和 若 干 个 重 为1N的 钩 码 。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 )调;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 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
8、F2, 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 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将如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 1 个,则杠杆 (选填“保持平衡” 、 “左 第 5 页(共 22 页) 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 ; (4)如图 1 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 F 为 N; 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 F 大小将 (选填“变大” 、 “不变” 或“变小” ) ; (5)在生活、生产中经常应用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例如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某次用 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9、如图 2 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15 (14 分)小军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和电路, 其中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灯丝电阻约为 12) (1)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 “A”或“B” ) A “10 5A”的滑动变阻器 B “50 0.5A”的滑动变阻器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 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第 6 页(共 22 页)
10、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完成上面实验后,小军同学又想测量额定电压为 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 电流表已经坏,于是他又找来了两个开关和一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已 知电源电压恒为 U,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请你完成下面实验步骤: (填写 S、 S1、 S2的通断情况)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 (填写 S、S1、S2的通断情况)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读出电压表示 数为 U1; 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P额 。 四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14 分)分) 16 (14 分)如图甲所示,用钢丝绳将一个实心圆柱
11、形混凝土构件从河里以 0.05m/s 的速度 竖直向上匀速提起, 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 F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 整个提起过程用时 100s, 已知河水密度为 1.0103kg/m3,混凝土的密度为 2.8103kg/m3,钢铁的密度为 7.9 103kg/m3,g 取 10N/kg,不计河水的阻力,求: (1)060s 内混凝土构件在河水里上升的高度; (2)开始提起(t0)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计大气压) ; (3)060s 内钢丝绳拉力所做的功; (4)通过计算说明,此构件的组成是纯混凝土,还是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第 7 页(共 22 页) 2020 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三中
12、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三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共小题,共 32 分,分,其中其中 15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 小题小题 4 分,分,68 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1 (4 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1.2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300g C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为 60
13、 D中学生在体育考试中跑完 1000m 用时 90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课桌的高度约为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0.8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300g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 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约为 40左右,故 C 不符合 实际; D、中学生长跑的速度在 5m/s 左右,在体育考试中跑完 1000m 用时 200s 左右,故 D 不 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
14、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4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B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利用 B 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分析】 (1)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 第 8 页(共 22 页) 弱。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 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 发声体本身决定
15、的一个特性。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A 错误; B、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分辨不同乐 器,故 B 错误; C、利用 B 超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故 C 错误;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我们听得到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及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声现象主要规 律的考查,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3 (4 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一种
16、晶体,液态海波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冰棒表面的“白霜” ,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分析】 (1)海波是晶体,晶体的凝固过程放热; (2)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 (4)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解答】解:A海波是晶体,其凝固过程虽然放热,但温度不变,故 A 正确; B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17、现象,不是汽化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 第 9 页(共 22 页) 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 (4 分)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 (1)从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 (2)安装滚轮是一种滚动摩擦,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摩擦力减小。
18、(3)从平衡力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4)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都需要力。 【解答】解: 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但人和滑板的质量不变, 所以其惯性不变,故 A 说法错误。 B、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安装滚轮时对地面的压强也增 大了,但这不是目的,故 B 说法错误。 C、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不是一个受力物体,不 是平衡力,故 C 说法错误。 D、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人和滑板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19、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只是在受力物体上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 5 (4 分)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第 10 页(共 22 页) ( ) A B C D 【分析】知道动力的方向,根据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相反可确定阻力的方向; 力臂是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解答】解: 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为人对撬棒施加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 F1,从支点 O 向动力 F1的 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 l1; 阻力是石头对撬棒的作用力 F2,方向竖直向下,反向延长 F2,从支点 O 向阻力 F2的作 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
20、力臂 l2;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力臂的画法掌握情况,明确力臂的定义是作图的关键,难度不大。 6 (4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第 11 页(共 22 页)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 35cm 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分析】要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过图中的物距和像距确定凸透镜焦距的范围。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21、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解答】解: AB、由图可知,uv 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由图知,物距 u50cm20cm30cm,像距 v65cm50cm15cm,则 30cm2f,f 15cm2f,解得 7.5cmf15cm,故 A 错误,B 正确; C、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 C 错误; D、若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 35c
22、m 刻度线处,则物距 u50cm35cm15cm(等于原 来的像距) ,因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此时的像距是 30cm(等于原来的物距) ,则不 需要移动光屏,光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像,故 D 错误。 故选:AC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图中的物距和 像距确定凸透镜焦距的范围。 7 (4 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B、 C 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ABC C
2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F甲F乙F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甲p乙p丙 第 12 页(共 22 页) 【分析】 (1)由图得出 A、B、C 三个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 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2)由图得出 A、B、C 三个正方体所处的状态,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密度与水的密 度大小关系; (3)由图可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由 pgh 可知液体底部压强关系, 再根据 FpS 可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利用 p判 断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题知,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河北省 唐山市 玉田 中考 物理 试卷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