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 2020020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卷(第卷(707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世界从互联信息时代进入智能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影 响。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将给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强大新动能,实现创新式发展。
2、从科学层面看,人工智能跨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等学科,具有高度交叉性;从技术层面看, 人工智能包含机器学习、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专业性;从产业层面看,人工智 能在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具有内在融合性;从社会层面看,人工智能 给社会治理、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带来新的影响, 具有全面渗透性。目前,在边界清晰、规则明确、任 务规范的特定应用场景下(如下围棋)设计出的智能体表现出较好的专用智能。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 从专用人工智能、人机共存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转变。可以预见,通过科学研究的牵引、应用技术的交叉, 人工智能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创新式发
3、展。 人工智能为人类认识世界引入新范式,增强科学发现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相关学科不断交叉融 合、遵循不同范式的发展过程。从符号主义、知识工程到连接主义,从大数据驱动小任务到小数据驱动大 任务,从神经形态类脑智能到量子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的新范式不断增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传统的科 学研究引入新范式后,研究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人工智能为人类理解世界创造新工具,提升认识外界的能力。人工智能创造各种技术帮助人类理解复 杂的世界。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感知世界的每一个像素,增强人们观察场景的敏锐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通过深度语义分析, 改善人和机器的交流互动。 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帮助我们搜集获
4、取海量知识, 进而挖掘关系,形成新的知识图谱。自主无人系统可以涉足人类无法到达或难以忍受的极端环境,帮助我 们探测未知世界。 人工智能为人类改造世界形成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根据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 可将人工智 能产业分为三个层次:以 AI 芯片和软件为框架的基础层;以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交互为主的 技术层;以智慧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应用层。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能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能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新业态,构成新的创新生态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 点。 人工智能为人类管理自身构建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规范有
5、 序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消除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及时预测和感知突发舆情; 通过对汇聚到一起的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社会公共情况进行连续监测, 智能预警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比如, 智能安防的视频结构化和生物识别技术大大降低犯罪率,借助天眼系统抓捕逃犯,这些都是人工智能 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现。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也要解决其和 固有社会伦理规范的冲突、数据使用的隐私保护等问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全世界的人工智能领 域参与者应坚持共创、共享、共赢理念,共同创造知识,共同分享技术,在良性竞争
6、中实现共赢。 (摘编自李元元人工智能带来创新式发展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世界进入智能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 B科学研究的牵引和应用技术的交叉是助力我们实现创新式发展的关键条件。 C作为人工智能创造的一种新工具,自主无人系统能帮助我们探测未知世界。 D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及时预测和感知突发舆情,从而来智能预警公共安全事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首先从科学、技术等四个层面介绍人工智能的特性,接着分述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B文章把人工智能产业分为三个层次,论证了人工智能为人
7、类引入新范式,极大提升研究效能并形成新业 态。 C第六段举了智能安防的例子,论述了人工智能非常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D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主体部分分为两层: 第二段为一层, 第三至六段为一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强大新动能,实现创新式发展。 B人工智能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与固有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 C人工智能必将增强人类的四大能力:科学发现、认知外界、产业发展、社会治理。 D各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参与者将先进技术与他国共享,彼此会在竞争中实现共赢。 【答案】1D 2B 3C 【解析
8、】 1 D 项, “从而来智能预警公共安全事件”错误, 因果关系不当, 错在“从而来预警公共安全事件”, “从而来”前后的内容在原文中并非因果关系。原文第六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消除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 息不对称, 及时预测和感知突发舆情;通过对汇聚到一起的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社会公共情况进行连续监 测,智能预警各种公共安全事件”,不是人工智能预警,而是“通过对汇聚到一起的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 社会公共情况进行连续监测”来预警。故选 D。 2 B 项,“论证了人工智能为人类引入新范式,极大提升研究效能并形成新业态”错误,论点错误, 文章提到人工智能产业分三个层次时, 论述的是人工智能为人类改造世界形成
9、新业态。 至于“引入新范式, 极大提升研究效能”,是人工智能的一大作用,选项把两大作用混为一谈了。故选 B。 3 A 项,“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错误,条件错误,从原文看,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强大新动能,实 现创新式发展的,是“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B 项,“人工智能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与固有 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错误,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和其固有社会伦理规范的冲突,本 项“其”字指代成了人工智能。 D 项, “彼此会在竞争中实现共赢”错误, 原文为“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共赢”。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10、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46 6 题。题。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 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 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 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 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 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
11、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 搞培训, 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 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 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 人民日报报道说岗 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 多户买了 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
12、:一个是城市里的家, 在保 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 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 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 4 万公里。他开车,我坐 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 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 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
13、二十九, 想 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 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 能还在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 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 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
14、同事,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 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 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 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 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 年来,他的足 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 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
15、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 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保国认为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个人力量,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效果良好。 B岗成村支书杨双牛列举的具体数字,全部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直接收益,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C郭素萍对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大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情,但她能理解并支持丈大的工作。 D李保国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最终因为帮农民致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因
16、为农民思想保守,所以李保国最初推广农业技术遇到了不小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道路艰难。 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在山区奔波劳累、无法顾家的故事,表达了对改善知识分子工作条件的呼吁。 C三段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材料一以说明为主,材料二以记叙为主,材料三以议论为主。 D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心系群众,扎实苦干的精神。 6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7C 8D 9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 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 【解析】 7 A项,“于是
17、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错,原文“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 邢台农校送教下乡”,可知是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并非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B 项, “全部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直接收益”错, 原文“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 后来, 62 名 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可知所列数字是为了表现果农取得 学历和证书的情况,并非都表现杨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直接收益。D项,“为了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 错,原文“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 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
18、人民相依”,可知说了李保国的去世,并未提及是为了农民致富,献出 宝贵的生命。故选 C。 8 A 项,“因为农民思想保守”错,原文“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 死活都不敢用”,可知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例,并非保守。B项,“表达了对改善 知识分子工作条件的呼吁”错,材料二讲述李保国在山区奔波劳累、无法顾家的故事,是为了表现他一心 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选项对第二则材料主旨的整体把握有误。C项,“材料一以说明为主”错,材 料一讲述了李保国剪枝,推广“套袋”技术,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岗底村富了的情况,主要的 表达方式为记叙,并非以说明为主。故
19、选 D。 9材料一的侧重点,原文“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 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 乡”“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 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现在, 岗底村富了, 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 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 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可概括出“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 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的侧重点,原文“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 地的家我们住
20、得少了, 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 一年行程约 4万公里”“三十多年来, 我们在三个家 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 就是老婆和孩子”,可概括出“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 材料三的侧重点, 原文“我 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 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 多年来, 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 楷模”,可概括出“侧重于对李保国
21、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79 9 题。题。 遇见你 王溱 1 毫无预警,我就这样遇见了你。 这是个不冷不热的午后,乌云和太阳较着劲,我在时湿时干的路上奔走,留下若有若无的脚印。我发 鬓滴下或雨或汗的液体,脸蛋不知是因为太晒还是走了很长的路而发红。我脑子里有两团不明的物体在打 架,在它们分出胜负之前我只能不停让两条腿机械地走着。 然后,你来了。圖脸,塌鼻,右眉心有颗痣,可不就是你么。 你犹豫着靠近我,怯怯地问,买朵花吧? 你怀里搂着一捆花,应该是非洲
22、菊,鲜艳夺目,跟你洗旧的衣裙格格不入。 我问,勤工俭学? 你害羞地点点头,是的,我要存钱买诗集。 你喜欢读诗?我问。 我也写诗,你轻声说,总有一天我也会出诗集。 2 我眼眶一热,把整捆花都买了。就这样我捧着一捆非洲菊走在路上,抬头看看,好像太阳就要打胜仗。 路边有小女孩在低声哭泣,我抽出-枝花,送给她。 小女孩接过花时,眼睛瞪得很大,以至右眉心的痣高 高扬起。我仔细端详着小女孩的容貌,吓了一跳,这不也是你吗?只是年纪小些。 我问你,你为什么哭? 你哭着说,我写了一首诗,他们都笑我。 你写了什么诗呢? 你递给我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只有两行字:我把梦系在风筝上,高高低低,不看风向。 明明写得很好啊
23、,我说。 真的?你问。 真的!我说,你的诗,就跟这些非洲菊一样美。 你破涕为笑,把那朵非洲菊紧紧贴在脸上。 告别了小女孩,我拐进了一个胡同,很自然就走进一栋红砖外墙的房子,好像是回自己家一样,我熟 练地扭开门把手,换拖鞋,走进客厅,然后一我又看见了你。 3 你穿着袖口绣着花的真丝衣服,并不立体的脸呈现一种很舒服的曲线,你优雅地侍弄着书桌上一盆昂 贵的兰花。旁边的书架,摆满了你的诗集,还有你亲自绣的真丝十字绣。我怜惜地抚摸着它们,仿佛它们 也是我的。你看见我,眉间的痣一挑,问,来了?我点点头,嗯,来了。我默默地把花插进一个漂亮的瓷瓶 里, 你看了一眼,笑了。我知道你喜欢非洲菊,它们贱生贱长,却长
24、成高贵的模样。就这样,没有多余的 话,我们的默契在空气里流淌。 可是很快就有人打破了这份宁静。一个穿着黑色正装裙的女人,咯噔咯噔踩着高跟鞋进来了。女人的 圓脸上挂着女强人的标签,以至我觉得女人眉心的痣都要比别人突出些。 是的,又一个你来了,我并没有太惊讶,今天已经遇到那么多个你了,再多一个又有什么奇怪的。 你手里拿着一本诗集,翻开,指着其中一首诗说,这首我没读懂。 我敷衍道,读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没理我,只顾自己喃喃地说着,我能把复杂的经济形势变成一份清晰的 PPT,我能让最难搞的客户服 服帖帖,我甚至能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为什么我就是读不懂一首诗呢? 我凑过去看你指着的那一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自治区 昌都 第一 高级中学 2020 高考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