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6月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6月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 月份)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木炭燃烧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氯气 D氮气 3钛(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金属,工业上制钛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性 B熄灭酒精灯 C倾
2、倒液体 D溶解固体 52020 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研究表明喷洒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液可有效 灭活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6衣服上沾有的下列污渍,只用水就能清洗干净的是( ) A墨水 B豆油 C蔗糖 D铁锈 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升华吸热 BH2O 和 H2O2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 C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一生铁是混合物,钢是化合物 D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先预热防止试管炸
3、裂 8下列生活中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使粮食增产 B发射火箭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 C吃水果和蔬菜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D大量废弃的塑料可以焚烧处理 9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KClO3和 MnO2固体混合物 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剩余固体的质量 B生成 O2的质量 C固体中 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相应目的且合理可行的是( ) A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分离 Ba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4、,充分反应后过滤 C制备 Fe(OH)3:过量的 KOH 溶液和 FeCl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向两瓶溶液中分别加入 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 个氧分子 ; (2)1 个镁离子 ; (3)3 个氢原子 。 1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 x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3)在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均处于第三周期
5、的原因是 。 13根据图中 KNO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将 NaCl、KNO3各 30g 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底部有未溶解 固体的是 ;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 (3) 欲将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是 。 三、简答题(每空三、简答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分,共 12 分)分) 14 (3 分) “方便面”是一种经过简单操作即可食用的方便食品。回答下列问题。 (1)煮方便面时,可以闻到食物的香味,是因为 ; (2)用天然气煮方便面时,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
6、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3 分)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X 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 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 2NaCl+2X,则 X 的化学式为 ; (4)用水能鉴别硫酸铜和氯化钠,因为两种溶液的 不同。 16 (3 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生铁和钢都是含碳量不同的 合金; (2)用铜作导线,主要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 ; (4)验证 Zn、Cu、Ag 的金属
7、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Zn、Ag、CuCl2溶液 BCu、Ag、ZnSO4溶液 CZn、Cu、AgNO3溶液 DZn、Cu、Ag、稀硫酸 17 (3 分)结合下列图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 A 中的 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实验 B 的目的是利用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来验证 ; (3)实验 C 中,对比试管甲、乙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与 有关; (4)通过实验 D,可得出 CO2具有不可燃、不助燃和 性质。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分,共 12 分)分) 18 (5 分
8、)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制取 4.4g 二氧化碳完成性质实验,至少需要 14.6%的盐酸的质量为 g; 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纯净干燥的 CO2通过装置 F、 装置 G 时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用导管口的接口字母表示) (3)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氯 化铵(NH4Cl)跟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组 合即可制取氨气 19 (7 分)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
9、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 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该溶液没有变质; 该溶液全部变质; 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 (1)操作的名称是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和,若“现象 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 若“现象 X”是 ,则猜想正确。 【拓展应用】 (1) 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 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
10、 (2) 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 常加入适量 (填 “BaCl2” 或 “Ba (OH)2” )除去。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6 分)分) 20 (6 分)某化工实验室用 15%的氢氧化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共消耗氢 氧化钠溶液 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的石油产品中含 H2SO4多少克? 2020 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 (1 分)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11、 B木炭燃烧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1 分)空
12、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氯气 D氮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性质来回答本题,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含 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 。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 关键。 3 (1 分)钛(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金属,工业上制钛的化学方 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该反
13、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解:TiCl4+2MgTi+2MgCl2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点评】判断反应类型时,要紧紧围绕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可 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4 (1 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性 B熄灭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溶解固体 【分析】A、根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解答;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 断; D、根据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
14、用来溶解配制溶液解答; 【解答】解:A、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不能直接滴入试剂瓶,会污染试剂,故 错误;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故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错误; D、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可以用烧杯配制,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 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及时 的处理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5 (1 分)2020 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研究表明喷洒过氧乙酸(C2H4O3)消毒 液可有效灭活
15、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过氧乙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 项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 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
16、22) : (14) : (163)6:1:12,可见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 (14)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判断、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等,考查 较为全面。 6 (1 分)衣服上沾有的下列污渍,只用水就能清洗干净的是( ) A墨水 B豆油 C蔗糖 D铁锈 【分析】根据能否溶于水形成溶液来考虑 【解答】解:A墨水中有碳粉,碳粉不溶于水,易附着在衣物的表面,不易被洗去。故 A 不行。 B豆油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不易被洗去。故 B 不行。 C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易被洗去
17、。故 C 行。 D铁锈不溶于水,不易被洗去。故 D 不行。 故选:C。 【点评】考查物质能否溶于水形成溶液,属于考查基础知识题 7 (1 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升华吸热 BH2O 和 H2O2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 C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一生铁是混合物,钢是化合物 D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先预热防止试管炸裂 【分析】A根据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生铁与钢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加热试管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18、粒子,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 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C生铁是含碳量为 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 0.03%2%的铁合金,均属于混 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D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先预热防止试管炸裂,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 解题时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 难度不大。 8 (1 分)下列生活中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使粮食增产 B发射火箭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 C吃水果和蔬菜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D大量废弃的塑料可以焚烧处理 【分析】A根据化肥和农药的作用来分析; B根据火箭发射需要能源来分
19、析; C根据维生素的来源来分析; D根据塑料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使粮食增产,正确; B火箭发射是依靠高能燃烧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将火箭推到太空,故正确; C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正确; D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要回收重新利用,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这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9 (1 分)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KClO3和 MnO2固体 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剩余固体的质量 B生成 O2的质量 C固体中 MnO2的质量 D
20、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中的氧元素 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生成的氧气质量逐渐增加,然后不变;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 化剂,质量不会改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 氧气逸出, 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至完全反应, 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观察图象,符合变化过程,故选项正确。 B、生成的氧气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错误; C、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会改,故不正确。 D、由 2K
21、ClO32KCl+3O2可知:反应前后钾元素质量不变,固体总质量减少,故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 难度不大, 需要结合图象认真分析。 10 (1 分)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相应目的且合理可行的是( ) A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分离 Ba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制备 Fe(OH)3:过量的 KOH 溶液和 FeCl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向两瓶溶液中分别加入 Ba(NO3)2溶液,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吉林省 延边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文档标签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四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四次考试A卷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八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镇赉县九年级第四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五次月考
- 吉林省名师调研卷化学
- 吉林省名师调研卷化学中考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5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五次英语考试A卷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6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考试第6次
- 逐梦芳华吉林省2020九年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七次模拟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2021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七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专版2021第八次月考
- 逐梦芳华吉林省版九年级第八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8次考试A卷
- 逐梦芳华吉林省九年级第九次考试
- 逐梦芳华吉林省2021年九年级第九次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