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1)含答案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1)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 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 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及可持续 发展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发展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法:情境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上网查找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事例材料,制作适合本 课实际需要的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围绕课题,做好预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古诗词,导入新课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古诗词,导入新课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你从诗中可以看到哪些景色?这些景色今天还能看到吗? (2)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 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3)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 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教师:教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 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
4、我们更多勇气、智慧、 信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共筑生命家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采用展示图片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导入 课题,活跃课堂气氛,并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具有时效性 和可操作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 读一读:读一读:阅读教科书,圈出一些关键词,看谁最先完成填空,限时 10 分钟。 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_,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 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 部分,人类也有_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 和利用自然作出必
5、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_,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 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 _。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_,必然受到它的 惩罚。 (5)生态兴则_,生态衰则文明衰。 2.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 _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_、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为目标。 (2)_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 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3)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要坚持_ 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3.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_保护的 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_,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 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 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_、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7、,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 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 个社会成员的_。 4.4.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_ 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 供可靠保障。 5.5.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 (1)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 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2)走_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_社会,实现 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学生阅读教科书,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教师引导
8、学生归纳、提炼 本课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预习提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答案均来 自书本,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好地把握重点,提 高效率。】 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友情提示: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 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 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 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合作探究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合作探究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2018 年 1 月 16 日, 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 人工岛
9、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 据了解, 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 97 公顷, 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 49.1 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 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探究:探究: 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1)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 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 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
10、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新闻“海南省万宁市未批先建的月岛围填海 工程已停止建设”,给学生展示具体事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探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必由之路。】 合作探究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合作探究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材料一:材料一:1952 年 12 月 5 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 伦敦,5 天时间内至少 4000 人死亡。在大雾过去的两个月内,陆续 又有 8000 多人因毒雾死亡。 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 无独有偶,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乃至在我国屡屡出现的“雾
11、霾” “沙尘暴”,给我们生命生活产生的影响让我们人类本身也感到震 惊。 材料二: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明确将“美 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 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 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 探究:探究: (1)结合材料一,说说“伦敦杀人雾事件”给我国治理“雾霾”和 “沙尘暴”带来什么启发。 (2)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说说在
12、 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要在生活生产理念和方式上有哪些转变。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 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寻 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寻求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 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是我们 的必然选择。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严格的 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道德 法治 统编 九年级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