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Ⅱ卷】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全国Ⅱ卷】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Ⅱ卷】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 1700 多个行政村,其中 85%以上村名与自 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
2、水文、地貌、植被 B. 地貌、水文、植被 C. 植被、地貌、水文 D. 水文、植被、地貌 2. 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 A. 风俗习惯改变 B. 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 人口迁徙频繁 D. 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答案】1. A 2. D 【解析】 【1 题详解】 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 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 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 正确。故选 A。 【2 题详解】 图示甲、乙两地区地
3、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类 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 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 正确。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 俗习惯改变不大,A 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 错误。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 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 错误。故选 D。 【点睛】黄土高原的米脂县、甘泉县、枣林坡等地是以当地物产命名。此地命名还受蒙语影响,如毛乌素 系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
4、化的发展、机械化 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 A. 灌溉 B. 排水 C. 防虫害 D. 通风 4. 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产量 B. 减少水土流失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蒸发 5. 近年来,该地( ) A. 种植结构复杂化 B. 复种指数提高 C. 田间管理精细化 D. 种田大户增多 【答案】3. B 4. C 5. D 【解析】 【3
5、 题详解】 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 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 正确。巢湖平原雨季较长,播种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打沟 不是为了灌溉,A 错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作用,C 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物小麦不 需要特别通风,D 错误。故选 B。 4 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 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 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C 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
6、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 能提高产量,A 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 错误。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 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 错误。故选 C。 【5 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 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 大户会增多,D 正确。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化,A 错误。复种指数有 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 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操作,劳动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 C 错误。故选
7、D。 【点睛】“稻在田埂麦在沟”,种水稻,田埂一定要打好,不能漏水;种麦,田沟一定要理清,要排水好, 麦子怕涝。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 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观测时段内( ) A. 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 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 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 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 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白天温度低 蒸发(腾)多 空气湿度大 大气逆辐射强 A. B. C. D. 8. 这种现象最可能发
8、生在( ) A. 12 月 B. 45 月 C. 78 月 D. 1011 月 【答案】6. C 7. A 8. C 【解析】 【6 题详解】 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 凌晨 0-6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 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 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 15 时,故 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 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 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 C。 【7 题详解】 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
9、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 于沙漠的现象,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 正确; 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 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 错误。 故选 A。 【8 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 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 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 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 78 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 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
10、象, 图中沙漠 15 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 40多度, 故最可能发 生在北半球夏季 78月, 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 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 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距水汽源地远 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地势南高北低 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 B. C. D. 10. 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
11、是( ) A. 苔原带 B. 森林带 C. 森林草原带 D. 草原带 11. 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 沼泽分布少 B. 太阳辐射强 C. 河流向北流 D. 远离北冰洋 【答案】9. D 10. A 11. B 【解析】 【9 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 60N 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 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 相差不大,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 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
12、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正确。故 D正确,ABC 错误。故 选 D。 【10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 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 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 正确。与苔原带相比, 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 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BCD 错误。故选 A。 【11 题详解】 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卷 全国 2020 普通高校 招生 统一 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