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5.2土壤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5.2土壤的形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5.2土壤的形成》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5.2 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 一、三维目标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土壤的组成并运用土壤样品进行实验验证。 2、举例说出三大类土壤的性状特征。 3、理解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并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4、举例说出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以及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土壤组成、探究三大类土壤的性状特征。 2、运用小组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并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3、运用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用手感受土壤,使学生获得切身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视频、图片、数据,引导学生形成保护土壤的基本意识。 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 1、三大类土壤的性状特征。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形成过程。 3、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 1、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形成过程。 2、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四、教具准备四、教具准备 1、教学演示课件; 2、实验器材(4 组) :含有较多腐殖质的新鲜土壤样品(3 类) 、放大镜、烧杯、水、三脚
3、架、 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玻璃片 五、五、课型与课时安排课型与课时安排 新课讲授(2 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第二课时:土壤的形成与分布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教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导 入 通过图片导入新 课 (师)展示并描述手捧土壤的图片,问:同学 们,通过这张图片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或者你 认为它寓意着什么呢? (学)希望、伟大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双手捧着土壤是 对土地的敬重,发芽的植物寄托着希望。土地 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孕育了生命,我们的衣 食住行更是离不开土地,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中 写道“为什么我
4、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片土地爱得深沉。 ”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土地深深 让学生对土 壤有感性的 认识,为后 续实验奠定 基础,同时 升华教学目 标。 的热爱。 过 渡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土地息息相关,那就是土壤。在这一节内容 中,让我们一起通过“土壤放大镜”去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再通过“土壤显 微镜”去揭秘土壤形成的奇迹以及它的分布状况,最后让我们通过“土壤望远镜” 去看一看我们身边的土壤现状,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 第一个部分:观察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趣味 实验 (一) 指导学生完成以 下实验: 1、观察土壤样品 中的生物; 2、将土壤样品溶 解, 观
5、察溶解前后 的变化; 3、将土壤样品灼 烧, 观察灼烧前后 的变化。 (师)引入土壤的概念,勾画关键词。问:同 学们,请你结合生活中你看到的土壤,猜想一 下,土壤里面有什么使得它能生长植物呢? (学) 猜想: 生物?水?空气?营养元素? (矿 物质)有机质? (师)1、展示实验要求、器材及操作方法。 2、同学们猜想得非常的全面,那到底正不正 确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以下实验,来验证一 下,实验的时候操作一定要规范,将实验结果 记录在下表中: 猜想 观察方法 现象 结论 生物? 水分? 空气? 有机质? 矿物质? 培养学生实 验 操 作 能 力,并获得 直接知识, 同时增加学 生的学习兴 趣。 知
6、识 小 结 1、总结学生在趣 味实验(一)中遇 到的困难和优点, 补充相关知识点。 猜想 观察方法 现象 结论 生物? 通过肉眼 或放大镜 观察 有蚯蚓、 苔 藓等 土壤中有 生物 水分? 灼烧土壤 玻璃板上 有水珠 土壤中有 水分 空气? 溶解土壤 水中有气 泡 土壤中有 空气 有机质? 灼烧土壤 土壤变黑, 有特殊气 体 土壤中有 有机质 (腐 殖质) 矿物质? 蒸发溶解 后的滤液 得到固体 物质 土壤中有 矿物质 结论:土壤是由固态(矿物质和有机质) 、液态 (水分) 、气态(空气)物质组成。 补充:最理想土壤组成。 总结学生在 实验过程中 的困难以及 优点;补充 相关知识, 使 学 生
7、 纠 正、巩固知 识。 过 渡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认识了土壤的组成。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个实 验:用手感受土壤。 趣味 实验 (二) 1、指导学生将不 同土壤样品加水 浸润,用手感受, 并尝试将土壤搓 成长条状。 2、引导学生对比 观察三大类土壤 样品的性状。 (师)1、展示实验要求、器材及操作方法。 土壤的性状 砂土 质地疏松,易于耕作;透气透水性能好; 蓄水能力弱,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养 分少;保肥能力差,易流失。 壤土 不太黏也不太疏松,便于耕作;透气、透 水、保水、保肥较好,是较为理想的农业 土壤。 黏土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耕作困难; 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保肥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教材 地理 必修 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