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非文学类文本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专题专题 黄冈市 (二)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 18-19 题。 (4 分) 汉语可以治病汉语可以治病 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竟然 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 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 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 。 “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 脑外伤造成的。 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
2、,按照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 个中枢受损,就会产生失语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 验,他们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 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 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 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人少的原因。 更为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 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
3、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大脑的 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 ,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 国少年学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 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 步成功了。 不过,这个试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 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 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汉语的学习、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
4、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 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 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文章第段加点的“这种关系”具体指第段中所说的“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 认字形(连字义)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 B.文章第段不能删去,理由是:一、它与最后一段的内容相对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 了理论支撑;二、它丰富了说明内容,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C.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D.在仍有不少人认
5、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今天,读了本文后,我们应该会增添民族自 豪感和自信心,摒弃崇洋媚外的错误想法。 19.结合文章前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失语症”下个定义。 (2 分) 失语症是 。 (不超过 30 个字)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一个孩子患上失读症的故事,介绍什么是失读症,接着介绍了失读症 的病因,然后介绍汉字、汉语对治疗失读症的意义。 【解答】(1)本题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文章举了美国患病少年的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汉字具有治疗”失读症 的作用;将欧美文字与汉字学习作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学习、使用汉字的深远 意义。没有分类别
6、。 故选:C。 (2)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特征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在文中找出体现“失语症”的特点的关键语 句,用下定义的模式“失语症是”来表述。注意不要超过指定的字数。可在句子“这个中 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中提取关键词来回答。 答案: (1)C (2)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 输出。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 筛选、 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2) 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
7、文段中 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 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 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荆门市 说明文阅读(本题共说明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鲸落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2020 年 4 月,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并收获了一个 重要成果一一在中国南海 1600 米深处发现了鲸落, 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 系统。 但你
8、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悲壮的过程。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 候,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域,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等到气息消绝之后,鲸鱼巨大 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而此刻,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疯狂 吞食鲸尸。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 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 大概 需要 4-24 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早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 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等到它身上 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 散去。但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一些体型较小的甲壳类生物便会在鲸尸上
9、安家落户,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尽管鲸尸的 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了,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甲壳类生物离开之后,食腐 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 50 到 100 年。这样,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迻渐化作礁岩,成为一些海洋 生物的寄居场所,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 所以,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 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 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 至少有 43 个种类的 1349
10、0 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鲸尸从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长达 上百年的被分食、 分解的过程中, 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 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 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 “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 一鲸落,万物生,这才是鲸落真正的样子,美丽又残忍,残忍却包容。生于天地,死于 天地,最后赠与自然。它给漆黑冰冷的海底带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荣,它供养了深海上 百种无脊椎生物,反哺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海洋。鲸落,是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有删改) 1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其说明顺序是_。 (2 分) 15、选文第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 分) 从鲸
11、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 4-24 个月的时间。 _ _ 16、选文第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至少答出两种说明方法) (4 分) _ _ 17、请结合文本,说说“鲸落”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 (2 分) _ _ 【分析】本文第段由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引出“鲸落”; 第段介绍鲸落的过程;第段介绍鲸落的含义;第段介绍鲸落的意义。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的掌握。本文第段由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 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引出 “鲸落”;第介绍鲸落的过程;第段介绍鲸落的含义; 第段介绍鲸落的意义。由
12、此可见,本文说明对象是鲸落。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大概”表估计,意思是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 的身体被分食干净需要 4-24 个月的时间是估计出来的,删去后显得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如“鯨落不仅指死掉的鯨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 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梄生态系统”使用下定义的 说明方法,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至少有 43 个种类的 13490 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 列数字,说明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很多。“成为海
13、洋里 最温暖的绿洲”打比方,说明鲸尸的作用很大。“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引用,增强 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权威性。 (4)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根据 “它给漆黑冰冷的海底带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荣, 它供养了深海上百种无脊椎生物,反哺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海洋。鲸落,是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 抱大海的方式”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1)鯨落 逻辑顺序 (2)不能删。“大概”是“大致”的意思,因鲸鱼的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所需时间不能完全 确定,使用“大概”符合实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下定义,如“鯨落不仅指死掉的鯨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 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
14、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梄生态系统”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列数字,如“至少有 43 个种类的 13490 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使说明更准确,更有 说服力。 打比方,如“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使语言形象生动。 引用,如“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权威性。 (4)反哺海洋,给海底带来了长时间的繁荣,从而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 输出。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 筛选、 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2) 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15、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 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 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 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记叙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随州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 14 题。 “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 嵇绍玉 书法史上的魏晋时期留下了无尽的辉煌,以清雅、高逸、流美、洒脱为特征的“魏晋风韵” , 一直被后期书家苦苦追索。 书法演进有种奇特现象: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 从萌动、 滋生、 繁茂、 壮
16、大到成熟,往往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高峰形成后又迅速坍塌。同样, “魏晋风韵”在隋唐后 便跌入低俗,虽也不乏书家踵其前贤而光耀千秋,但水准始终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只能空 发仰慕之思。 书法特别垂青于魏晋,魏晋书家才情早熟,素养宽博,韵致别具,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我们 从书家行为与心路历程便可知晓 “魏晋风韵” 产生的本质和动因。 魏晋时期书家大多放浪形骸, 举止超脱,不滞于物,不拘于事。这种外界表现缘于他们充沛的内在感情。他们情感丰富,易 于动情,对事对物一往情深,执著而痴迷。而这种情感体认与把握,又缘于他们对生命意识的 高度敏感。一方面,他们哀叹生命之仓促短暂。王献之桃叶歌中的“春花映何限,感
17、郎独 采我” ,对人生短促一唱三叹深感于怀,人生如梦、所欣皆为陈迹的悲凉始终萦绕胸际。另一方 面,他们感受到生命反复无常。那个时代,谁都可能瞬间抓住偶然的机遇而登朝入室,谁都可 能因不测之际而面临灭顶之灾,世事动荡成为人们存活的强大而酷烈的异己力量。 三国志钟 繇传中记载: “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 ”正是社会炎凉极好的写照。 再一方面,他们欷歔生命之虚空无依。谢安在与支遁书中说: “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 事,殆为都尽。 ”生命随波逐流、风雨飘摇,使得趁时纵欲、及时行乐心态甚嚣尘上。为此,他 们反复叩问生命真谛与意义,在心灵深处自觉地认识到,真正的人生就是要以自己的风度
18、、智 慧和思想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用宽广旷达的胸怀深情拥抱这个世间。 这种自觉的“生命之思” ,直接导致“魏晋风韵”的形成和发展。而与之相比较,后世书家再 也没有这种自觉自醒的机缘,失去了原生态感悟的底蕴,有的仅是享受智慧之果的福报,以此 唤醒自己的审美意识, “睡他人之榻,被他人唤醒” ,正是后期书家无法超越“魏晋风韵”的本 质原因。 从书法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家来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功利目的和生活体验使智永成为“魏晋风韵”的谢幕者。作为“二王”后裔的隋朝书家智永 书艺过人,但他书写目的十分功利,生活方式也十分怪异,躲进楼阁临摹 40 年,只望复兴祖上 宏业,留芳
19、百代。强烈的功利心和生活际遇使他无关严冬酷暑,无关春青秋黄,既不闻外界自 然风风雨雨,也不见寺内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举止本身就与“魏晋风韵”难以合辙,使之 书法相较王羲之笔法的秀润与圆劲还差一些火候,清健流便稍显不足,欲传承祖上风韵只能徒 生望洋之嗟,仅成为这一脉最后一位杰出的传承人。 个性追求和创新理解,使米芾成为“魏晋风韵”信奉者。北宋的米芾天资高迈,为人狂放, 信仰“魏晋风韵” ,心慕手追“二王”书迹, 宣和书谱中记载: “米芾书学羲之,篆宗史籀, 隶法师宜官。 ” 宋史文苑传中说: “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虽然他一 生临池不辍,但刻意角逐个人笔法,求其特殊而又设法
20、求变,最突出的是他笔法圆转、竖钩呈 现陡起与“蟹爪” ,使书作外形过分竦削。他有“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中和” 思想的体验,但又自称书写过程为“刷字” ,讲究痛快淋漓,欹纵变幻。这种人为的色彩和“魏 晋风韵”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内在情性和自我意念使苏轼成为“魏晋风韵”突出者。与智永、米芾不同,苏轼有着自己对 生命意义的见解与思考,这正是其黄州寒食帖被世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重要原因。 他理解王羲之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价值创造之中,所以有骇 世之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他的“生命之思”主要表现在人生不必对流逝的生命 作无谓哀叹, 不
21、能把生命绝对化, 而应多维度去加以体验, 顺则 “兼治天下” , 逆则 “独善其身” 。 可以看出,他更多的是对王羲之的继承与发展,而且继承大于发展,失却“首创”与“自觉” 意义。他将情性和自我意念举得过高,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书初无意于 佳乃佳尔”的书学思想,过分注重书家主观情感作用,格外追求创作心态自由。情感浓郁甚于 王羲之,有其优也有其劣,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认为,在书法的千年历史长河中,苏轼是最接 近且具有“魏晋风韵”的卓越书家。 时代审美和承续动机使赵孟頫成为“魏晋风韵”追随者。元代的赵孟頫直追“魏晋风韵” ,耽 于“二王”时间最久,潜心研习“二王”功夫最足,明代
22、的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说: “上 下五百年, 纵横一万里, 复二王之古, 开一代风气。 ” 他对书法的最大功绩便是复兴 “魏晋风韵” , 影响之大在元、明、清三朝中无出其右。但时殊境迁,世人面对现实已无生命叹喟。而且在艺 术形态上,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彼时总体上艺术审美风格日趋内敛,气度日趋狭小,特别是 艺术上“逸笔”成熟,使得时代审美更加精致、典雅、秀媚、甜熟。同时,在传承动机上也值 得深究,也许赵孟頫追溯魏晋,有着恢复传统的民族意识,但更多地为超脱现实环境之需。所 以后世书家批评他“媚” “熟” ,如明代董其昌说: “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 ”并非 尖酸刻薄。这就是赵孟頫对“魏晋
23、风韵”只能步其后尘,而不会为其增色的原因。 (选自 2019 年 12 月 2 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3 “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请简要作答。 (3 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魏晋书家大多洒脱超然,书风追求自由随性,书作崇尚韵味、清逸流美。 B “二王”是魏晋书坛杰出代表,后世书家因种种局限难以超越他们。 C苏轼认为,只要融入主观情感,恪守严谨法度,就能写出佳作。 D选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分析】本文第段提出论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湖北省 部分 地区 中考 语文试卷 汇编 文学 文本 阅读 专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