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0 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 圣陶。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 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读后能使学生产生探究 的愿望,激起学生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事物的强烈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描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部分(第 1 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 三部分(第 35 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墙上爬的。这部分是本文的
2、重点,分 别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 墙与没触着墙时的两种变化。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表达细致、准确而又生动。文中配有两幅插图,构思巧妙,从面 到点进行描绘。顶端的插图横贯两个页面,爬山虎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的画面映入眼 帘,能让人感受到爬山虎生机勃勃的样子。下面的插图是爬山虎的脚的局部特写,能清楚地 看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生长位置。两幅图都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1 通过自主认读、 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均、 柄”等生字, 掌握多音字“曲”, 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学会书写“虎、操”等生字和“爬山虎、操场、嫩红
3、”等词 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舒服、均匀、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爬山虎叶子的可爱,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 课文的叙述顺序。 3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 白的,培养学生细致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1字词教学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文 中画出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揣摩
4、意思。“均、柄、 萎”是既要会认,又要会写的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柄”字可以让学 生读准字音,再联系语境通过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字义,“柄”是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 连着的部分,文中指爬山虎的叶和茎相连的部分。再如,“曲”是一个多音字,教师不必急 于强调“曲”字在此处的读音,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的读音与它的字义密切相关。可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发现文中的“曲”是与“直”相对的,是“弯曲”的意思,应读 q。教 学生字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虎、操、嫩、叠、隙、茎、柄、萎”时,可以结合 图片和实物;教学“操、占、顺、瞧”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教学“操、占、均、茎” 时,
5、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字形结构、笔顺规则和笔画变化。 词语理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其中,“舒服、瞧不 起、牢固、休想”还可以运用动作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等方式来理解。 2阅读教学 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以朗读体会为主,通过自读和讨论了 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上墙的部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 学难点。教学时,建议以默读体会为主,以直观手段运用为辅。 如果条件允许,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 讲授本课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 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一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
6、研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 是怎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然后再学习其他段落,弄明白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与爬山 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关系; 二是按照课文的顺序, 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本课的重点段落,即描写爬山虎脚的部分,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懂,并充 分交流阅读收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理解: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 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得是否准确;同桌互相 看看画的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观察爬山虎, 对照课文内容,了解
7、爬山虎脚的样子。 3表达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观察日记。本课就是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的一篇优秀范文。选编这 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认真观察事 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配合本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学习作者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 顺序地写下来,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因此,课后布置了小练笔,还 以“资料袋”的形式提供了两种观察记录的方法。课后,可让学生仿照本文的观察方法,观 察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1了解作家作品,搜集与爬山虎有关的图文资料。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朗读过程中,画出本课的
8、生字词,借助 字典掌握字音字义,抄写生字并组词。 3把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语句圈画出来。 4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会认“均、柄”等生字,会写“虎、操”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曲”,理解字义,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感受爬山虎叶子的可爱。 板块一 图话导入,激趣揭题 1课件出示爬山虎图片。 2谈话导入:同学们认识这种植物吗?(学生答:爬山虎)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 有什么特点吗?(指名学生回答)爬山虎, 是一株软软的藤, 可它不用搭架子, 也能往高处爬, 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它有
9、脚)那么,爬山虎的脚是什 么样的呢?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叙述顺序,过渡: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爬山虎?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操”是平舌音,“占、顺”是翘舌音;
10、“嫩”是前鼻音,“茎、柄”是后鼻音。“弯 曲”的“曲”在文中读一声,不要读成三声。“蜗”读 w,不要读成 w;“隙”读 x ,不 要读成 x;“瞧”读 qi o,不要读成 jio;“固”读 g ,不要读成 g。 3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 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的规范、 正确。 “占、茎、萎”是上下结构,“占”上宽下窄,“茎、萎”上窄下宽。 “叠”是上中下结构,上部小而紧凑、中间宽,下部底横长。 “虎”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第二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第四笔竖撇拉 长,包住里面部分。 “嫩”是左中右结构,三部分窄长且紧凑,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 “操、均、隙、
11、柄、瞧”是左右结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尤其注意“瞧”不要写成上 下结构。 “隙”的第三画是短竖,可与第十画的竖钩对比记忆。 “嫩”第十画是点,不要写成撇。 “固”是全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笔顺,要写完里面再封口。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爬山虎 操场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 痕 迹 瞧不起 牢固 休想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词语中的多音字。 板块三 图文结合,引出“观察” 1指名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 虎的什么? 2学生回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10 爬山虎 教案 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