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5 古人谈读书古人谈读书 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第一则选自论语 ,是孔子关于学习的六句话。第一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 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二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 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 对待读书要不知疲倦。第四句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总结出好古、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 验。第五句是说学习好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害怕丢失,指出做学问要不断 地追求探索。第六句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指出思考是要以学习和实践作为基础的,如 果没有学习和实践就去思考,只
2、是徒劳无益。 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 “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 犹新。 课文配有一幅古人席地而坐、手执竹简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1 通过自主认读、 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耻、 识”等生字, 掌握多音字“识”; 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正确书写“耻、诲”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学难点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1生字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 提出识字要求: 借助字典和拼音,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画出生字词, 并借助注释、 工具书理解字义。 生字教学时, 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教学“诵”时, 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教学“诲、 谓”时, 可以采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耻、岂”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帮助识记,如“羞耻、耻笑”“岂有此理”;“矣”是文 言文中常用的助词,相当于“了”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借助文中拼音读准字音。 生字书写教学时,简单的字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写,容易写错的字和难写的字要有针对 性地指导,可以
4、引导学生按照结构特点进行分类,观察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则,如“诲、谓、 诵”这 3 个左右结构的字, 在书写的时候都要注意左窄右宽。 “岂”字要注意下面是“己”, 最后一笔的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写长。 2课文朗诵 本文是文言文,较之现代文在朗读上稍有难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句 子的断句。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先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再读文言文,相互交流读法,注意 断句。遇到不好读的句子,教师可以范读,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样断句的理由。要 通过个人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集体诵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通,能正确停顿,读出一 定的节奏。 3理解文意 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
5、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出每句话 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鼓励学生结合注释或上下文先猜一猜,再和同学、老师 交流。如,“默而知之”的“默”,可以借助上下文,用组词的方式猜词义,结合整句话的 大意, 可理解为“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 “余尝谓”的“尝”、 “心到最急”的“急” 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和现代汉语的常用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在比较、发现、交流的过程 中正确理解词义。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可采用多种方法, 如, 教师说大意、 学生读背对应的文言文,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强记忆,达到熟读成诵。 4分享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方法 教学完两则文言文后,可以结合课后练习
6、第三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一谈 学习本课的收获和启发。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两则文言文所提到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引 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思考古人的读书态度或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1收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会认“耻、识”等生字,会写“耻、诲”等生字,掌握多音字“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则文言文。 板块一 交流分享,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到
7、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 基 2谈话引入: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扩展人生的宽度。古人云:流水之声可 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 话。人的一生如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实在是一件快乐无比且受益无穷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古人谈读书 ,看看孔子、朱熹对读书有怎样的见解。 板块二 初读课
8、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耻、识”为翘舌音,“诵”为平舌音,“恒”为后鼻音。 4引导学生迁移思考,联系形近字对比记忆。 诲(教诲)悔(后悔)海(大海) 谓(称谓)渭(渭水)猬(刺猬) 5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6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耻”左右紧凑,左边“耳”的第六画变提,稍
9、短;右边的短竖在竖中线位置。 “诲”右边“每”的横折钩略倾斜。 “谓”右边略高,“月”撇画变竖。 “诵”右下“用”的首笔变竖。 “岂”上面的“山”略扁;下面是“己”不是“已”或“巳”。 7齐读课文。 8教师范读第一则文言文,学生跟读,并画出断句的分隔符。 9课件出示断句,学生修改订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10齐读第一则文言文,读准音,断好句。 板块三 品读释疑,学习经典 1了解论
10、语及孔子。 (1)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 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 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 中庸 孟子并称为“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 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后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之一。 2学生自读第一则文言文,借助注释,同桌讨论六句话的意思。 3依次指名学生翻译六句话,教师逐句指
11、导并明确。 句段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词句理解。 (前四个)知:知道。为:就是。(第五个)知:同“智”,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引导学生明确:这句话中有五个“知”字,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是 “智慧”的意思。这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待学习的态度,同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 认为,无论对待学习还是其他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自欺 欺人。 (3)明确出处。 论语 为政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句段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词句理解。 敏:聪敏。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5 古人 读书 教案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