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1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本课包括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两首古诗和长相思这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 细致的描写,有雨后的山居秋景,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这些风 景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山居秋暝 是一首五言律诗, 描绘了初秋薄暮、 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首联中的“新” 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晚来秋”,呼应了诗题,表 现出山居秋暝独有的特色。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图画,两句一静一 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颈联描写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洗衣女归来,由“莲 动”可知渔舟顺流而下,用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
2、的场景,衬托出月夜 山村的清幽宁静。 尾联两句, 由写景转为抒情: 由于山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 令人流连忘返, 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 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闻,用动景衬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运用反复的修辞 方法, 上阕重复使用“一程”, 突出路途的曲折漫长, 写出了行军的艰辛; 下阕叠用“一更”, 突出塞外狂风卷地,铺天暴雪的情景,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首古诗词均配有插图。第
3、一幅插图上有远山、流水、竹林、三两人家,描绘了一幅山 居秋暝图。第二幅图中,诗人独坐江边渔船上,枫叶静静飘落。第三幅图,在连绵起伏的群 山中,大雪漫天飞舞,军旗随风飘动,无数顶帐篷透出昏黄的灯光。三幅插图均营造了和诗 词相对应的意境,便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诗词意。 1 通过自主认读、 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榆、 畔”等生字, 通过结合具体语境、 组词等方法掌握多音字“更”,通过观察比较、熟字相加、自主练习等方式会写“孙、泊” 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 3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诗词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借助注释,理解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 2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诗词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字词教学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课文中的这几个生字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但是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还是需要对易错的字进行强调。如“榆”,可以和与其形近的“愉”进行对比识 记。“畔”为形声字,容易读错,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或运用释义法进行辨别。对于多音 字“更”,可根据语境、利用组词法帮助学生区别识记字音。学习“聒”时,可根据生字构 成部件引导学生猜测字义,进而识记字形。 对生字的书写进行指导时,要强调不要丢掉“榆”字
5、右边“人”下面的短横;“畔”字 的右边“半”中间不要多加一横;“愁”要写得上大下小;“寺”要写得上宽下窄,“土” 的竖和“寸”的竖钩要错开,不要对齐写。 2理解运用 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在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 注释和插图理解诗词的意思,针对不易理解的语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可采用多 种方式引导和点拨。 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落实 课后第二题。如, 山居秋暝的颔联和颈联,可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仿佛看到皎洁的 月光洒落在松林里”,感受诗人的静态描写;通过描绘出“仿佛听到泉水潺潺的流淌声,浣 女的欢笑声,
6、仿佛看到渔舟顺流而下时莲叶晃动的景象”,让学生感受“清泉石上流”“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描写,进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及归隐 山林的心愿。 3朗读教学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词画面,体会诗词意境。建议用相对舒 缓的节奏朗读静态描写,用相对明快的节奏朗读动态描写。如读长相思一词的上阕时, 可通过想象行军队伍的壮观, 征途中的艰辛, 指导学生缓慢而深情地读出“山一程, 水一程” 和“夜深千帐灯”的感觉。学习下阕时,可将关外风雪交加与故园宁静美好的夜景图进行对 比,想象与家人相处的温馨与美好,低沉而悲伤地读出词人的思乡柔情。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搜
7、集作者的相关信息和写作背景。 2结合拼音和注释预习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弄懂诗词句的意思。 3多媒体课件。 3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学习山居秋暝一诗,会写“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山居秋暝 。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孕育了诸多 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提前查阅关于王维的资料了,哪位同学 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居秋暝 ,去
8、感受他的“诗中有画”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诗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对学生读错的字音进行纠正,并警示“浣”的字音。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并用笔在文中划出停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5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孙”,指导书写。 6结合注释,理解诗题含义。(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并总结) 7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诗句进行翻译,并说说诗人看到的景色具体是怎样的。(教 师可适当补充注解) 喧:喧哗。 春芳:春天的花草。 8全班交流、
9、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总结。课件呈现诗句译文,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 直观理解诗句。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凉爽的)夜晚降临使人感到秋天已经来临。 皎洁的月光从松枝间洒下,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深处传来洗衣归来的女子们的笑语喧哗声,莲叶纷披是渔船顺流而下了。 任凭春日的芳菲消歇,我在这样的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板块三 精读课文,体会意境 1过渡: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通过解读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秋 季日落时分山中雨后图,那这幅画中有哪些画面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诗 中寻找答案吧。 2课件出示首联,引导学生赏析首联。 句段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0、。 (1)学生齐读,说说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指名回答,学生补充) (2)分析“空山新雨后”一句。 “空山”是什么意思?有何妙处?(指名回答,教师指导) 表明山的空旷、寂静,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请学生说说“新雨”的含义并总结从“空山新雨后”得到的信息。 总结此句与题目的关系:照应题目中的“山居”。 (3)分析“天气晚来秋”一句。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此句与题目的关系:照应“秋暝”。 (4)小结:首联出笔自然,总写了山中秋季傍晚雨后的特定环境,笼罩全篇。那这山中秋 季傍晚雨后的晚景具体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下文寻找答案。 3课件出示颔联和颈联。 句段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请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联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指名回 答,教师引导) 雨后的明月,高悬碧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在地上;清泉从山石上潺潺流过,映着 月光,清澈,闪亮。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浣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莲叶轻轻地摇动,原来是渔 舟顺流而下。 (2)学生找出这两联诗句描绘的景物有哪些。 明月 松林 清泉 岩石 竹林 浣女 莲叶 渔舟 (3)请学生判断哪句是静态描写,哪句是动态描写。(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静态描写:明月松间照。 动态描写: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同桌间讨论:颔联中的“明月、松、清泉”有
12、什么作用?(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 “明月、松、清泉”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体现诗人高洁的追求。同时,淙淙流淌的 清泉更加衬托出山中的宁静。 分组合作,探究“喧”“动”的妙处。(推荐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导) 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渔舟”,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深处,“渔 舟”被莲叶遮蔽。所以在听到竹林深处的喧嚣后才知道“浣女”归来,看到莲叶纷披,才知 道“渔舟”驶来。“喧”“动”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同时带有生活气息,让整个山林生机盎 然。不仅没有破坏山林幽静的气氛,反而相映成趣,将山林衬托得更加幽静了。 4课件出示尾联。 句段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思考尾联抒发了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1 古诗词 教案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