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好的故事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5课 好的故事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课 好的故事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5 好的故事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这是鲁迅先生于 1925 年创作的一首描 写梦境的散文诗。描绘了“昏沉的夜”里作者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 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课文用“现实梦境现实”的回环描写给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画卷。可以 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 13 自然段, 写 “我” 在 “昏沉的夜” 闭目养神的情状, 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第二部分是第 48 自然段,写 “我” 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 的故事”,水乡各种奇妙的景物以及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现开来 ;第三部分是 第 912 自然段,
2、写 “我” 骤然惊醒回到现实中,梦境中 “好的故事” 消失了,重新回 到 “昏沉的夜” 。 课文首先从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浙江绍兴记忆中“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山 阴道上的景物写起,然后描绘梦境中的“好的故事”,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作者通 过对梦境“美好的事”的描绘,反应了美好的梦想和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在希望和失望 的矛盾之中,作者想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强烈愿望。全文 情景交融,在“美丽的梦境”与“昏暗的夜”,虚幻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中,去感悟作者独语 式的抒情散文形式,去领略诗性的想象和升华,在文字中去感悟作者深沉的期盼和美好的理 想,从而了解人物的精
3、神品质。 教学时,要着眼于“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查阅字典、词典、古 典文集、关注课文注释对一些含义深刻、意思难懂的词句加以理解,还要通过网络、图书读 物、文献等资料对野草这本散文诗集进行大致的了解。同时,要关注散文诗在篇章结构 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篇章结构上,课文采用“横式结构”,把一些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场 景并列起来安排,在“形散而神不散”中于细微处展现作品的主题;语言表达上,采用诗化 的语言,如“一天云锦”“万颗奔星”“瘦削的一丈红”“缕缕的胭脂水”“虹霓色的碎 影”“澄碧的小河”“闪烁的月光”等等,色彩艳丽意境优美,诗化的语言让人感受到诗歌 的美好。 全文声调节奏和谐
4、, 读来朗朗上口, 让人“如在画中游”。 还运用了象征手法, “昏 沉的夜”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象征当时的黑暗社会, 第二次象征着作者的苦闷与孤独。 “好的故事”是作者追忆儿时故乡的“回乡”主题,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许多儿时的事情,通 过对梦境的描写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在“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的鲜明对比中, 作者对未来和理想的期待与憧憬更显的珍贵。 1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搁、综”等生字,正确读写“预告、烟雾”等词 语,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读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写对比和象征的写作手法,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典雅和
5、有趣。 4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品读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学习对比和象征的写作手法,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典雅和有趣。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 提出识字要求: 借助字典和拼音,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 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搁、综、瞬”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左形右声的特点进行归 类识记, “萍、 藻”等字也是形声字, 可以通过上形下声的特点来帮助记忆; 教学多音字“削” 时,可以
6、借助句子来理解记忆。 生字书写教学时,“萍、藻”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凝”是三点水,不是 两点水。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词语理解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的方法。 其中, “烟雾、 浮萍、水藻”可以结合图示法进行理解,“凝视、退缩”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进行理解。 2阅读教学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典雅、有趣”的梦,体会作 者从现实到梦境, 再回到现实的情感的变化。 从文章的回环结构中入景入情, 结合课后的“阅 读链接”来理解课文内容, 在阅读中品味文字的语言魅力, 理解课文中重难句子的深刻含义。 从而体会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感
7、受他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 3表达运用 学习对比和象征的写作手法。通过现实和梦境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梦境中的景物的意 蕴,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追求;初步了解象征的含义,了解“昏沉的夜”的象征意义。引导 学生将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从学过向学会过渡。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搜集野草的相关文章和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难字词。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好的故事”是指的什么。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会写“搁、综”等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运用“预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明确“好的故事”就是一
8、个“美丽、典雅、有趣”的梦。 板块一 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一组老照片,播放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去领略鲁迅先生笔下的美丽风景: 一条老街,老街上有家历史悠久的小酒店和一间名叫“跨湖”的书院,有一座吸引游人拍照 的老房子。老街的出口是一座桥,站在桥上眺望,可以望见远处的亭子,传说在亭子上可以 望见远处的大海 2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鲁迅先生走过的山阴道上的美丽风景。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山阴道,去感受一下鲁迅先生当年在这条道上看到的美丽风景。你们 在课前搜集了相关的景色介绍和与野草这本散文诗集有关的资料,有谁愿意跟大家分享 一下呢? 野草是鲁迅先生写的一本散文诗集,收录
9、了散文诗 23 篇。这部诗集真实地反映了作 者孤独、寂寞、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 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集以独 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深化了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目是秋夜 风 筝 雪 好的故事 。 3过渡:1925 年的某天晚上,鲁迅先生在“昏沉的夜”中又看到了美的风景,见到了 “好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去看看山阴道上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又是怎 样一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又有怎样的特点呢。(板书课题:好的故事。课件同步出示课 题和作者) 4介绍鲁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10、 见少年闰土一文的“作家作品”。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顺课文, 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暂时跳过。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读得是否流利、有感情。 “综、藻”是平舌音,“澄、瞬、骤、掷”是翘舌音,“萍、漾、凝”是后鼻音,“焰” 是前鼻音。“搁”读 g,不能读为 k。“削”读 xu,不读 xio。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这句话中的“倒影”读作“d o yng”, 不读“do yng”。 “茅屋,狗,塔,村
11、女,云,也都浮动着。”这句话中要注意停顿,省略号的停 顿时间稍久一点。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一句要读出话已尽、音未了之 感。 3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 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的正确, “漾” 的右下部是“永”,不是“水”;“焰”的右下部是“臼”,上面不封口;“陡”的右边是 “走”,不要写成“歨”。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预告 烟雾 昏沉 错综 澄碧 荡漾 解散 退缩 瘦削 浮动 瞬间 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边读边思考:“好的故事
12、”实际上指的是什 么? 膝髁(x k):骨头上的突起,指膝盖。 皱蹙(zh u c ):皱缩。 瘦削(sh u xu):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参差(cn c):不整齐。 澄碧(ch ng b ):清而明净。 7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好的故事”实际上指的是鲁迅先生的一个美好的梦境,因为作者在文中说“这故事很 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 板块三 再读课文,明确结构 1通读课文,研读故事。 (1)通读课文,想一想, 好的故事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相机点拨提示。 文章写得很美很细腻,写了乌桕、野花的迷人。 这是一篇很轻松休闲的文章。 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5课 好的故事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25 故事 教案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