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1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9 9 课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 是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 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进步打开了 闸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 爆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萍浏醴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叙述武昌起义的经过,理解辛亥革命的历 史意义;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和搜集资
2、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 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和不断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 上一位伟大
3、的人物, 被尊称为 “国父” 。 孙中山是为缔造中华民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 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他的最大功绩和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伟大的革命, 这场革 命结束了一个旧时代,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革命就是辛亥革命。 (二)教师引领,探究新课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列表归纳武装起义的史实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 1906 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 1907 年夏 徐锡麟 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 1907 年 孙中山、黄兴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黄花山岗起义 1910 年 黄兴等人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1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