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2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717 课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教学分析 课程目标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 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 1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 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
2、义会议。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长征剪纸的一组图片,配合十送红军的音乐导入,剪纸不仅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而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部精美的剪纸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一部雄浑壮丽的英雄史 诗长征,它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红军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17 课:中国 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战略战役和遵义会议 1.【探究】阅读教材第 8183 页“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的内容,回答问题。 问题 1 想一想: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如何呢? 红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探讨红 军被迫进行战
3、略转移的原因? 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 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教师:(展示材料) 时间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比例 第一次 (1930.111931.1) 10 万多 4 万多 约 2.51 第二次 (1931.31931.5) 20 万 3 万多 约 71 第三次 (1931.71931.9) 30 万 3 万多 约 101 第四次 (1933.21933.3) 30 多万 7 万多 约 41 想一想: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你认为在战争中起 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教师强调:战争的胜败,不
4、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2.老师讲述:长征初期,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损失惨重,血染十里 溪,人员只剩下三万多人。左倾领导人还想去湘西,而敌人已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 的防线。这时毛泽东同志,提议进军贵州,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 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 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 命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列表概况有关遵义会议的有关信息。 时间 1935 年 1 月,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
5、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 意义 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教师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 面的经验, 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2 17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