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
《最新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8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形的真实形状,能举例证明地球是人球体; 3.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学习, 使学生接受科学史教育,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方法】 活动、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
2、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 亮像明亮的圆盘。站在地球表面,我们却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积。我们居住的地球又是什 么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吧! 二、新课学习 活动:探索消失的图片 准备一张桌子、一把伞和一张图片; 两名同学在桌子旁站立。基中一名同学原地蹲下,负责观察,眼睛保持与桌面同高,另 一名同学将图片立在桌面上缓慢后移; 有什么现象?(始终看到图片的全身) 用张开的伞代替桌面再做一次实验。 有什么现象?(先看到图片上部,再看到图片中部,再然后是下部) 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现象不一样呢?(一次是平面的桌子,一次是曲面的伞) 根据上面的实验, 结合在海边眺望驶近
3、的帆船, 总是先看到桅顶, 再看到船身这一事实, 你能推测出什么?(大地不是平的,而是曲面的)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臆断-“盖天说” :他们想象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 臆断-“新盖天说” :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 推测-张衡的“浑天说” :宇宙像一个鸡蛋,天地都是圆球形的,地就像鸡蛋中的黄, 独居其中。 拓展延伸:浑天说 浑天说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宇宙学说。 由于古代汉族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 富的想象,来构想天体的构造。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 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
4、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 素地动说的先河。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 “天球” 上, 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 “天球” 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推测-亚里士多德的“月食说” :根据月食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拓展延伸:视频:月食的形成 证实-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拓展延伸: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在 1519 年 9 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 200 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 5 艘帆船从西班牙 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 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1521 年 3 月,船队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介入岛
5、上部族纠 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 1 艘帆船和 10 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 1522 年 9 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 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确证-卫星照片: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2.地球的形状 读图,你能用文字来描述地球的形状吗?(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拓展延伸:你知道吗?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 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 1.5 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 围绕太阳公转。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
6、统。46 亿 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其中 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活动:探索 你能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吗? 海边看船: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登高望远 :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 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 草原看马:草原上从远处奔腾的马群,先看到马头,后看到马腿 3.地球的大小 读图,你能用从这三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渴望能
7、看到地球家园的全貌,希望能借助某种物体来研究地球,于是 依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了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作用 活动:探索 地球仪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分别是怎么表示的?(不同的颜色、 符号和文字) 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北京、太平洋和珠穆朗玛峰 想一想地球仪上的网格线表示什么?有什么用处?(经纬网;航海、军事、航空) 总结地球仪的作用:认识地球的好帮手 3.地轴、两极 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球的旋转轴 -地轴 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 上端的交点代表北极, 下端的交点代表南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
8、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活动:实践 学习制作简易地球仪 制作材料: 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制作步骤: (1)如图,在乒乓球的正中用红笔画上一个最大的圆圈,作为赤道;在赤道两侧各钻 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2) 把铁丝弯成图中所示的形状, 注意铁丝是倾斜的, 弯曲的半圆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 把铁丝穿入乒乓球, 如图, 并把露在外面的铁丝弯成小圆圈, 以防止乒乓球脱落。 底座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更稳固。 三、课堂练习 1.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B) A哥伦布 B麦哲伦 C 魏格纳 D 郑和 2.准确确定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C) A麦哲伦
9、的环球航行 B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代人们 C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D外星人告诉我们 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 会出现如图中至所示的现象 图中所示这种现象反 映的地理事实是(B)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4.读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赤道半径是 6357 千米 B极半径是 6378 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D赤道直径约为 4 万千米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五、作业布置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 2.说一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举例说明地球是球体? 【板书设计】 地
10、球和地球仪(第 1 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仪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定义 地球的形状 作用 地球的大小 地轴、两极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分析经线、纬线各有什么特点; 3.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活动、观察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重点与难点】 1.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动手操作、活动。
11、 【课时安排】 3 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时事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7 月 8 日表示,目前已有 30 多个非洲国家支持中国在南 海问题上的立场。如果要了解南海的相关情况,我们要确定其准确位置。如何确定其在地球 表面的位置呢?我们通常通过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那么经纬网由什么组成?(经线和纬线)它们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 学习相关知识吧! 二、新课学习 拓展延伸:经纬线的来历 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 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 。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
12、,无论季节变换与 日照长短都很相仿。 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 这条线 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 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 46250 千米,他画了一张有 7 条经线和 6 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三)纬线和经线 视频:纬线和纬度 1.纬线和经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代表赤道。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连 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经线。 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活动:观察 形状:纬线是什么形状,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否一样?(圆;半圆) 长度:各条
13、纬线是否等长,各条经线是否等长?(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相等) 关系:各条纬线之间是什么关系,各条经线之间是什么关系?(平行;相交于南北极) 2.纬度和经度 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纬度和经度。 纬度 纬度从赤道开始量算,赤道是 0纬线,向南、向北各至 90,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 S 表示。由赤道向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阅读卡片: 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是世界最精确的赤道标志。 特殊纬线:北回归线是 23.5N、南回归线是 23.5S、北极圈是 66.5N、南极圈是 66.5S、赤道是
14、 0 经度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 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 W 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 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 E 表示。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逐渐 增大。 阅读卡片: 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 有一条宽十几厘米、 长十多米的铜线。 这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实际上,地球上并不是真的有一根地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真实存在的纬线和经线,这是 为了认识方便。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动画:南北半球 观察:说一说,南北半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有何特点?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15、海洋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块陆 地 活动:动手画一画 能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吗?你能画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吗? 4.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 从 20W 向西到 160E 是西半球。 动画:东西半球 活动:动手画一画 你能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 活动:读图 假设以0和180两条经线划分东、 西半球, 哪几个大洲的国家将被分在两个半球上? (欧洲、非洲) 拓展延伸:如何确定地球表面某点的东西半球位置? 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牢记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 圈。若已知点的经度是东
16、经,就与 160比,比 160小,则在东半球,比 160大,则在西半 球;若已知点的经度是西经,就与 20比,比 20小,则在东半球,比 20大,则在西半 球。 拓展延伸: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南北纬 30 60 低纬度:南北纬 0 30 三、课堂练习 1.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时区的分界线 C.划分经度的起始线 D.西一区的中央经线 2.有关赤道的说法错误的(A)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零度纬线 C.最长的一条纬线 D.是一个纬线圈 3.东经 180经线和西经 180经线(B) A是相邻的两条经线 B是同一
17、条经线 C两条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 D都位于西半球上 4.下列有关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 C. 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圈 D. 是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B. 经线都是半圆状 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经线共有 180 条 6.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 A西经 20和东经 160 B0经线和 180经线 C西经 160和东经 20 D北纬 90和南纬 90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纬线和经线、经度和纬度、半球的划分) 五、作业布置 1.什么是经线、纬线
18、、经度、纬度? 2.经线、纬线各有何特点? 3.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4.课本 12 页复习题 1。 【板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 (第 2 课时) (三)纬线和经线 纬线和经线 纬度和经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经纬网的作用; 2.会用经纬网解决实际问题; 3.五带的划分依据及名称、分界线、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实际问题解决等方法,了解本节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认识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
19、重点与难点】 1.会用经纬网解决实际问题; 2.五带的划分及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3 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航空母舰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飞在云端,它们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利用经纬 网来确定方向) 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内需要准备御寒的衣物, 有的地方却只需要准备凉爽的 衣服, 而有的地方则一年四季的衣物都要准备。 为什么各地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呢?因为他 们生活的温度带不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经纬网及地球上的五带的相关知识吧! 二、新课学习 (三)纬线和经线 1.经纬网 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0、 2.作用-定位 视频:经纬网定位 (1)经纬度位置 以北京为例,说明如何在经纬网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步骤一:找 0 找到 0纬线赤道和 0经线本初子午线 步骤二:确定字母 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 N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用字线 E 表示 步骤三:写出经纬度 正确写出经纬度,北京:40N,116E (2)方向位置 如何在经纬网上判断方向? 例:A 在 C 的_方向 方法: 第一步:让自己头向北极“趴”在第二个点上(如图,此题“趴”在第 B 点上) 第二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确定第一个点在你的什么方向。 (如图,A 在 B 的上,表示北;A 在 B 的左,表示西。因此
21、A 在 C 的西北方向) 解决实际问题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 M 及运动方向在经纬 网地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问题。 M 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 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四)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五个温度带 活动:读图 1.说出五个温度带名称(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说出温度带之间的分界线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是南北极圈) 【注意】热带没有南北之分,我们可以说热带的南半球部分,或热带的北半球部分 五带范围及气候特征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2、,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 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寒带: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 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 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 是南、 北回归线和南、 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 少, 但比寒带多; 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 夏季昼长夜短, 冬季昼短夜长, 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归纳:五带的比较 名
23、称 分界线 纬度范围 特点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N 23.5S 有阳光直射,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气候终年炎热 温 带 北温 带 北回归线和北极 圈之间 23.5N 66.5N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获得的 热量居中,四季变化明显 南温南回归线和南极23.5S 带 圈之间 66.5S 寒 带 北寒 带 北极圈以内 66.5N90 N 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获得的 太阳光热最少,气候终年寒冷 南寒 带 南极圈以内 66.5S90 S 拓展延伸:为什么两极地区在极昼的时候终日有阳光照射,气候却还是那么寒冷呢? 当极昼现象发生时,虽然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很长,但是因为这时太阳高度很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图版 地理 年级 上全册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