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地球 教学设计
《2.1认识地球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认识地球 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地球的面貌 第一第一节节 认识地球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 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
2、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 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 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 需要多方 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一)讲授新课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
3、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的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 思考,大胆假设。 思考、回答、分析。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认识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 思考、回答、交流。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学会描述 重在描述地球大
4、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五)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讨论、交流、回答。 (六)了解地球仪 地球的真实形状由于很不规则, 在日常运用时往往比较麻烦, 因而人们常把它化简成为 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我们用的地球仪就是这样。 观察地球仪、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展开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地轴、两极。 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认识地球仪。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三、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人类对
5、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 多方考证的, 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 勇于探索, 用实践认识真理。 要勤思考, 常体验, 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 养成思考、 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球的形状是球体。 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对地球形状的证明。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认识地球仪 第二章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地球认识地球 第二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 2记住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
6、,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同时注意学生年龄 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 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水 平。 2通过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规律 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重点难点】 重点 1经度、纬度的划分。 2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含义。 难点 1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地球仪上的线分别叫什么?可以有多少条?如何识别它们?
7、观察地球仪, 看看他们是如 何区分的。 学生回答:经纬线可以有无数条,分别标注度数加以识别。 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师讲:区分各条经纬线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它们标度数,给纬线标度数叫纬度,给经 线标度数叫经度。 (一)经线和纬线 提问:请同学们分组,先看书,观察地球仪,然后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学生看书、填 表,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 经线 纬线 概 念 圆弧状况 长度 指示方向 教师演示动画、讲解:经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上都是不同的,比较二者的不同 利于我们更加明确它们的特征。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比较法。 设计意图:对经纬线的特征的学习,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学生活动
8、的 基础上,最后完成表格,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便于了解相近事物 的特征。既要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将知识内容融于其中。 (二)经度和纬度 提问: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哪条线?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所以被定为纬度的起点。 学生观察地球仪并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提出要求: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讨论纬度、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一会 儿请各小组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语言、图示等)描述。 参考问题: (1)以赤道为起点,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 (2)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3)纬度在地球仪上是怎样排列的?如何
9、区分度数相同的纬线? (4)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它们的纬度是多少? (5)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划分有什么关系?北纬是否全部在北半球,南纬是否全部在南 半球? (6)人们将哪一地区划分为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及高纬度地区? 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教师引导归纳填表,学生按文字叙述记录也可以) 承转:纬度的划分比较简单。经度的划分比较难,请同学们讨论完成经度划分、东西半 球划分的内容。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更仔细,总结归纳的更准确,更利于理解和掌握。 参考问题: (1)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2)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3)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说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认识地球 教学设计 2.1 认识 地球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4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