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综合知识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综合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综合知识(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 有主题类有主题类无主题类无主题类 总理论+评价 论点 1+解释+抄材料 分 论点 2+解释+抄材料 主观客观 主体家、校、社会 论点 3+解释+抄材料 总照应开头,总结强化 1.1.教育教育 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发展人的 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完善人的个性 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 狭义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
2、根据一定的 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 展活动。 2.2.教育学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 3.3.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产生了学校;教育和劳动相分离;具有阶 级性、等级性;具有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 象征性 4.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 过程。教育工作者应遵循顺序性进行施教,做到 循序渐进。 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 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
3、是 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 做准备。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有 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同一方面 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 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者要适时而 教,要抓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体现在生理 机体之间互补,也体现在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 间互补。教育工作者要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 自身优势。 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 在群体之间的差异,也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 能。 5.5.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 遗传。
4、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 的特点。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为人的身 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蓬生麻中,不扶则直,也 体现了遗传的影响。 环境。环境是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 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人的身心 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使遗传的可能变成现 实。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也体现了环境的 影响。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 人。 个人主观能动性。个人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人的 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应。是人身心发展 的内在动力,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出 淤泥而不染,则体现了主观能动性。 6.6.学校教育在人的
5、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 的活动。 学校有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教育。 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学生发展的各种影响因 素。 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7.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能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的规 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 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第 1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
6、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的功能。 8.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制约) 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手 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9.9.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决定) 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决定教育性质
7、。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 能 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完成青年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10.10.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影响)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 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具有传递、保存作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播、交流作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提升作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更新、
8、创造作用。 11.11.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科技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科技影响教育者的观念。 科技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教育对科技的反作用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12.12.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制约教育发展规模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教育对人口的反作用人口功能 教育减少人口数量。 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教育改善人口结构。有助于性别比例平衡;改 变人口年龄层;改变人口行业与职业结构;调节 人口地域
9、结构。 13.13.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 总要求。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我国教 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4.14.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 人。 15.15.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
10、重点的教育。 16.16.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 广义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 第 2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狭义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规 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处于国 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17.17. 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 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有自觉性、独 立性、创造性
1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潜能,有发展的需 要,和成人不同。 18.18. 学生的权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生的权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 参加教育教学权、 获得经济资助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受完法定年限教 育权。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 权、隐私权。 财产权。财产所有权、著作权。 19.19. 教师职业角色教师职业角色 传道者 授业解惑者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班集体的领导者 朋友 示范者 研究者 心理辅导者 20.20.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包括目的全面、对象 差异、任务多样。创造性包括因材施教、
12、教学方 法更新、教育机智。 连续性和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方式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群体性 21.21.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道德素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 作、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知识、文 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 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职业心理素养。高尚师德、健康人格、良好人 际、愉悦情感。 22.22. 教师的权利(教师法第七条)教师的权利(教师法第七条) 教育教学权。 科学研究权。也称学术自由权。 培训进修权 指导评价权 民主管理权 获取报酬权 23.23.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
13、用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能够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24.24. 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关系的内容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5.25.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核心)、教学相长、心理 相容 26.26.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教师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人格、 教师智慧。 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学校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等 27.27.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了解研究学生、树立正确学生观、
14、热爱 尊重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保护 学生合法权利; 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师生 矛盾; 发扬教育民主。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教师 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教育。 第 3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28.28. 课程课程 广义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 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 活动。 狭义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9.29.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5、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三维课程目标。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与时代的联系。 30.30.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 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特点是能动 性、独立性(灵魂)、有效性、相对性。 31.3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由 2-6 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 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 务。特点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设立小组目标, 实施小组评价和奖励,个人责任明确,均等成功 机会。 32.32.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
16、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使学生通 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是相对于 “接受学习”而言的,学习过程除被动接受知识 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实施 过程是问题计划研究解释反思。 33.33. 新课改的学生观新课改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独特性,与成人 存在巨大差异。 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身心发展规律, 巨大潜能, 处于发展过程中。 34.34. 新课改的教师观新课改的教师观 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教师角色 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社区型开放教
17、师。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行为 对待师生关系,尊重、赞赏 对待教学关系,帮助、引导 对待自我,反思 对待其他教育者,合作 35.35. 新课改的教学观新课改的教学观 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重结果轻过程,转向重结果更重过程 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6.36. 新课改的评价观新课改的评价观 评价内容综合化 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注发展过程 评价方式多样化 体现最新的评价发展趋势 评价标准分层化 37.37. 教学教学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38.38. 现阶段我国的教学任务现阶段我
18、国的教学任务 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才能 品德和审美 学生个性发展 39.39.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学规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0.40. 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发学习动机(首要环节) 第 4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19、) 领会知识(中心环节)。感知来源、理解教材 (中心) 巩固知识(必要环节)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41.41. 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巩固性原则 定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 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长久的保存在记忆 中。 教育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贯彻要求:理解材料;重视复习;在扩充、 改组和运用知识中巩固。 因材施教原则 定义: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性出发, 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 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教育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贯彻要求: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区别教学;采 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量力性原则 定义:教学
20、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 合学生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 有一定的难度。 教育规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贯彻要求:了解学生发展水平;考虑学生认 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 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教育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贯彻要求:按照教材系统教学;处理好重难 点教学、按学生认知能力进行教学,由易到 难;系统连贯又灵活多样。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定义:既要把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 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教育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确保教学的
21、科学性;发掘教材的 思想性;重视补充有价值资料;不断提高自 身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义: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 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 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育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书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 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 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直观性原则。 定义:学生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 象的描述,使学生对所学事物获得清晰表 象,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教育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选择合适的直观教具;直观教
22、具 演示要和言语讲解结合;重视言语直观;防 止运用不当或滥用。 启发性原则。 定义: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教育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主 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善于提 问;发扬教学民主 42.4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定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 知识的一种方法。 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讲读、讲评。 优缺点:短时间系统传授大量知识,但不利 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 运用要求:注意启发诱导、认真组织教学内 容、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 第 5 页 共 16 页 教
23、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定义: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 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 过问答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 旧知识。 方式:复习谈话、启发谈话 优缺点:有利于照顾每位学生,发展学生语 言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及时检验 教学效果。 运用要求: 准备问题和谈话计划、 善于提问、 启发诱导、总结归纳。 讨论法 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 进行探讨、 辩论, 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24、 优缺点:有利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 深知识理解。但是需要学生有基础和能力。 高年级运用较多。 运用要求:问题要有吸引力、善于启发引导 学生、做好讨论小结。 读书指导法 定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 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运用要求:目的要明确、教学生读书方法、 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心得。 演示法 定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 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 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运用要求:做好演示前准备、使学生明确演 示目的、讲究演示方法。 参观法 定义: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 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招聘 资格证 考试 主观题 整理 汇总 教育 综合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