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中国古代史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中国古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中国古代史(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高考历史核心知识完全归纳:中国古代史 知识归纳 1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为巩固周王室的统 治,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广建封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父系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 政治权力,维护王室统治的制度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保证王 权的稳定 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 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邦 国有同姓、异姓之分;周王与封国 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 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 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从而形成
2、“家国一 体”的社会形态 作用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 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 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 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 割据局面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 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关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其在政 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随着社会 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制度逐渐衰落 礼乐制度(知识点补充) :礼乐制度即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通过这些行为规范 区别尊卑、亲疏、贵贱等社会范畴,界定每
3、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周 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春秋中期之后,随着社会等 级的变动,礼乐制度逐渐瓦解。 知识延伸: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影响深远。分封制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分封制下形成 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小到衣食住行(出行车马、朝服、房 屋排列、食器种类等),大到国家祭祀、丧葬习俗、礼仪等。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 经分封制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长期存在。 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抵御了外族侵扰。分封制下,受封的贵族把先进地区的文明
4、带到封国 之中,与封国之内的其他民族相互交流与融合,客观上也起到了抵御外族侵扰、巩固统治的作用。 分封制影响深远。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消亡。但后世 许多封建王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例如西汉、西晋、明朝等,大多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宗法(族)观念对封建社会国家治理的影响 进入封建社会后,虽然宗法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宗法(族)观念却长期保存下来,对后世封建 国家的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自上而下的政治治理体系。 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 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
5、,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 b 从下往上看,秦代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传统。封建权力网络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里社、 保甲等最多是带有准行政机构色彩,主要还是依靠宗族组织来维护基层社会的安全、 组织和协调生产、 生活。 c 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观念与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结成一个整 体。封建统治者充分利用宗法(族)观念强化伦理、政治关系,使封建伦理纲常通过宗法(族)观念传递到社会基 层,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纽带。 拓展升华: 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a 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
6、治”的统治理念等。 b 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 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 c 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 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 制。 1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嬴政改称“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 2三公九卿制 官职设置: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
7、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副丞相,也是丞相助 手,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未任命,自掌军权)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 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3郡县制 实行原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 内容:地方上设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设郡守(行政) 、郡尉(军事) 、监御史(监察) 。 县:设县令(行政) 、县尉(军事和治安) 、县丞(司法) 。 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区别: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集权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8、,君主专权涉及到君权与相权的关系,从中国古代总体情况来看,在 中央集权方面,中央的权力在逐步增大,地方的自主性在削弱;在君主专权方面,君王的权力在逐步增大, 宰相权力在缩小。从秦朝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初承秦制,有所损益。 1加强中央权力的措施:汉初刘邦采取郡国并行制,即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 诸侯王于封地,企图依仗刘氏“天下一家”格局,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却造成地方尾大不掉之势。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剥夺了王国的实权,强化了中央权力。 2强化皇权的措施:武帝时期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决策班子,称为中
9、朝,实际为决策机关;以宰相为 首的外朝属于执行机关,通过中朝的设置,相权被进一步的削弱,君权得以进一步加强。 魏晋: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唐:三省六部制得以确立 内容: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前二者为 决策机构,后者为执行机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 部) 。 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体现了分权与制衡思想,也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注意: 此时相权虽大为削弱,但对皇权仍然有一定的制约。 宋朝 1强化君权的措施:设置二府与三司。中书门下为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同时设置副相参知政事以
10、分 割宰相行政权) ,枢密院为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 ,盐铁、户部、度支三司 为财政机构(长官为计相) ,相比唐朝而言宋朝君权进一步得以强化,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剥夺地方节度使实权;收精兵;设置转运使;派遣文官担任知州,设置通 判监督知州。 元朝 1行省制的设立 内容: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设置腹里为中书省管理, 设置宣政院负责佛教及藏区事务。 意义: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突出以犬牙交错为主导,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 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11、省制的开端。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补充知识点) :郡县(秦)州郡县(两汉)道州县(唐)路州县(两宋) 省路府州县(元)省府县(明)省道府县(清) 。 2一省二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管六部;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宣政院掌管佛教以及藏区。元朝 宰相权力较大,甚至威胁到了皇权。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过程:1380 年太祖废丞相,行政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 。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 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评价:内阁并非决策机构、法定机构,属于临时机构没有行政权,无法正式统帅六部,内阁首辅也不是法 定的最高
12、行政长官,内阁权力来源于皇权,阁臣升降等由皇帝决定,因此一般不存在内阁权力失控的问题, 内阁建立实际上加强的君主专制,此时社会兴衰更多的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时间和目的:清雍正年间出现,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基 本职能: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意义: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
13、 绝对君主专制, 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 难免出现失误; 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五选官制的演变五选官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 演变进程: 1. 世官制(夏商周)选官标准:血缘。 2. 军功授爵制(战国)选官标准:军功。 3察举制(两汉)选官标准:孝廉,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东汉后期,察举制逐渐败坏。 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选官标准:德、才、出身。该制度最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不久门 第家世成为了选官的主要依据,
14、导致社会阶层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5科举制(隋至清)选官标准:学识才能。评价: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现象,扩大了官吏的选拔 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以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 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但该制度在明清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步僵化,实际上禁锢了人们 的思想,是造成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的一个原因。 知识归纳 2: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及影响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及影响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变为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汉代之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
15、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的影响:1个体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其特点包括:自给自足、分散性、 脆弱性和落后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我国传统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2井田制度的瓦解;3精耕 细作得以出现。 我国古代重要的耕作农具和灌溉工具(补充知识点) 耕作农具:耦犁(汉代出现) ,曲辕犁(唐代出现,标志着我国耕作农具的成熟) 灌溉工具:翻车(曹魏) ,筒车(唐代) ,高转筒车(宋代) ,风力水车(明清)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性质:土地国有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特点:土地实际上归国王所有,国王将土地分赐给臣下,受田者不能买卖土地;贵族强迫庶民和奴隶 集体耕种,并
16、支配所有劳动产品。 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 应生产国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由此井田制逐步瓦解。战国时期的变法(如商鞅变法等)最终从法 律意义上废除了井田制。 2封建土地私有制 特点: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分类:君主私有制、地主私有制、自耕农私有制。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的影响:影响税收收入;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抑制土地兼并措施与目的 (1)措施:均田制的实施(北魏至唐前期)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
17、照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等。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但在土地私有的情况下,不 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时间 南移趋势 南移原因 春秋战国 南方得到开发 南方人口得到增长, 气候日益 适宜农业生产 魏晋南北朝 南北方经济差距缩小 北人南迁, 带去了劳动力和先 进的农业技术, 南方自然地理 条件优越 隋唐时期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 之后) 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大量北人 南迁;大运河开通 南宋时期 南移完成 北方战乱(北宋被金所灭) , 北宋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纺织 业发达,商业繁荣。 总结:南方经济重心的原因,
18、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 水平的提高,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影响: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海上对外贸易超越了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人口逐步超过北方;南方文 化发展超越北方;民族融合加强;政治中心东移。 四古代手工业四古代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出现) :由政府直接经营,生产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投放市场,对 工匠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传,清初废除“匠籍制”。此手工业形态 代表我国古代工艺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伴随着小农经济出现而形成,以纺织为主,是农户的副
19、业,产品 交纳赋税和供自己消费,剩余部分可以进入市场,但数量很少,此手工业形态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点。 3民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产品投入市场。明朝中期之后,在纺织等 领域规模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领域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补充知识点) 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产生时间与地点: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陶瓷业等部门出现。 目的: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 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劳动力成为了商品(机户出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历史 核心 知识 完全 归纳 中国 古代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