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2020年秋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2020年秋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2020年秋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5 5 课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教材分析】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 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 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 求真。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 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 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 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 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明确阶段 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 秦汉帝国、下启隋唐
2、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 6 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 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 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 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民族关系 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 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 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政
3、权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形成时空观念; (2)通过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区域开发的文献记载,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地图、史料研读等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脉络, 进一步形成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 (2)通过图示、动画、影视材料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学生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不同 阶段有明确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 (2)通过分析民族融合的发展因素和影响,认识到民族融合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意 义,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
4、者。 【教学重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2、民族融合的历程及因素 【教学难点】 1、江南经济开发 2、孝文帝改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统计了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排名前五十名。发现:魏蜀吴分别排名 38、34、44, 而此后的西晋、十六国全部在其中。这是一段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 【新课讲授】 一、梳理政权更迭 魏蜀吴 西晋 (短暂统一) 北方: 十六国 北朝 (220-280) (266 316) (304439)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二、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三国建立概况;并利用表格。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5、都城 魏 220 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 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 年 孙 建业(南京) 三国鼎立后各自社会的发展 魏:蜀:吴: 让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简单说说三国的结局。 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是魏,最弱的是蜀。 三国演义中曹操死后,魏国与蜀国的战争集 中体现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斗智斗勇的故事里。 空城计的故事: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 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 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空城计”的故事,不仅表现出诸葛亮的智高和胆大,也表现出
6、司马懿的多疑与谨慎和战略 决策,他决不轻举妄动,不轻易涉险,一门心思为了保存实力以便跟诸葛亮软磨硬抗到底。 正是这个保存实力软磨硬抗的司马懿的后代,最终在三国后期灭蜀,建立西晋,统一中 国。司马懿,是一位精明强干的政治家。逐渐掌握了魏国大权。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昭掌 握了大权,263 年,派兵讨伐蜀国,后主刘禅降魏,蜀国灭亡。 魏国皇帝曹髦感到司马昭的篡权野心,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数百 人攻司马昭,结果反被司马昭所杀。266 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立为皇 帝,建立晋朝,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西晋建立:266 年 司马炎 洛阳) 264 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暴君孙
7、皓即吴国皇帝之位,吴国众叛亲离。279 年冬,司马炎 兵分六路大举伐吴。280 年,孙皓自缚请降,吴国灭亡。西晋完成了统一。 (二)西晋的统治 材料一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材料二 (晋武)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 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杨)珧、 (杨)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 资治通鉴晋纪 材料三 针对西晋“唯钱是图”的现状,时人鲁褒作钱神论讽刺道: “失之则贫 弱,得之则富强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 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拨,怨仇
8、嫌恨非钱不解” 【问题探究】阅读课文,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西晋的统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导致 了什么后果? 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统治阶级 在政治上昏庸腐朽,唯钱是图;在生活上极为腐化,大地主、大贵族无不以豪华奢侈为荣。 西晋初期的这种社会现状为“八王之乱”的发生和西晋的短命而亡做了铺垫。 (三)八王之乱 1.西晋为什么会爆发八王之乱?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 王。西晋实行分封制使宗室诸王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的制度? 西周、西汉都实行分封诸王,一旦诸王
9、势力强大,就会威胁中央的统治。 2.简述“八王之乱” 。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他在位时, 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 3.八王之乱对西晋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在八王之乱中,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形成了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讨论: “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不久,西 晋被内迁的匈奴人所灭。为什么西晋的统治如此短暂?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教训? 原因:(1)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 “八王之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2020年秋部编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政权 更迭 民族 交融 教学 设计 2020 年秋部编人教版 中外 历史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