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表现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表现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表现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设计表现图设计表现图 教 材: (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 1) 文档内容:设计表现图 章 节: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第一节 设计表现图 课 时: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正等轴测图的绘制,能判断正等轴测图; (2) 能识读透视效果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轴测坐标的建立过程和正等轴测图的绘制过程,建立起更好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轴测图的绘制, 提高规范作图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作图习惯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 度。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判断正等轴测图。 三、教学难点
2、学习并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法。 五、设计思想 1. 课本分析 对于设计图样的识读与绘制,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要求:“能识读一 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设计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虽然 没有要求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但是“在技术活动中, 识读能力很重要, 有着广泛的用处”, 而识读机械加工图、 设计效果图等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和方位感, 三视图的识读 与绘制更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些感觉和能力恰恰是可以通过绘制正等轴测图来培养 和训练的。 其中第一节的第四部分是有关正等轴测图的内容,
3、只是简要的介绍了正等轴测图 的作用与绘制步骤。 篇幅虽然不大, 但是“学习并掌握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的学习目 标已经体现出了对正等轴测图的重视。 2. 设计理念 教师的理论为指导能够增加学习情趣, 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将非智 力因素转化为学习的有效资源, 对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有深远的教学意义。 本课设计遵循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力求从单调泛味的机械图线中解脱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 学。 3. 教学策略设计 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本节课中我精炼地讲解本课的内容, 多让 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节课以创
4、设情 景,引出课题,整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把主要精力和较多的时间放在学 生动手画图上,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画完一步就要下去巡 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良习惯。指导学生的目的在于作图规范的养成,如:要 用铅笔和格尺作图,要按所给尺寸准确绘制,要按合理的步骤作图等。 4. 学情分析 由于前面几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叙述性的,多为常识性的内容,需要理解的较少,学 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已不如前, 为了改变学生对本课程的已形成的印象, 在本章的教学中, 还应适当加入课堂练习和作业。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PPT、绘图工具 七、教学过程
5、引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立体图, 这种图有什么优点? 教师: 正等轴测图在工程制图中主要以投影图的辅助用图的形式出现, 也就是我们常说 得立体图。相对于投影图较为抽象的特点而言,它的表现较为直观,它能同时反映形体长、 宽、 高三个要素, 能迅速了解形体的外部形状或内部结构以及各组合体间的位置关系。 所以, 在很多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如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各类广告宣传单等。也是一种较为 重要的工程语言。 另外, 学好正等轴测图对于我们进行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 助。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新课教学: (一)正等轴测图 1轴测坐标系的形成 用正投影的方法,将一个
6、空间直角坐标系向一个平面投影,转动空间直角坐标系,会得 到不同的投影。对每一个投影,它都和直角坐标系存在相应的投影关系。当其投影成为,人 们事先规定的轴测坐标图形时,所得到的投影关系,就是我们以后要用到 的轴测投影规则。 2正等轴测坐标系 如右图所示,正等轴测坐标系是由相邻两个坐标轴夹角都等于 120 的三个坐标轴组成。左下方的坐标轴为轴,右下方的为轴,轴一般 都是让它竖直向上。三个坐标轴的交点 O 称为坐标原点。 教师:正等轴测坐标系怎么画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正等轴测坐标系的画法有两种: (1)在平面上用圆规画一个圆,把圆周分成 三等份,以圆心为原点画出三条坐标轴、,一般 O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表现 课时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