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届高考选考科目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1届高考选考科目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1届高考选考科目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高考浙江省高考浙江省 9 9 月联考语文月联考语文试卷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风穿过林树,鸟鸣于树巅;老妪
2、(o)的扫帚划过门前蜿蜒的小道,似 (s)利器刮过时间的扉页,却又无 痕;庭院荒草丛生,梁椽腐朽入泥,一切在宁静中往后退,退回原始。 B.今天我们以坚如磐 (pn)石的信心,坚轫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当 代中国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书写着亘 (gng)古未有的伟大征程。 C.在这场严峻考验中, 人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 (j)梁,看到了共克时坚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 (q) 与共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人民情怀,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D.嘉兴西塘的潋 (lin)滟波光,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温情婉约;衢州甘 (nin)八都的白墙黛瓦,诉说着千年 古镇的岁月沧桑;台州石
3、塘镇的渔家生活,勾勒出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山月随人归写的其实是人行而非月动。人在行走时,近处可见物换景移 ,而月亮离我们极远,它 与人的相对位置几乎无变化,因此我们看到月亮仿佛没有移动,一直在与人同行。这是最常见的月亮运 动 ,几乎人人都有过这种体验。甲古人还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宋吕本中)等,也是如此。 乙王安石诗中的月移花影 ,反映的则是月亮的周日视运动因地球自转而导致日月星辰的东升 西落运动。古诗词中关于 月亮运动的描写大都属于此类。丙例如风生云尽散,天阔月徐行 、 四更山 吐月.残夜水明楼以及斜月沉沉藏
4、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等,莫不如此。周日视运动速度较快,月亮 位置移动明显,容易被人们察觉。 速度较快,月亮位置移动明显,容易被人们察觉。 苏东坡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如果没有经过无微不至 的观察,断不可能写得出来。在此我们不去 计较当时的月亮是否的确在斗牛,也无须臆测 月之徘徊是不是舟楫浮动产生的错觉,以文论事,此句 描写的应是月亮相对星空背景的运动。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物换景移 B.关于 C.无微不至 D.臆测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5、) A.“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建成与开通,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成为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为全 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 B.中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大多是经典著作,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重读的习惯, 还要引领学生读完整本书, 让学生找到能陪伴终生的书。 C.高级技术专家刘盈嘉的修复团队运用数字技术, 对一批老动画片做了颗粒化的清晰度处理, 修复了褪色、 划痕,尽量保证细节的原汁原味。 D.据现场勘查监测显示,滑坡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有零星落石;堰塞湖已出现溢坝情况,存在溃堤风 险,对下游电站和场镇造成威胁。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6、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3 分) 群体冲动行为有时显得极为血腥残暴,有时又极为慷慨和壮烈。正因为如此,群体既可以成为遭人唾 弃的刽子手, 。也只有群体,才能义无反顾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惜血洒战场。群 体的这种易变性使他们难以统治,当公共权力落到他们手里时尤其如此。此外,群体虽然狂热渴望某种东 西, 。他们的思想不能持久,他们的愿望也同样。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 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 ; ,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行,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 蛊惑。 6.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
7、根据要求回答题目。(6 分) (1)为图 1 或图 2 拟标题。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 10 个字。(2 分)选择图 ,标题: (2)分别简要分析图 1、图 2 的创意。(4 分) 图 1: (2 分) 图 2: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业、畜牧业等生产发展过程中,长期观察天文、气象与农业生产生 活的智慧结晶, 被誉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
8、、秋分、 夏至、冬至,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及与水的凝聚物相关的有雨水、 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有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部分长江流城的特定地理气候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这个 纬度的地区才有四季分明的气象条件,并且这循环往复的自然天象、物候是可以被人重复观察并记录的; 中国人强调要不误农时,人们只有长期定居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才有可能不断地观察和积累与其生产、生 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来更好地指导生产,而华夏民族很早便进入了较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 (摘编自刘迎秋说说二十四节气 , 文史
9、知识) 材料二 当下,人们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淡薄是有原因的。中国长期以农立国,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农业生产 来认识和利用节气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这 些产业依赖更精细的时间制度,和季节、时令转变的关系相对疏离。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认为时间的变化是阴阳互相作用的结果,人在天地间要循 时而动,顺应阴阳变化,促成阴阳调和。因此,天象、物候、人事就被统一组织到一个严密的时间秩序中, 时间就被划分为依次出现的不同段落。每个段落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属性,成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 动的根本依据,要求人的活动和时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近代以来
10、,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逐 渐取代了中国传统宇宙观。 此外,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公元纪年代替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传统历法,成为官方历法。 (摘编自张勃二十四节气及其保护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虽有减弱,却始终在延续。无论清明的踏青、扫墓,还是冬至的团聚、 祭祀,都在提醒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宽广的世界。 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则是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过程,以顺应四季有序,万物有时。北京一些 医院开创性地推出三伏贴 三九贴 ,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这种长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发挥影响的特征
11、,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大都把非遗与濒 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这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即一种 传统文化究竟能否被看作 非遗 , 能否列入代表名录, 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联系; 最关键的, 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它必须是一种活着的遗产,与活着的人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摘编自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 , 参考消息 7.下列对材料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制度,它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 域的季节特征和鲜明的气象条件为基础而确立的。 B.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得
12、益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农业文明,更离不开人为的划分,它需要人们在长期 生产实践中观察和积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 C.二十四节气把时间的流转直接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关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随着现代社会城 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含义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遗产,虽随社会变迁影响力趋于减弱,但仍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并获得国际认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二十四节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对 时间精细度有更高的要求,节气与社
13、会逐渐走向疏离。 B.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蕴含在节气文化中,认为应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人们要依据节气而动,顺应阴阳 变化,这与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不同。 C.“三伏贴” “三九贴”的推出,说明我们在延续节气传统的基础上,也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再创造” , 以便让它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D.在评判二十四节气这类传统文化是否属于“非遗”时,不能将之与濒危性直接联系起来,而应关注它在 现实生活中的活态性,它必须回归日常生活和生产。 9.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4 分) (1)传统社会: (2)现代社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0
14、13 题。(20 分) 血脉之河的上游血脉之河的上游 李登建 河的上游在祖父那里,静默无声,我在下游远望背影。 新中国成立前祖父是个卖油郎。那时祖父正当壮年,个头高大,肩膀宽阔,脚底生风,如果在好路上, 挑着一百多斤油,他能让担子扇起来,一前一后两只笨重的油篓变成了宽大的翅膀,引得路旁干活的人朝 这边看。作为一个挑夫,祖父是好样的,但作为卖油郎,祖父却有天生的短板:他太要脸面,认为当小商 贩丢人。第一回串乡,他练叫卖,一路对着杏花河两岸的树丛练,对着青龙山的大青石练,很熟练了,可 是到了人家村里,舌头却像一块石头搁在嘴里,怎么也喊不出声。这样悄无声息地在街头站着,又溜到巷 尾,做贼似的。尤其怕
15、小媳妇们来买他的油,他平时见了俊女人都脸红。 后来,这个黑大汉就不腼腆了他的声音很高,像一声牛哞,据说他在村这头喊,村那头都听得见。 以我的经历,不好理解祖父怎么像换了一个人,这不是祖父的性格。只能这样想,都是给逼的,家里穷得 叮当响,老婆孩子在家张着嘴等着,脸面值多少钱? 祖父晚年时,我懂点事了,对他的生活习性有些注意,有一次,父亲从集上买回一小兜咸鸭蛋,我给 祖父送去两个。祖父馋这一口。自从叔叔患精神病,家境每况愈下,碗里很少见荤腥。祖父把鸭蛋拿在手 里,把玩一会儿,轻轻磕开,掏一个小孔,用筷子戳一下放在嘴里咂。这是他的吃法,这样吃,一个鸭蛋 四五天还没吃完! 祖父患梦游症 ,这是村人嚼得
16、稀烂的一个谈资,人们背着我们家人谈论祖父梦游,好像在说一头驴 被蒙住眼、在野外瞎撞,叽叽嘎嘎,又爆出哄然大笑。村人把笑话人,戏耍弱者当成一种娱乐。 我由此可以想见祖父的梦游鸡刚叫两遍,因为叔叔拖累如风雨中一只破船的这个家,愁得身 为艄公的祖父一觉醒来无法入睡。忽然想起傍晚收工路上看到的那摊牛粪不是忽然想起,是一个晚上 都惦记着披上衣服,背着粪筐出门,拱开夜幕的一角。路坑坑洼洼,祖父深一脚浅一脚,险些绊倒。 住在湾边的王邪子看见一个黑影就喊了两声。祖父是迷迷糊糊没听见,还是老想着那冒着热气的牛粪,总 之没搭腔。祖父找到牛粪,铲进筐,背回家,上床又睡了一觉才天明。第二天王邪子问祖父夜里做啥去了,
17、祖父琢磨到哪里弄钱给叔叔治病的心思正集中在一个点上,被问得张口结舌,于是新闻便从王邪子这 里向外扩散了 叔叔的病治好了复发,复发了又治。这可苦了祖父,他牵着叔叔到处寻医问药,心力交瘁加穷困 潦倒。草棚子里的木头卖光了,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可倒腾。这时,祖父瞅准一个差事割草。生产 队饲养棚门口贴出告示 ,为牲口征粮 ,一般青草一斤二分钱,嫩芦芽可按三分一斤收购。为了割嫩 芦芽,七十多岁的祖父跑十多里,出征芽庄湖。早晨披星戴月上路,中午在太阳底下(荒洼里连棵树都没有) 啃冷干粮,水葫芦不能补充淌干热汗的身体,半下午时口干舌燥,实在渴极了就扑向湖面,狠狠地灌一肚 子生水。傍晚,祖父满载而归,小山一样
18、的草捆把他压扁,只剩两条蹒跚的腿。他尽量把头埋在草下,从 人们怜悯的目光里走过(生产队里只有那些学生娃才去挣这份牛粮钱, 大人去挣被人瞧不起)。 短短的村街, 对这个很要脸面的老人来说是这么漫长,他的每一步都是沉重的,屈辱的。好歹后来他也麻木了,两边门 洞里传来的议论他已听不见。 河的上游始终蒙着一层尘土样的黯淡,我在下游却清晰见到金斑点点。 那一年,村里住进了工作组,那位工作组组长,人们都很崇拜他,都争相亲近他,路上见了他老远就 嘘寒问暖。有一天,他在小胡同里遇到了我祖父,两双眼睛对视,他等着我祖父跟他说话,可我祖父竟没 吭声;他很意外,再次把目光投过来,恰巧我祖父也抬头看他,然而我祖父仍然
19、不语,倒是他憋不住,主 动跟我祖父打了招呼这件事被当作一个笑话在村里传了好久。 我觉得这是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原先我很同情祖父,以为他自卑、软弱,以为他缩在自己孤寂、 昏黑的世界里,逃避一切,现在我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祖父,他多么了不起!内心多么强大才能让他沉 默不语,让他像老牛反刍一样,一下一下消化掉闷在心里的屈辱和愁苦,而把自己铸成一块铁!我对祖父刮 目相看了,我觉得我无法和祖父相比。 高考使我很偶然地走出小村来到城市,成了一个体面的城里人, 但是我身上脱不尽的泥土气味与城市的气味还不相融,尴尬、困厄、压抑、孤独,虽然还保留着祖父的一 些秉性,然而更多的是,有一点压力就叫苦连天,受一
20、点冤屈就哭诉不止,碰到一点磨难就唉声叹气;还 有,我学会了点头哈腰,学会了讨好、奉迎、唱赞歌 河的上游没有欢快的哗哗波涛声,但我在下游分明看见波澜壮阔。 大河上游的两面林木森森,下游水跑进了一条条斜出的沟渠,沟渠上也有些小花小草,但这里的风光 可与上游媲美吗? (摘编自人民文学2018 年第 1 期,有删改) 10.赏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 分) 11.结合文本内容,简析祖父的形象。(4 分) 12.文章由画横线的三句话串联起来,有人认为别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刻板生硬,请从结构角度加以分析。 (6 分) 13.根据全文,探究结尾段的深层意蕴。(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2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 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 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 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 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
22、其曲直,原始 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 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 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 ,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 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 可仇乎?仇天子之 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 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 ,盖其冤 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 触法,陷于
23、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 ,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巳。 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 : 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 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 国交仇之。 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 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 之道,复仇不除害。 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 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 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选自柳宗元集) 注阊:里巷的大门。刺谳(yn):审理判罪。推刃:往来相杀。 14.下列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21 高考 科目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文档标签
- 语文试题
- 2020年6月浙江省金衢十二校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1届
- 江西省二零二一届九年级第五次大联考
- 2021 届八省联考
- 山西省2021届九年级第五次大联考语文
- 八省联考高考
- 2020年9月浙江省语文新高考研究卷
- 2020-2021名校大联考语文山西高考
- 2020-2021名校大联考五语文山西高考
- 山西省2021届九年级第五次大联考语语文文
- 山西省2021届九年级第5次大联考语文
- 2020-2021学年西安五校联考语文
- 2020年9月浙江省语文新高考研究卷一
- 第五次历史大联考
- 江苏八省联考
- 2021百校联考语文山西
- 江西省二零二一届第五次大联考英语
- 百校联赢2021 年中考安徽名校大联考
- 浙江省新高考名校联考信息卷(四)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