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教案
《2020年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教案(6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走近细胞走近细胞 第 1 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细胞学说的内容与发展, 是生物 学的基础,同时作为第一课,内容比较简单,趣味性较强,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生 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认同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并列举实例 科学思维:能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科学探究:探究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责任: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生物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学说的内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生
2、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 由熊猫吃竹子引入讨论分析,让学生说明动植物都是有细胞组成的证据。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要求:快速阅读。找出相关知识点,划出来。基于 ppt 上的问题引导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重点讨论: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
3、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学说主要是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 19 世纪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为什么如此需要?说出你的理解。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使人们认识到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 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见课本 P2-P3,共三点,让学生齐声朗读。)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 所构成
4、。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 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通过老细胞分裂而来。 拓展知识:细胞学说的建立年份、创始人(施莱登和施旺)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屏幕展示熊猫的结构层次图,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1 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并回答。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问题 2 请说出生命系统中每个层次的概念。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说出每个层次的概念。 教师:同时用课件出示每个层次的名称,引
5、导学生说出对应位置以及概念。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植物没有系统) 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的结构。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 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种群的概念)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
6、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 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最小 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 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的是 A、虎克观察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 B、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并命名细胞 C、施莱登与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材分析教材
7、分析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本节内容 主要是高倍镜的使用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和练习。本节内容需要安排两 课时,第一课时,我们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回顾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高倍显 微镜的使用方法,图片展示各种细胞,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让学生对细胞结构统一 性和多样性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引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为后续 学习细胞显微结构打下基础。第二课时,主要是安排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使用高倍 镜观察永久装片及学生自制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后面的实验打下 基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知道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有
8、哪些。 科学思维:说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具体事例,并根据真核细胞与原 核细胞的比较,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科学探究:通过操作显微镜对比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证明细胞的统 一性,通过分析水华与赤潮的成因,以及采集发菜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培养 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理念。 社会责任:认同不同细胞有各自的作用,每个人同样有自己的特长与优势, 培养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真核 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高
9、倍显微镜的使用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导入: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1、请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共同的特点有哪些? (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 4 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心肌细胞、口腔上 皮细胞、植物细胞。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 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 (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 (时间和空间) 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 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
10、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 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一、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认识显微镜结构 2、操作步骤 高倍镜的使用:首先通过播放视频,让同学们对显微镜高倍镜操作有一个基 本了解,再通过不同的镜头特征分辨物镜目镜及其放大倍数。 显微镜操作四部曲:找、移、转、调。让学生填空完成 4 项基本操作的具体 操作方法,加深记忆。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 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_螺旋,只能用_螺旋来调节 (2) 换用高倍物镜后, 若视野太暗, 应先调节_或_使视野明亮, 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3) 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_,反之则应适当调_。
11、 3、 对成像规则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分析, 让学生分析检测视野中污渍位置的原理, 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课堂小结: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 镜 与 装 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 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1、2015 年 9 月 15 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 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 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 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 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12、A、 逆时针 B、 顺时针 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对比蓝细菌(常见类型)与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图像, 并根据图像学习两者的结构。 一、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胞 1、结合结构图进行学习 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常见的蓝细 菌有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发菜等。 含磷洗衣粉, 污水排放等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大量繁殖, 会引发水华和赤潮。 2、大肠杆菌 多数细菌为异养生
13、物,腐生或者寄生。有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等。 让学习画结构图加深理解记忆 3、原核生物的比较 首先两者都是没有细胞核结构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并且都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的结构,这是两者的相似性。而两者的区别在 于蓝细菌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但是细菌通常 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并且细菌具有鞭毛或者纤毛。 对比两者的相同点与差异后,对蓝细菌进行分类说明,并引导学生分析水华 及赤潮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方法,并对采集发菜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解读,培养 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 4、认识植物细胞,大肠杆菌,酵母菌,支原体的结构,并判断属于原核
14、生物还 是真核生物。 接下来对不常见的一些原核生物如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进行展示,让学 生进一步比较原核细胞之间的差别。 完成上述内容后,让学生回忆直接观察到的真核细胞结构,并与细菌进行对 比,说明两者间的异同。参考课本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此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填表、交流。完 成后进行展示。 二、细胞的统一性“五个”表现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D、原核细
15、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ARS 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植物细胞内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等物质或结构 D、蓝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一般为 110 m) 较大(一般为 2030 m)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仁,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和核 仁 细胞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 体等复杂的
16、细胞器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主要成 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DNA存 在 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主要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内 遗传物质 DNA DNA 举例 细菌、蓝细菌、放线菌、支 原体、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第二章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 1 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引言中就提出了关于生命的物质组成相关问题, 学生都能区分生 物与非生物,但是如何从理论层面阐述生物组成成分就变得更加重要。本节内容 通过从元素,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方面进行比较,
17、让学生可以更加明确生物界与 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后续再通过实验证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 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是生物体所必须的成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是从无机环境获取的,同一元素在生物界与 无机环境含量差异巨大。 科学思维:科学的选择实验材料,保证实验材料不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与检 测。 科学探究:探究碳为什么会成为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社会责任: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
18、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 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环境中,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 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组成?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地壳与细胞元素含量的差异 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 元 素 地壳 细胞 O 48.60 65.0 Si 26.30 极少 C 0.087 18.0 N 0.03 3.0 H 0.76 10.0 问题: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
19、自然界中都能找到,说明什么? 2、细胞中的各元素含量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大不相同,这说明什么? 结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 是生命特有的。但是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说明生命和非 生命的无机环境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格中的问题,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探究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作为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它可以构成不同的生物体。那么元素在 各种细胞中的含量是怎样的?(对比玉米与人体细胞元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 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含量对比表: 比较玉米细胞与人体细胞的元素及含量,谈论下列问题并进行展示: 1、玉
20、米细胞与人体细胞含量最多元素种类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 象? 2、一些含量较少的元素是否并不重要? 3、比较玉米与人体细胞元素种类与含量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结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 20 多种。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含量较多 的元素是:C、H、O、N 等四种。不同生物体的组成元素大体相同;不同生物体 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归纳得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H、O、N、P、S;大 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 Mo 补充说明:各种元素本身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干重与鲜重下元素含量的 差异与原因。 设计意
21、图: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明确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正确 理解碳是最基本元素。 探究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讨论:作为生命的细胞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 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如花生和大豆的应用中有很大的不同, 花生可用来榨油, 大豆常用来做豆腐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 (单质还是化合 态),参课本 P17 提供的表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 力。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关于松鼠和松树体内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最可能不正确的是 A、 含量相同 B、
22、种类相同 C、 具有统一性 D、 具有差异性 第 1 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课第二课时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实验内容: 一、导入多媒体导入一、导入多媒体导入 教师:演示几种生活中常见食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我 们知道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其中 : 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糖类) 细胞中含量仅比水少的重要化合物是_.(蛋白质) 动物体内具储能和保温作用的物质是_.(脂肪)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_.(淀粉) 学生回答 教师: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化合物我们是怎样才
23、能鉴 定和检测出来的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手检测这些化合物。 二、实验原理讲解二、实验原理讲解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无还原性)(有半缩 醛羟基)与斐林试 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苏丹溶液+脂肪 橘黄色 3、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4、区别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实验材料。今天的实 验材料有梨汁、马铃 薯汁、豆浆和花生种子。其中,我们 必须先对花生种
24、子进行切片,切片的方法 看老师演示。切 的种子片应当越薄越好。太厚的话,细胞都重叠在一起, 这 样用苏丹染料染色后观察到的脂肪颗粒不明显。 还有三个大烧杯里装的分别是梨汁、 马铃薯汁和豆浆, 杯壁上都已经贴了标签。 三、实验步骤三、实验步骤 让学生认真看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教师演示,演示步骤: 1、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取 1 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 2ml 待测的梨组织样液。 (2) 向试管内注入 1ml 刚配置的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 合均匀后再注入) 。 将这支试管放进盛有 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约 2min 分钟。 随时仔细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由蓝色变为(砖 红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与细胞 2020 年秋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 分子 细胞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