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课程标准简介 和本套教材编写思路简介,contents,目录,二上教材整体介绍,单元教材分析,学生活动手册简析,1,2,3,4,课程标准和本套教材编写思路简介,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强调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强调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式学习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思路,1.三个学段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课程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
2、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三个学段。 2.四大目标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与环境(Environment)(简称STSE),4大领域 8个要素 4个维度 3个关系 18个主要概念 75个学习内容 200多个学习目标 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科学知识学习目标的学段特征,低年级阶段:事实性知识,即对观察的物体和事件进行客观、确定的陈述,主要是用感觉器官观察世界时形成的感觉经验。学生的认知表现主要是记忆和判断。 中年级阶段:规律性知识,即将观察到的事物、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规律,形成概念。学生的认知
3、表现向推理方向发展。 高年级阶段:原理性知识,即通过观察和研究部分事件和情况,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用来解释其他相似的事物或情况。学生的认知表现向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释的方向发展。,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学段目标 (8个要素),教材整体结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双主线 结构,基于探究,学习探究,建构概念,科学探究活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工程,高年级 中年级 低年级,科学知识线,4大领域 18个主要概念 75个学习内容 200多个学习目标,科学探究线,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一上,一下,二上,二下,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
4、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三上,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五下,六上,六下,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8个要素3次循环,感知科学,认知科学,探索科学,教材的逻辑结构,Brocade模型,综合探究单元,准备单元,理念:初步体验,有备无患; 重点:针对“科学探究”要素的准备; 形式:活动体验、探究经历。(没有知识点,没有考核要求); 课时:1课时/学期,综合探究单元,理念:教材的主体; 重点:全面培养“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STSE” 等目标; 形式:通过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
5、中认识科学,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意识,实现教学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和认知过程的内在统一; 课时:约12课时/学期。,反思单元,理念:反思提升,提升经验。 重点:“对既有的经验和现实对象”进行回顾、反思、再认识。 形式:读+思+做 课时:1-2课时/学期,反思单元结构组成,(一)读:基于科学家故事或科学探索故事的“元认知”; (二)思:基于自身探索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三)做:科学探究方法的再运用或科学探究成果展示。,小结:大象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及主要特色,双主线 8个要素 3个循环 三种单元,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02,二上教材的能力主线目标,课标低段学段目标,课程标注的相关要求,关于“描述”,描述
6、是科学探究中“处理信息”这个要素中的一种方法。 客观事实和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经过对经验事实的科学整理和鉴定后获得的,关于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体现了客观事实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记述和判断。 描述是将客观事实转化成科学事实的基础方法。它直接影响到科学事实的真伪性。 描述的准确性又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只有做到认真细致有序的观察,才能做到准确、细致、有序的描述。,关于“比较”,比较是一种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事物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作出正确出判断或结论的基础方法。马克思称它为“理解现象的钥匙”。 比较的两个指向:
7、找相同和找差异。 比较需要一定的标准和范围。 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事物的多样性,比较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质的比较法和量的比较法,现象比较法和本质比较法,静态比较法和动态比较法,单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本册教材科学探究目标的落实途径,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提升相应的能力。 注重引领和反思,三种单元相辅相成,协同培养各种能力。,单元教材分析,03,准备单元 这是谁的脚,这是谁的脚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初步体验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尝试用语言描述信息,初步体验(通
8、过比较判断)得出简单的探究结论的过程。,准备单元教学活动框图,变幻的天气,二年级上册第一个综合探究单元,是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进行落实和强化训练的第一个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4.1-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14.1-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 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 讲述自己的观点。 STSE目标 知道人类是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单元组成,1变幻的天气,【教学目标】 1.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
9、现象。 2. 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感知用口头语言、符号、肢体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描述的方法。,1变幻的天气,情境导入:由学生感兴趣的出游活动导入,由此引发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从而展开对天气现象的探究。 描述: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天气现象。即用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是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也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重点。在本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天气的阳光、云量、人和动植物活动等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天气,并用口头语言进行规范、完整的描述。这既是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准确建立阴、晴、雨、雪、风等天气概念的过程。,游戏:“猜天气”。两人合作,一人用语言或动作描述一种
10、天气现象,另一人猜是什么天气。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让对方猜出天气,会努力通过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对不同的天气现象进行描述,这既是对上一环节学生建立概念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活动:认识天气符号。本活动的设计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记住天气符号,而是希望通过此活动了解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也可以用来描述天气现象。在活动中不是天气名称与符号连线,而是某一场景与天气符号对应,这实际上仍是对学生阴、晴、雨、雪、风概念的巩固应用。在开展此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出此场景下的天气名称,观察天气符号与天气名称的对应关系。,计划组织:是对情景引入的呼应,也是为组织学习天气的影响作准备。在这一
11、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出不同的准备物品。 阅读:其他天气现象,可以算是教材的一个拓展,简单几幅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到阴、晴、雨、雪、风只是几种最常天的天气现象,但天气现象绝不仅仅只有这几种。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利用这几幅图片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语言简单描述信息的能力”再加以培养、锻炼。,2天气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道并能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到天气的影响是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地来看。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流畅地描述天气的影响。,2天气的影响,观察: 通过旅游照片观察天气现象,知道画面也是描述天气现象的一种方式,能从画面中读懂天气现象。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搜
12、集一些和天气相关的照片,进行交流。旅游照片记录的信息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描述:观察完照片中的天气现象后,要注意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照片中的人或动植物的现象和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照片中哪些动植物和人的现象与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可以用上因为(天气),所以(人或动植物)的句式,帮助学生进行完整、流畅地语言描述。 事实证据:这个环节是通过更多的事例来强化认识天气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第三、四幅图片中呈现了同种天气下两个不同的场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同种天气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人或动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二年级学生能背诵不少谚语,但多是一知半解,教材将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耳熟能详
13、的谚语配上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所描述的天气及其影响。教学时要利用这一素材对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给予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拓展活动:辩论赛可以视课堂教学情况组织开展,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天气影响的认识有个提升。二年级的孩子还属于比较简单的单向思维,通过辩论可以培养他们辩证地看待天气的影响的态度和习惯,对于培养和建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有帮助的。,3. 天气大转盘,【教学目标】 能写出六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及人与动植物的活动变化。 在制作、游戏过程中体会合作、互相尊重、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彩色纸、铅笔、剪刀、尺子、图钉、橡皮擦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 大象 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94 PPT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