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9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克、千克、吨的认识 总第总第 1 1 课时课时 教学 设计 余朝友 执 教 余朝友 课 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 2 页内容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 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 1 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 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 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具 准备 1 22 分硬币、1 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任课教师
2、自主意见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 课前, 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 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 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 克、280 克、1 000 克、 2 公斤、1 千克、2 斤、1 斤、10 克、50 克、4 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 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 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 1 页图上的各种秤, 并作必要的补 充与说明。 二
3、、动手操作,认识克 1重 1 克) ,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 3 总第总第 2 2 课时课时 教学 设计 余朝友 执 教 余朝友 课 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 时 第 2 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 3 页内容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 1 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 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
4、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师 生 活 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 问一问, 谁比他重?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 1 克。 用手掂一掂 1 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2 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 2 分的硬币重 1 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1 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 三、课堂活动 1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2 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
5、100 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教 学 反 思 学 过 程 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30 千克、32 千克、40 千克、46 千克 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为了便于比较, 也为了记录简便, 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 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 (板书:认识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 1 千克 (1)出示一袋 500 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告诉学生 1 000 克就是 1 千克。 教师板书:1
6、000 克1 千克 千克用 kg 表示。1 kg1 000 g (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 1 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 1 千克? (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 2 分硬币,另一只手拿 1 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 说出自己的感受。 (4)讨论: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二)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1)称出 1 千克盐、3 千克大米、2 千克水果糖。 (也可以用作业本、数 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 (2)称 8 个苹果、3 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 一称。 学生交
7、流:你用什么工具称?怎样称的? (三)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 3 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 千克是 1 000 克,3 千克就是 3 000 克。3 kg=3 000 g(板 书) 这 3 个萝卜重 2 000 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两个式子:3 kg=3 000 g2 000 g2 kg,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的体重是 50 000 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50 000 克就是 50 千克,全班最重的是 48 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三、课堂活动 (1)对口令。 (2)填一填。 (3)分组活
8、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例如书包、椅子、桌子、学生) ,估计一下 有多重。 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 30 千克,小猫重 5 千克,大公鸡重 3 千克,母鸡重 2 千克,两只 小鸡分别重 500 克。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 33 千克, 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千克。它们怎样坐船? 教 学 反 思 总第总第 3 3 课时课时 教学 设计 余朝友 执 教 余朝友 课 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 时 第 3 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 4 页内容及第 5 页课堂活动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 1 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
9、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建立吨的概念。 教具 准备 1 21 桶水、等。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 谁愿意把你了解到 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 2 吨、4 吨 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 1 000 千克,另一辆小货车 车身上写着准载 1 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 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
10、 (板书: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1 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告诉大家,余朝友的 小学生大约重 25 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说一说对 25 千克的感受。 (2)请 4 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 4 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100 千克重不重? (3)请 40 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 把这 40 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 会怎样?1 000 千克重不重? (4)1 000 千克就是 1 吨。1 吨重不重? 板书:1 吨1 000 千克。 21 吨的认识 (1)出示重
11、20 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 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 1 吨? (3)出示重 50 千克的 1 袋米。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 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 ,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 1 吨? 3 启发学生举例:如大象约重 4 吨,大黄牛约重 1 吨,家中上月用水约 5 吨 教师举例: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 年消耗的食品量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 结论: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 1 吨1 000 千克。 (1)出示两辆
12、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 2 000 kg,另一辆车身上 写着 4 吨。 填一填:2 000 kg=()吨 4 吨=()kg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 000 千克是 1 吨, 2 000 千克就是 2 吨; 1 吨是 1 000 千克, 4 吨是 4 000 千克。 吨与千克的进率是 1 000。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 要去掉 3 个 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 3 个 0。 (2)判断。 (3)解决问题。 看图,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怎样思
13、考的? 学生 2: 都变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 5 吨5 000 kg, 5 000-2 000=3 000(kg)。 总结: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延伸(可用计算器) 一个鸡蛋大约重 50 克,如果 1 个人 1 天吃 1 个鸡蛋,多长时间能吃掉 1 吨鸡蛋? 教学 反思 总第总第 4 4 课时课时 教学 设计 余朝友 执 教 余朝友 课 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 时 第 4 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内容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
14、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 重点 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 难点 单位间的换算 教具 准备 挂图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选择单位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 板书:克千克吨 g、kg、T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较轻较重很重 (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 个梨重 180() 。 爸爸的体重是 67() 。 1 头河马大约重 1() 。 1 本连环画约重 216() 。 一辆大货
15、车运白菜 3() 。 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我拿起 50 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 了脸。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杯 250 克的牛奶、一个 55 千克的鸡蛋和一个 200 吨的苹果。不一会儿,早饭吃完了,我亲热地跟可爱的小狗告别,这 只小狗足足有 20 克重。我背起 3 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刚 到学校大门,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约 4 克的粮食的大货车正在食堂卸货呢! 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单位换算 1 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 1 000。 板书:克 1 000 千克 1 000 吨 26 页:
16、第 7 题) 4 000 g=()kg 9 kg=()g ()g=7 kg 6 吨=()kg 8 000 kg=()吨 ()kg=4 吨 学生独立作业,完成之后,请学生评讲,就 4 000 g=()kg,6 吨=()kg 这两 题追问单位间的进率及思考过程。 3、或 25 kg25 g 999 g1 kg 5 吨5 000 kg 4 800 kg48 吨 56 kg65 kg 7 kg7 000 g 2 吨1 999 kg 5 000 g5 吨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图及题目:有 5 000 克白糖,每 1 千克装 1 袋,可以装多少袋? (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的实际问
17、题,同桌相互解决。 (3)出示图看图,你从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总结: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算单位,统一单位。 (4)出示图及题目: 王叔叔家装修房子,这是他在一个建材市场购买材料的清单: 水泥河沙地砖红砖墙砖 2 吨 3 000 千克 1 100 千克 1 吨 900 千克 王叔叔租了两辆准载 4 吨的货车,可以怎样装货?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四、数学小调查 (1)到商店调查下面商品有多重。 一把挂面、一包奶粉、一袋味精、一袋洗衣粉 (2)查阅资料,调查下面的动物有多重。 一头牛、一头鲸、一只蜂鸟、一只鸵鸟 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并
18、自己交流。 教 学 反 思 第二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 能正确地口算 l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在本单元中,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 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笔算乘法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问题解 决”的教学,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 能够正确地口算 l00 以内的加减法, 但缺少 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而言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训练使学生厌烦,使学生对数学失 去兴趣。 因此适
19、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一位数 乘多位数,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 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允许学生用迁移、类推等方法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给他 们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过程。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20、、三位数的乘法。 学法指导 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允许学生用迁移、类推 等方法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给他们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 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 课时安排(共 18 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7 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6 课时 问题解决1 课时 整理与复习1 课时 练习七1 课时 单元测试2 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89 页的例 1、例 2. 课 型 计算课 第 1 课时 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新课尝试讨论交流小
21、结点拨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转化法、类推法。 教 学 过 程 及 师 生 活 动 批注与反思 一、引入 1、出示教材第 8 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在这个动物乐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2、提问:对于图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解答?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怎样列式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3)指名汇报。 3、揭示课题:今天
22、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 师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致(口算)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课件出示例 1)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 3 箱鸡蛋,每箱 20 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甲:20+20+20=60。 乙:203=60,想:3 个 20 的和,也就是 20+20+20=60。 丙:20 3=0,想:2 个十乘 3 是 6 个十,就是 6
23、0。 丁:203=60,想:因为 23=6(二三得六),所以 203=60(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 1 个 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摆摆,理解算法。 教师:你能根据算式的意义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口算方法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 选出代表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 果后,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 1 个 0。 教 学 过 程 及 师 生 活 动 2、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出示教材例 2)仔细看图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我们该怎样列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