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8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厘米、分米、米厘米、分米、米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认识厘米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 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 体会厘米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教 法】:法】:直观讲解、讲练结合 【学【学
2、 法】: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 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 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 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
3、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 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 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 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试量后交流。 (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 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4 根铅笔那么长; 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 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 6 拃。 教
4、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 结果会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 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 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 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 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 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 ;有小格;有数字 0、1、2、3、4;还有 cm 等。 (2)引导
5、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引导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 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 厘米记作 1cm。 教师说明:从“0”到“1”就是 1 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1 厘 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 1 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 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 长度。 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 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
6、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 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 1 厘米的 空间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 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三、动手操作 1、用直尺测量 (1)测量彩色纸条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测量,经历测量过程探究测量方法。然后在看 书中测量方法。 齐读: 把直尺的齐读: 把直尺的 0 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2)测量一段毛线的长度。
7、 问:毛线的长度怎样测量呢?生:把毛线拉直再量。 师:毛线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教学生画出线段,在测 量) (3)完成“试一试”的测量线段。 2、用直尺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让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画任意长的线段。教 师指导。 (2)按要求画线段。 指导学生画一条 5 厘米长的线段。并在线段下面标出长度单位。 师生总结画法:从直尺的师生总结画法:从直尺的 0 0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 厘米长。厘米长。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 1、2、3 题目。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尺子上的“厘米”就
8、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 厘米记作 1cm。 把直尺的 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从直尺的 0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长。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 米100 厘米”。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 。能以米、厘 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
9、生初步的空间感。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 认识长度单位“米”, 能以米、 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教【教 法】:法】:讲练结合、实物演示 【学【学 法】: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是个长度单位, 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 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 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讲授新课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
10、不错,老师这有一道 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1)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 12 厘米的刻 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 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 大家共同解决。 (2)学生提问题 (如 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 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米的认识、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 字母“m”来表示 (3)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
11、什么特点 (米尺的刻度都是以 10 厘 米为单位的) 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 1 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 1 米直 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 1 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 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 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 1 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 部位是 1 米,看看你的身高比 1 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 1 米,2 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 1 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 1 米长的
12、线段的上面画出 1 厘米 师:1 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 厘米、20 厘米、 30 厘米、100 厘米 (3)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 1 米里面是不是也有 100 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 1 米长的线段上,以 10 厘米为单位,分成 10 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板书:1 1 米米100100 厘米厘米 或或 1m=100cm1m=100cm (5)教师出示卷尺. 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
13、时,一定 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 尺子要拉直, 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 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 6( ) ,黑板长 2( ) 小明身高 124( ) ,课桌高 90( ) 2练一练的 1、3 题。 3.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米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 量后进行汇报,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米的认识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1 米100 厘米 或 1m=100cm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
14、名称:课题名称:分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 1 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 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 1 米=10 分米,1 米=10 分米=100 厘米。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 初步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 的经验。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 1 米=10 分米,1 米=10 分米=100 厘米。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5、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初步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教 法】:法】: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学【学 法】: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回忆、展示 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 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尝试探究 1、认识分米。 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1)观察直尺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新知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感 知分米、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 1
16、米,1 根长 1 厘米) :现在老师要 考考你们的眼力,比一比,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绳子大约有多长? 你们的眼力可真好,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了。 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拿出 1 分米的线绳) 。请同学们再 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这根线绳与刚才拿出来的这两根线绳比较有 什么不同。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 呢?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 (板书课题) 教师: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分米也可以用 dm 表示。 板书: 分米(dm) 1、认识 1 分米的实际长度。 (1)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 厘米 1 厘米地数,数到 10 厘米,
17、看看 10 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这 10 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 位“1 分米”。 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你能知道什么?1 分米就是 10 厘米, 教师板书:1 1 分米分米=10=10 厘米厘米 或或 1dm=10cm1dm=10cm 学生齐读两遍。 (2)学生伸出手比一比 1 分米的长度,感受 1 分米的实际长度, 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约有多长? 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是 1 分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量出 1 分米、2 分米、3 分米 的长度给同桌看,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确
18、。 2、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 (1)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有多少个 1 分米。 师:1 米和 1 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得出 1 米里有 10 个 1 分米。 板书: 1 米=10 分米 (2)请学生想想,已经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 四、练习 1、 50 分米=( )米 100 厘米=( )分米=( ) 米 3 米=( )分米 40 厘米=( )分米 2、完成练一练的 2 题。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分米也可以用 dm 表示
19、 1 分米=10 厘米 或 1dm=10cm 1 米=10 分米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我们的测量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 长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 或物体长度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 估计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工具
20、,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教【教 法】:法】:实际操作、体验探究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利用体检场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按 体检表上的要求进行估计和测量。 二、自主测量、体验探究。 1、学生分组活动,自主操作记录自己的现在。 2、小组间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并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 出现了哪些问题,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的呢?” 3、突出问题:“在测量物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 解决。 三、实践与拓展。 充分放手,让学
21、生到室外自主测量。 把剩下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来到户外,通过小组活动, 在学生的互相检查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让 他们逐渐学会认识他人,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应用意识,感受 数学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为了调查同学们的发育情 况一会儿要对你们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测量自己身体的这一 项就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工具, 认真完成此项任务,一会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谁 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 学生兴高采烈地准备认真完成此项任务。 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 预设小组活动结果: 小组一:我们小组分头测自己的手长、脚长,其
22、他的小组 合作完成。 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 选用合适的工具, 这样会方便很多。 小组二: 通过测量,我认为我们组的 xx 是全班最高的, 他 125 厘米。 小组三:到底是 1 米 29 厘米高还是 125 厘米高呢?一个用 米,一个用厘米,长度单位不统一,怎么进行比较呢? 小组四:要先统一长度单位, 小组四:什么是一步长? 小组五:我们组课前就问过家长,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的 距离算一步的长度。 第五小组能够做到积极质疑并自己先找答案,非常好,我 们要向他们小组学习。 小组六:我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还利用剩余的时 间测了课桌间的距离,椅子的高度。 学生一定会自己总结出答案: 生
23、一: 要统一长度单位。 生二: 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生三: 第一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这可以让我们更 准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小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估计一下物体长度,选用 合适的测量工具,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只要你掌握 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去测量物体,那就是一个出色的小小测量 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我们的测量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二、有余数的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有余数的除法(1)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 程,理解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二 年级 数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