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学案(含答案)
《2.2.1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1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学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一、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细胞质膜的成分 (1)脂质(约占 50%):主要是磷脂。 (2)蛋白质(约占 40%):与细胞质膜的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质膜的 功能越复杂。 (3)糖类:与脂质或蛋白质结合。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图中 a 名称:磷脂双分子层 作用: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 图中 b 名称:蛋白质 三种位置 .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或 外侧 .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 子层中 .贯穿整个磷脂双分
2、子层 图中 c 名称:糖链 位置:绝大多数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2)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质膜的主要物质( ) (2)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3)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和外侧( ) (4)糖链绝大多数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 (5)构成细胞质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固定不动( ) 答案 (1) (2) (3) (4) (5) 1材料 科学研究磷脂分子的结构如下图: 将磷脂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是 A。 2 用图示表示细胞内外均为水环境, 磷脂分子应如何分布?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
3、混合 溶剂中,会如何分布? 提示 如图所示 31925 年,戈特和格伦德尔的实验是如何得出“细胞质膜中的磷脂排列为两层”的? 提示 戈特和格伦德尔的实验结果是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膜表面积的 2 倍。与磷脂分子在 水环境中的分布的猜测一致。 4科学家基于什么现象,推测细胞质膜中含有蛋白质? 提示 细胞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 5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膜的“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了 怎样的细胞质膜结构模型?该模型主要的不足是什么? 提示 罗伯特森提出了“单位膜模型”的假说:所有的细胞质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结构构成。单位膜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把膜结
4、构描述成静止的,细胞质膜的功能难以 实现,无法解释变形虫的运动、细胞生长等现象。 6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素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 构成细胞质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从而说明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1972 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细胞质膜结构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 流动镶嵌模型,其主要特点: (1)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归纳总结 单位膜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比较 项目 单位膜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不同点 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 认为蛋白质在细胞质膜中的分布是 不均匀的 认
5、为双层脂分子膜是静止结构 强调组成细胞质膜的分子是运动的 相同点 都认为组成细胞质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二、细胞质膜的功能 1细胞质膜的功能 (1)细胞质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2)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质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质膜上的受体 大多是糖蛋白,能识别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实现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相邻细胞之间的细胞质膜相互接触,信息传递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完成。相距较 远的细胞之间信号分子的传递需借助于体液。 某些植物中,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3)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维持着细胞内部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