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福清市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市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 2020-2021 学年学年 9 月份高一月考语文试卷月份高一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时间:15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 150 分)分) 一、论述类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 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 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 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 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 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
2、旧诗,提倡 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 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 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 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 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 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 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 新诗铺路; 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
3、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 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 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 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 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 带来视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 的。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 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
4、断追求中 所一直呈现的迷思。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 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 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时期、文化、社会环境中,新诗的选择 是不一样的。龙泉明也曾说:“新诗对传统与西方的选取,在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与 当今诗人那里,常常是有条件的,有其选择重点的。” 2 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 不同的表现,而如何对待这标识所体现的交融迷思却仍在摸索中,这一自身特点将有 待于诗歌的自身呈现和不断拷问,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诗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领悟与解 释。
5、(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国新诗在发展中与古典诗歌出现了反叛与背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 C 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 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D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试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段先写新诗产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的问 题。 B 二、 三段运用例证分别剖析了影响新诗发展的两大因
6、素: 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 C 第四段中引用朱光潜和龙泉明的新诗理论, 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对待新诗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们深入审视新诗这一自身的特 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虽然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透过他 的诗作还是能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 B繁星的出现为新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阅读繁星,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 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C 不同诗歌流派、 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 环 境的影响而表现各不相同。 D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对新
7、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 但这种认知会越来越丰富。 3 二、诗歌鉴赏(17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共 9 分。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 甫儿时旧友。两人重见,杜甫已 51 岁。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 作“忿”。来源:Zxxk.Com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之长,更表明两人源
8、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 B该诗前四句由过去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性。 C诗人之所以嫌恶桃花和柳絮,是因为它们分别比云锦鲜艳,比棉花白净。 D作者气恼剑南春色的“无赖”,因为它加重了诗人在别筵上的离愁别感。 5.请结合诗歌前两联,分析诗人的复杂情感。(6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68 题。(8 分)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4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
9、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 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 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 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5
10、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远山等空间性的位 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 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 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诗人采用由物到我、由我到物的安排、组织、观察方式,把主体“我”突入到客体 中,把冷静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结合起来,使诗作内蕴丰富,引人深思。 8“金黄的稻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 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 5 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 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 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
12、,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 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 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6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 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 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 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 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 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 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
13、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 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 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 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 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 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
14、。一生的尊严和 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 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 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 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 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 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
15、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 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 这苦难 7 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 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 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
16、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 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 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 逝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福清 西山 高中 2020 2021 年高 月份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