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检测题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得分: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根本上说,现实主义的本质与文艺创作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将创作的 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 但这里的“人”绝非抽象之人, 而是具有时代性、 现实性的“人”。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任务就在于,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的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呈现能够“直抵人心”的、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 印记的生活。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 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的白鹿原 平
2、凡的世界 尘埃落定等作品 都是如此。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其至高境界是创造史诗般的作品。古今 中外彪炳千秋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大多具有史诗气质。从广义上说, “史诗就是 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 ” 。黑格尔说过,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这样绝对原始 的书,来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 。这就表明,史诗的含义与宏大历史叙事、民 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紧密相连。 史诗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精神。 如果从现实来讲,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当下中国色彩斑斓、精彩纷呈, 具有 “史诗” 气象的现实, 有着文艺工作者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写作源泉。 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
3、的情境与基础,中国文艺已经具备了“新史诗”创作的基本 条件,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和责任也正在传递给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文艺 工作者。 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即尽可 能地去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 去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 在当下, 以 “不矫饰、 不虚美、不隐恶”的现实主义精神观照描绘现实与历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它直接关系到“史诗般”的现实能否得到准确的书写, “新史诗”能否真正经受 时间的检验。 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 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 “新史诗” , 重点关注的自然是具有当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中国现实,但也需要关注全球 人类
4、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并给予其体验、审视和反思。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 书写既具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注性, 又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 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 义。 (摘编自王晖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材料二 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要融汇时代性与历史性。这 要求新时代文艺创作在以下方面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第一, 立足时代、 扎根现实, 展现中国故事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文艺应立于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并倾听时 代呼声,表现鲜活的时代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打上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成为 时代发展的号角。第二,洞悉历史、扎根
5、传统,强化中国故事的历史底蕴。如果 缺乏丰厚的历史积淀,文艺工作者就难以创作出杰出的作品。所以,新时代文艺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从而使中国故事既具有时代的鲜活底 蕴,又承续传统的文化血脉。第三,展望未来、放飞理想,彰显中国故事的前瞻 性与理想性。对时代现实的审视、对历史传统的回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未来 的理想发展。因而,杰出的文艺作品总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包含对未来愿景 和理想前瞻的深沉思考。 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新史诗” ,也应拓展中国故事的空间范 围,兼顾本土性与世界性。新时代文艺创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立足本 土, 强化中国故事的地域特色。中国故事
6、是在中国特定地理环境及地域空间发生 的,反映的是中国特定地域的人事物象与社会生活,所以,新时代文艺要自觉强 化其地域特色。第二,放眼全国,表达中国经验。新时代文艺应自觉为中华民族 代言、为全国人民代言,自觉关注复杂多样的中国现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 使命。 第三, 胸怀全球, 彰显中国故事的人类情怀。 这要求新时代文艺向全世界、 全人类开放, 自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自觉表现当今世界共通的人性人情、 共同的发展困境与未来命运,促进世界人民的彼此理解与沟通。 (摘编自朱斌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 材料三 一部文艺作品,倘若能够同时符合思想标准(倾向性、真实性、情感性)、审 美
7、标准(形象塑造评价)、质量标准(符合规格、受众需求),达到“思想精深、艺 术精湛、 制作精良相统一” , 就必定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 但通常思想、 艺术、 制作这三者在一部作品中的体现是不平衡的,或者作品的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性、 制作上偏薄弱一些,或者艺术性较高、制作质量较好但思想性稍显不足。同时, 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对同一部文艺作品的评判往往会存在差异,因此, 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的偏向也会不同。但总体而言,思想标 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另外,需要说明的 是,虽然可以从理论上指出思想标准、审美标准、质量标准的具体内涵和细化原 则,但“优
8、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 ,在具体衡量文艺 作品高下优劣的过程中,不能死板教条地照搬和硬套。 (摘编自李昕揆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今中外的现实主义文艺经典一定能和宏大历史叙事、 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等 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史诗气质。 B.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现实与历史,有助于我们准确书写“史诗般”的现实,能 使现实与历史经受时间的检验。 C.材料二第二段中提出的三点要求, 可以为材料一中的“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 上讲”提供具体的方向和策略。 D.材料三认为优秀的作品必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者相统
9、一, 平 凡的世界就体现了这种统一。 解析 A 项,说法绝对,材料一说的是“大多具有史诗气质”,并不意味着所有 现实主义文艺经典就必然具有史诗气质。B 项,“能使现实与历史经受时间的检 验”错误,材料一说的是能使“新史诗”经受时间的检验。D 项,“优秀的作品 必须相统一”错误, 材料三只是认为达到三者相统一的作品必定是一部优秀 的文艺作品,同时也认可有些作品在某些方面的倾向性和不平衡,原文中的“优 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也体现了这一点。 答案 C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现实主义将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 讲好中国故事
10、的新时代文艺 也必须关注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人”。 B.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中国当代文艺工作者, 都应该在自己的文艺创作中融汇 时代性与历史性,兼顾本土性与世界性。 C.写好“中国故事”必须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一基本条件, 尽可 能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 D.以现实主义精神来记录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中华民族的传奇故事, 并创造 中国“新史诗”,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 解析 材料一说的是“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是新史诗创作的 基本内核”,“基本内核”和“基本条件”概念不同。 答案 C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11、)(3 分) A.电影红海行动讲述中国海军突击队营救中国侨民的故事。 B.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 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C.新时代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自觉拓展深度和广度。 D.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明确追求的文艺新浪潮正蓬勃兴起, 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力 的优秀文艺作品。 解析 材料二由两个分论点组成, 分别是“要融汇时代性与历史性”“应拓展中 国故事的空间范围,兼顾本土性与世界性”。A 项,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凸显 了爱国情怀,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同时,它又具有突出的世界性,反映了世界问 题。这个论据可以论证材料二中的第二个论点。B 项,阐释的是文艺要“
12、以人民 为中心”,不能证明两个论点中的任何一个。C 项,这个论据强调论证的深度和 广度,和材料二中的两个论点都没有关系。D 项,只阐述了一种现象,不能用来 证明两个论点中的任何一个。 答案 A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解析 解答本题, 可以从论证前提、 论证角度、 论证方法、 论证结构等角度思考。 材料一中的“如果从现实来讲”和“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 表明材料是 从这两个角度展开论证的。从论证方法来看,第一段结尾提到的许多作品属于举 例论证,材料中多次引用他处的材料,这属于引用论证。从论证结构来看,前两 段是总论,后面两个并列的角度属于分论,整体是总分结构
13、。 答案 以“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为论证前提,强调“以人民 为中心”进行创作。从“现实”和“更为远阔的境界”两个角度展开论证,条 理清晰。材料整体论证结构为总分结构,前两段总体阐述,后面分别从“如果 从现实来讲”和“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两个方面展开论证。运用了举 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如第一段结尾列举许多作品,第二段中引用黑格 尔的话等。 5.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的“新史诗”应该具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标准和审美标准?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解析 材料三明确指出思想标准包含倾向性、真实性、情感性三个方面,材料一 重点强调创作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倾向性。 材料一提到
14、现实主义文艺创作要 “具有鲜明现实或历史时代印记的生活”, 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大量文字阐释 中国当代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就决定“新史诗”应该真实记录今天这个“色彩斑 斓、 精彩纷呈”的时代并恪守历史的客观性。材料一第一段中的“直抵人心”说 明现实主义创作一定要用真情打动人, 最后一段中的“重点关注的自然是具有当 代性、 地域性和民族性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说明现实主义创作既要关注中 国现实,还要关注全球人类现实生活;材料二第二段中的“为中华民族代言、为 全国人民代言”说明创作就是真情的抒发。审美标准侧重形象塑造,结合材料一 第一段提到的“人” ,可以看出“新史诗”要塑造出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15、 答案 (1)思想标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倾向性。要真实记录 当代中国发生的变化和历史。要敢于为民族和人民代言,表达对这个时代和人 类命运的真情实感。 (2)审美标准: 塑造出一系列反映这个时代的具有时代性、 现实性的典型人物。 (要 分别从两个大的角度回答,若仅从“思想标准”或“审美标准”一个角度回答, 得分不超过 3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69 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
16、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注】 1920 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欧洲学习,该诗就写于在外留 学期间。 6.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对象, 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 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
17、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显示出 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 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这种能享受祥和、 安宁生 活的农家。 解析 B 项,“显示出了他的勤劳”错误,这一小节中对男主人回家后一系列动 作的描写表现的是他的悠闲、惬意。 答案 B 7.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夜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个 画面。 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 其中。 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
18、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从厨房转到庭院,再转到 场上。 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且以“星”和“月”为喻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 天成。 解析 D 项,诗歌结尾两句中“星”“月”是本体,不是喻体。 答案 D 8.本诗擅长细节描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两例并分析。(4 分)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寻找诗中的“细节描写”。要找的必须是很细致的描写内 容, 如灶内的柴烧起来发出的响声, 火光在女主人的脸上闪动, 男主人回来时“衔 着个十年的烟斗”,孩子们数星星数错数等,而男主人去看牛之类就不算细节描 写。然后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一般可以增加真实性或增强感染力,具 体需要结合诗歌内容以及要表达的
19、情感来分析。 答案 “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 这一细节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五, 八, 六, 两”, 孩子们数星星时数错了数这一细节, 表现了孩子的纯真, 也使诗歌显得真实自然。 9.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 分析诗人的情感,要先看诗歌内容。诗歌描写的是温馨、美好的农家生活 场景,结合写作背景可知,此时的祖国风雨飘摇,人们的生活也不安定,愈是如 此, 愈表现出诗人对安宁平静的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而这样理想化的生活在现实 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诗中寄寓着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作者此时在国外求学,写 这样的中国乡
20、村景象,无疑是在抒发对祖国、故土的思念。 答案 对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对现实中无法拥有这种生活的 农民的同情;作为在海外求学的学子对祖国、故土深深的思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从父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 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 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 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丘积学
21、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 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 ”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 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 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 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 焉。高祖常谓裴寂曰:“今之叔孙通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 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 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 矣。 ”威惧,顿首 谢曰:“臣家昔
22、在汉朝,再为外戚 ,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 下龙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 ,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 曰: “比见关东 人与崔、 卢为婚, 犹自矜伐, 公代为帝戚, 不亦贵乎! ”及寝疾, 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 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选自旧唐书 窦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 预焉 B.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 焉 C.时军旅草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秋人教部编版 必修 上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检测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