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单元检测题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得分: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 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 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思辨精神的逻辑 命题。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 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 儒家的道德直觉、 道家的艺术直觉、 佛家的宗教直觉, 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 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
2、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由此,也就形 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 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 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 “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 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生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里去领 悟。 ”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长处是对世 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 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体而言比较冷静、沉稳,民族能够比较从容地 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
3、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 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 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 材料二: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不需 要客观实践。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现代性的认知是创造性推动的,现 代性的实践是积极协作,是动手动口的结合。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自命 无效,证实才能有效。这样古典时期的权威独霸脱离群众演变成大众认证、 客体认证、监控认证,自命都是无效的。现代性在学理上是客体认证大于主 体自命。凸显客
4、观性认证,把认知变成客体化的,这是现代性的特点。 本质而言,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才能检测出是不是适合现实。儒 家的心学实际是自命无证的。这正是佛教指责的, “想入非非” ,舍弃客体, 无法正心诚意。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基本导向客体认证。对知识进行客体 认证,会使知识成为真实的知识。传统思想走的是权威主义之路,圣人之言 无须客体认证。现代性恰恰与此相反,科学知识就是被客体认证的知识,这 种知识是确定性的,才能使人信服。 传统文化历经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是远古时代,文字初创、人文初建的 时期,以原始人文意识、宗教为特点;第二是秦始皇之后的封建社会,文明 开启文字统一并且历史演义家天下大一统; 第
5、三是元宋明清时期。 远古时期, 客观性认识不断增加,自我认识开启,不断对域外文明进行接纳。古典时期 自命无证,晚清时期追求知识的客观化标准,接纳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 性更是把客观化的标准作为知识的尺度、思想的依据以及认识的来源。所以 现代性的自命无证被淡化为客观认证,现代性必须经过客观认证才能反思知 识作为自身的合理性。从实践认识知识的可行性,到最终以事实作为知识的 结果,都以客观化作为自我意志的标准。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诚 信,但是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现代年轻人 “未老先衰” , 他们没有古人少年时期的疏狂, 但是整个传统文化因为自命无 证而变成整体性的
6、谎言。古人的言辞散漫正是自命无证造成的,因为拥有无 须客观化的认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会造成言辞与现实的背离, 而古典时期一直不顾这种背离。这是认识论的历史不断增强的客观化, 不断使思想回到现实,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不断完善。 (摘编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材料三: 道与器的相互促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一个“道”字和一个“器”字, 对宇宙万物的生发及其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这宏大非凡的概括力,展现了中华文化卓越的思维魅力。 一方面,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宇宙的总根源,或一切事物运动的总 体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另一方面,与无形的道相对
7、的是有形的 器。在道与器的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以道驭器、重道轻器, 由此形成传统文化特别注重探究道理、道路、方向、原则等重大问题的特点,但 也具有忽视科技等器的一面。究其原因,问题不在于道,而在于我们未能摆正道 与器的关系, 只看到道高于器、 统御器的一面, 没有充分重视道生于器、 寓于器、 依赖于器的一面。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以道御器、道器并重。以道御器就是在 充满竞争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道文化的优势,驾驭器物之用,引导人类役物而 非役于物;道器并重就是道与器协力,使传统文化道的优势和现代化器的优势, 形成互补互进的良性状态, 促进经济建设、 生态建设、 科技创新等更快更好发
8、展。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强调对世界、对事物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而不是穷 根究底,所以民族心态总是冷静沉稳。 B.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现代性的特点是主观的东西 必须被客观证实才能有效,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 C.在现代性体系下的年轻人“未老先衰”,没有古人少年时的疏狂,也没有古人 的诚信,但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 D.材料三认为应发挥道文化的优势来驾驭器物之用,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 “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内涵上一致。 解析 A 项,“总是冷静沉
9、稳”表述不准确,原文说的是“总体而言比较冷静、 沉稳”。C 项,“也没有古人的诚信”表述不准确,原文说的是“现代性虽然看 似缺少了古人所谓诚信”。D 项,“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穷根究底的探索 精神在内涵上一致”错,材料三中的“道”属于哲学范畴,而材料一中的“穷 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 答案 B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儒道释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否 定用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 B.墨家与名家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 但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 因此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C.笼
10、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的方法,是被中国主流文化肯定和推崇的 追求和获得真理的重要因素。 D.古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这往往会导致他们言辞散漫甚至自己想怎么说就 怎么说的荒谬结果。 解析 B 项,“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因此”属于强加因 果,材料中并没有指出墨家、名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原因。 答案 B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中国文化特点”的一项是 ( )(3 分) A.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强劲健, 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以天为法,坚强振作,不断努力。 B.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意
11、思是大 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日月的光明相契合。 C.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不合口味,也要吃下去,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D.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部分及各个组成 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解析 C 项是典型的西方理性的逻辑思维,与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的特点不符。 答案 C 4.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解析 材料二共三段,仔细分析每一段的内容,重点把握一些总结性的句子,然 后寻找三段之间的联系。第一段开头先点明儒家的学理错误,这种错误导致的学 风与现代性格格不入;接着便介绍现代性的特点,即凸显客观
12、性认证。第二段从 本质上分析为什么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第三段先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历史阶 段,得出“现代性必须经过客观认证才能反思知识作为自身的合理性”的结论; 接着将现代年轻人与古人作对比,分析自命无证的错误。其实二、三两段从两个 方面论证了现代性认知的正确、合理。 答案 先指出儒家学理是错误的,与现代性不符;然后论述现代性认识的特点; 接着从本质和认识论的历史两方面论证现代性认知的正确、合理。 5.如何看待用“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来评判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的看法。(6 分) 解析 如何看待一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一是肯定,一是否定。用“工具理 性和客观化的理性”来评判传统文化
13、有其合理性,抓住了传统文化的一个弱点, 但也应看到其不合理性,如此评判就会忽略传统文化的非凡概括力与卓越的思维 魅力,更会无视在实践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形成互补这一点。 答案 这种评判方式有其合理性, 传统文化确实不注重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理性, 更注重整体思维与直觉思维。这种评判方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如此评 判会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宏大非凡的概括力和卓越的思维魅力对宇宙万物 的生发及其关系进行的高度概括;其次,如此评判会无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 中的巨大作用,即发挥道文化的优势,驾驭器物之用,使传统文化道的优势和现 代化器的优势形成互补互进。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温 锅 刘正权 黑王寨的人,不是老门老户,很少有人知道温锅是咋回事。 老门老户,年纪四十以下的,知道温锅是咋回事的人,也不多。 陈六是个例外,四十岁以前就晓得温锅是咋回事,还经常温锅来着,不管你 是老门老户,还是外地落户到黑王寨的。这跟他的身份有关,他是村主任。 谁个起新房,搬新家,会少了他呢?无形中,帮人家给温锅了。 温锅是黑王寨祖上传下的一项习俗,过去人穷,起个新房不把家底折腾个大 窟窿的基本没有,眼面上的东西会咬着牙添置,余下的都将就对付着使唤。民以 食为天, 灶上的东西叫主家作了难, 经常有人在起的新房里弄个破炉子破锅煮饭。 左邻右舍见了,心里不落
15、忍,有多余的锅碗瓢盆就会送过来,没有的也不打 紧,去集上买一个,挑个好日子送过来。 天长日久,成了习俗,主家自己就挑了好日子,大家都带上厨房的物件,前 来捧场,应了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火焰一高,主家肯定得留饭,衍生出一个温锅的仪式,很形象,也很有人情 味。 最近的一次温锅,是年前,在捡破烂的老光棍大老吴家。 严格说,那锅温得有点勉强,陈六在那儿帮忙收拾,顺便吃了顿饭。大 老吴的旧房被纳入精准扶贫改造项目,屋顶盖子全换了,墙壁都刷了白,门 口还打了水泥场子。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有点像过年时节的大老吴,帽子是 红色的,裤子是红色的,羽绒袄是红色的,只差袖口裤脚没镶白边了。 平日里捡破烂,大老
16、吴穿的,都是看不出颜色的深色衣服,八百年不洗 一次,用陈六埋汰他的话,他那衣服洗一次可以肥半亩地。 陈六那顿饭吃得并不顺便,出了大力气的。大老吴怕他捡回的破烂被狗 半夜撕咬了到处丢,非得搬进新屋里,陈六只好留下帮忙,一帮忙就到了饭 点上。 大老吴不准他走,说房子虽是翻盖的,可也跟新沾了边,得温锅。 陈六说大老吴你会算账啊,我帮你干半天活,还搭上钱给你温锅。 大老吴笑, 谁要你搭钱了, 这不新家我一人吃没气氛嘛, 咱们热闹一下。 买锅碗瓢盆来不及了,随点份子钱吧,陈六伸手在口袋里挖,却没挖出 一分钱,这才想起,来之前换了下地干活的衣服。 大老吴不在意,说今天当打箍,等我买了液化气回来,正式温锅时
17、,你 再补上。 打箍和洗厨都是黑王寨风俗,就是做红白喜事前后,请帮忙的人白吃顿 饭。 打箍的言下之意,用一顿饭把帮忙的人心给箍住,那样大家才会给你使 上劲。洗厨就更形象,事办完了,厨房还有没吃完的好酒好菜,帮老板清洗 干净。 说到底,图个热闹。 大老吴的锅温完,赶上过年,陈六忙得脚打屁股,直到正月十六那天碰 见大老吴从集上回来,他才冷不丁想起来,还欠大老吴一个人情。 黑王寨人都知道,正月十六,大老吴正式上班捡破烂。 跟以往不一样,大老吴这次依然新衣新帽,抱着一个崭新的包装盒,看 陈六骑着摩托车,他老远喊,说正好借你摩托车跑个腿,到寨子下边大老史 那儿帮我把液化气钢瓶拖上来。 大老吴肯定要正式温
18、锅了,陈六在摩托车往寨子下边跑时在心里说,好 在今天身上有钱,随个一百两百,没问题。 拖了液化气钢瓶,上了寨子,陈六直奔大老吴家,竟然什么也没有,这温的 什么锅? 陈六有点恼了,摸出手机打大老吴电话说,你人呢,请我温锅人却躲着? 大老吴说你还问我,我等半天都不见你人影子。 陈六奇怪了,我这会儿明明白白在你屋门口啊。 呦,瞧我这慌了魂的!大老吴在那边骂了自己一声,说我在村委会呢,你到 这里来。 温锅温到村委会?陈六寻思着,大老吴又想捡什么宝?只要去村委会,大老 吴都不会两手空着回去。 大老吴,我警告你,别跟我耍心眼啊!陈六气咻咻赶到村委会,大老吴正把 双手拢在袖口,东张西望。 大老吴很神秘,说你
19、把液化气钢瓶卸下来,喏,这儿! 大老吴说的这儿正放着他怀里曾经抱着的四四方方的盒子,是一个电子打火 灶,陈六这会儿看清了。 啥意思, 这是精准扶贫工作组的住房, 想人家工作组给你温锅?陈六脸一黑。 瞧你看人觉悟低的,还是村主任!大老吴吸溜一下鼻子,人家工作组在寨子 里精准扶贫一年到头,咱们就不能给人家温一回锅?而且啊,这套灶具,我就是 专门给他们买的,省得人家拖来拖去麻烦。 专门给他们买的?陈六有点怀疑,这么多年,可是只见你大老吴从这里领东 西回去,第一次看你送东西出来呢。 哪天不住工作组了, 我就要回去, 可以不?大老吴咧一下嘴巴, 牙疼似的说。 不住工作组,就意味着黑王寨脱贫了,进入小康了
20、。 陈六心里一热,说大老吴你这锅温得我心里都滚烫了呢。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介绍了黑王寨的温锅习俗,既写出了黑王寨淳朴的民风,也展现了中华民 族传统习俗中的浓浓人情味。 B.陈六心想“这么多年,可是只见你大老吴从这里领东西回去”,可见陈六内心 其实对大老吴藏有鄙夷之情。 C.小说结尾陈六说“我心里都滚烫了呢”,既写出了陈六的感动,也代表了人民 群众对脱贫致富的美好期待。 D.黑王寨的温锅故事温馨动人,蕴含着作者触摸时代脉搏的使命感,体现了当下 乡村叙事与时代发展的共振。 解析 B 项,分析有误。陈六只是对大老吴到村
21、委会给精准扶贫工作组温锅感到 诧异,突出大老吴的感恩。 答案 B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正月十六,大老吴正式上班捡破烂”这句话将“上班”与“捡破烂”等同起 来,于诙谐中揭示了大老吴的生活贫困。 B.小说主要运用言行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刻画了黑王寨村主任陈六的形象,使 人物真实可信、鲜明可感、形象生动。 C.“正式温锅时,你再补上”的话和“大老吴笑,谁要你搭钱了”的“笑”相呼 应,刻画出大老吴占到小便宜时的狡黠。 D.小说巧妙地运用误会、突转等来制造悬念,使“温锅”的故事曲折有致,激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解析 C 项,“刻画
22、出大老吴占到小便宜时的狡黠”错。从下文看,大老吴并没 有想占便宜。 答案 C 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分) 解析 梳理小说的线索,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梳理情节发展的过程。本 文直接讲述了陈六给大老吴温锅的经过,其间也带出大老吴生活情况的变化,这 是明线;另外,从“大老吴的旧房被纳入精准扶贫改造项目”“人家工作组在寨 子里精准扶贫一年到头”等句子可推测出,隐藏的暗线是精准扶贫工作组帮扶大 老吴等人脱贫的经过。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则可从人物情节结构、形象塑造、 主题表达等角度考虑。小说主要是写困难群众、基层干部和精准扶贫工作组之间 的故事,但
23、表面上只写了陈六为大老吴温锅的经过,精准扶贫工作组的工作只在 暗中交代,这就使得小说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而不至于太散漫。人物形象的塑造 上,双线结构使得出场人物较少,利于集中笔墨塑造人物形象。主题表达上,通 过大老吴一个人的变化展现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而将小说的主题与时代 背景紧密结合起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答案 小说的明线是陈六给大老吴温锅的经过,暗线是精准扶贫工作组帮扶大老 吴等人努力脱贫的经过。 好处:双线结构使得情节更为集中,结构更加紧凑,将发生在困难群众、基层 干部和精准扶贫工作组之间的故事演绎得温馨动人。双线结构使得小说笔墨集 中,生动地塑造出陈六和大老吴的形象。对精准扶贫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第二 单元 检测 答案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
- 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2021年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2021年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2021年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2021年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2020语文版必修4第二单元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字词
-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19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0年语文版必修2第二单元
-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1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二
- 外研社选择性必修二
- 2022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名句默写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