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推理与证明 章末复习学案(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章末复习学案(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推理与证明 章末复习学案(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推理与证明 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整合本章知识要点.2.进一步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思维形式、应用等.3.进一步熟练掌握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4.理解数学归纳法,并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1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3)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数学活动中常用的合情推理2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小前提指出了一个特殊对象;结
2、论揭示了一般原理与特殊对象的内在联系3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1)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推出结论的证明方法;分析法是从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法(2)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是反证法,是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方法4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证明时,它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它的第一步(归纳奠基)是证当nn0时结论成立;第二步(归纳递推)是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成立,推得当nk1时结论也成立类型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例1(1)观察下列等式:2212;222223;222234;222245;照此规律,2222_(nN*)考点归纳推
3、理的应用题点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答案n(n1)解析第一个等式中1,2;第二个等式中,2,3;第三个等式中,3,4.由此可推得第n个等式等于n(n1)(nN*)(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_把a(bc)与loga(xy)类比,则loga(xy)logaxlogay;把a(bc)与sin(xy)类比,则sin(xy)sin xsin y;把(ab)n与(xy)n类比,则(xy)nxnyn;把(ab)c与(xy)z类比,则(xy)zx(yz)答案(3)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
4、:“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考点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题点演绎推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答案1和3解析由题意可知丙不拿2和3.若丙拿1和2,则乙拿2和3,甲拿1和3,满足题意;若丙拿1和3,则乙拿2和3,甲拿1和2,不满足题意故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3.反思与感悟(1)用归纳推理可从具体事例中发现一般规律,但应注意,仅根据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所得出的一般结论不一定可靠,其结论的正确与否,还要经过严格的论理证明(2)进行类比推理时,要尽量从本质上思考,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只抓住一点表面的相似甚至假象就去类比,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
5、误(3)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结论不会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所以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因此,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及推理正确,结论必然正确跟踪训练1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则有性质“若SmSn(m,nN*且mn),则Smn0.”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当数列bn为等比数列时,写出一个正确的性质:_.考点类比推理的应用题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类比答案数列bn为等比数列,Tm表示其前m项的积,若TmTn(m,nN*,mn),则Tmn1解析由等差数列的运算性质类比推理到等比数列的运算性质时,加减运算类比推理为乘除运算累加类比为累乘,由此,等差数列an的性质类比到等
6、比数列bn中为:数列bn为等比数列,Tm表示其前m项的积,若TmTn(m,nN*,mn),则Tmn1.类型二证明方法例2(1)已知a,b,c为互不相等的非负数求证:a2b2c2()(2)证明:2cos().证明(1)因为a2b22ab,b2c22bc,a2c22ac,又因为a,b,c为互不相等的非负数,所以上面三个式子中都不能取“”,所以a2b2c2abbcac,因为abbc2,bcac2,abac2,又a,b,c为互不相等的非负数,所以abbcac(),所以a2b2c2()(2)要证原等式成立,只需证:2cos()sin sin(2)sin .因为式左边2cos()sin sin()2cos
7、()sin sin()cos cos()sin cos()sin sin()cos sin 右边,所以式成立,即原等式成立反思与感悟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两种思路相反的推理方法:分析法是倒溯,综合法是顺推,二者各有优缺点分析法容易探路,且探路与表述合一,缺点是表述易错;综合法条件清晰,易于表述,因此对于难题常把二者交互运用,互补优缺,形成分析综合法,其逻辑基础是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跟踪训练2已知x0,y0,求证:.证明要证明,只需证(x2y2)3(x3y3)2,只需证x63x4y23x2y4y6x62x3y3y6,只需证3x4y23x2y42x3y3.又x0,y0,x2y20,只需证3x23y22xy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章末复习学案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 推理 证明 复习 苏教版 高中数学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