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
《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3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课标要求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明清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 1.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1)黄宗羲 尖锐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_”的民主思想。 为了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认为国家首先应该重 “_”。 (2)顾炎武 大力抨击君主专制,批判“_”的天下观。 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是有区别的,提出“_,_”。 2.意义 (1)对两千年来的_进行了深刻反思,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朦胧的渴望。 (2)对于促进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换有较大的影响
2、。 深度点拨 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强 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当时的社会并未产生轰动效 应。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 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 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二 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 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
3、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 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 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臣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 倾向?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二、民权思想的启蒙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1.背景:随着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接触,思想革命的先行者了解、吸收了西方个性解放 的思想以及_的原则。 2.代表人物:以_、梁启超、谭嗣同和严
4、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主要贡献 (1)康有为比较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民权观,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自立之权”,主张 “_”,只有这样才符合天赋人权的“公理”。 (2)梁启超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原则同_集中权力于一人,是完全对立的;抨击 专制集权,鼓吹资产阶级民主。 (3)谭嗣同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严厉 抨击为君主专制辩护的传统观念,提出“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的纲领性主张。 (4)严复吸收了卢梭的_和_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 认为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_关系。 4.评价 (1)局限:只是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
5、主的向往,社会影响较为有限。 (2)积极:是后来资产阶级_的先声。 教材互补 在兴民权基础上,梁启超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 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而 不是中国传统时代的“臣民”或“良民”。在这里,“新民”是提高国民素质、走向民主政 治的第一步。这一主张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岳麓版) 重点精讲 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评价 康有为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合理性,使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蒙上了一 层儒学的外衣,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大 飓风”和“
6、火山大喷发”般的巨大影响。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这一主要特点,既反映了他 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以及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 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应当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而且 在思想上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深化探究 探究点 1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材料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 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 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 君主。 思考 (1)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梁
7、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3)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有哪些? 探究点 2 谭嗣同的民权思想 材料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思考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 似?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三、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背景 (1)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由清朝统治者实现人民的各种权利是极不现
8、实的。 (2)孙中山认识到必须通过革命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2.主要思想 (1)把革命的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其中_是核心。 (2)主张通过_革命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3)“五权宪法”原则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 上,加上_和_,实行五权分立。 3.评价 (1)其民权思想中所包含的反专制、重民权、_及互相制约、彼此监督的一系列设 想,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 (2)其思想成为_的主要理论来源。 名师指津 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维新派在现实 政治中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君主立宪),而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 近代中国 民主 理论 探索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