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学案(含答案)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学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课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惨烈的四年战事 课标要求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一、战争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 (1)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希腊、塞尔维亚等国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赢得了独立。 (2)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尤为激烈。 (3)20 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欧洲的战争火药桶。 2经过 (1)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 (2)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局部战争爆发。 (3)在短短数天内,俄、法、德、英相继宣布参战。 3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
2、爆发。 易混易错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突发性的历史事件,为奥匈帝国发动一战提供了“借口”;同时,一 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从马恩河到凡尔登: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1大战的三条战线 (1)西线:英、法德国。 (2)东线: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 (3)南线:塞尔维亚奥匈帝国。 2主要战事 (1)马恩河战役:1914 年 9 月,英、法军队与德军进行的会战,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2)东线战事:1914 年8 月开始,东线战场正式形成,1915 年德军打败俄军,但无力继续进攻。 (3)凡尔登战役:1916 年,德国企图歼灭法军主力,但未取得决定性优
3、势。 (4)索姆河战役:1916 年 7 月,英法军队发动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 3影响 (1)区域:战火由前线向后方延伸。 (2)对象:从士兵扩大到平民。 归纳总结 三条战线的形成 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 西线 比利时、法国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军队德军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 巴尔干地区 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三、战争的转折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 1美国参战 (1)大战伊始,美国采取的是中立政策。 (2)1917 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形势对协约国不利,于是美国参战。 (3)1917 年 4 月,美国对德宣战。 (4)在美国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
4、亚等国家也对德宣战,一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2苏俄退出战争 (1)背景:1917 年11 月,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2)标志: 和平法令的颁布。 (3)结果:1918 年 3 月在布列斯特苏俄与德国签署和约。 关键点拨 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凭借经济实力控制其他国家,参与重新瓜分世界,以夺取世界霸权; 苏俄退出战争不仅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而且引发了交战各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拓展延伸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随后又转化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成功后,苏俄退出了一战。这一过程有力地论证了列宁“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 重要理论。
5、 四、德奥集团的战败 1过程 (1)1918 年 9 月: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相继宣布投降。 (2)1918 年 11 月:德国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一战结束。 2原因 (1)经济实力:德奥集团不如协约国集团。 (2)两线作战:德奥集团力量受到牵制。 (3)阵营大小:美国、中国、巴西和利比里亚的参战使协约国阵营壮大。 (4)战争能力:德军不断下降。 (5)革命浪潮: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全国响应,德皇退位,仓皇逃亡。 3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重点精讲 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取决于双方的实力,胜利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一方,包括军事、经济、科技、 政治
6、和战略战术等多种因素。 (2)总体上看,协约国始终在实力较量上占优势。 (3)美国的参战,彻底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 (4)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同时推动了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如德国十一月革命,成为 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5)德奥集团国内发生政治危机,同时德、奥两线作战,同盟国经济崩溃,也是战败的因素。 (6)德奥对殖民地强取豪夺以及疯狂的战争破坏。 (7)人民期盼战争结束,渴望和平的到来。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 史料一 1914 年 9 月 5 日, 英法军队转入反攻, 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制,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
7、自挖壕对阵。 1914 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 以速战速决为其战略目标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新编世界近代史 史料解读 (1)“施里芬计划”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 冯 施里芬担任总参谋长期 间提出的一套作战方法。其主要目标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 俄国与法国(英法联军)的夹攻。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 答案 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进攻, 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使西线转入相持阶段。 史料二 1916 年,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双方都力图打破僵局,
8、决一胜 负。(德军)便决定在西线寻找英、法主力决战。鉴于凡尔登是法国著名的军事要塞 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选择了凡尔登为德军 1916 年进攻的主要目标由于德军攻占凡尔登 的战略目标未实现,法金汉被革去总参谋长职务,由兴登堡取代。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 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 新编世界近代史 史料解读 (2)凡尔登战役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至此走向失 败,最终对 20 世纪的欧洲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问题思考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登战役的影响。 答案 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德国进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学案含答案 惨烈 战事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