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 35 5 分)分)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 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 或组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 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 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
2、,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受众 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 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 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 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 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 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 从网
3、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媒 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 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 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 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从 而达到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目的。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网民这样的心 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
4、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舆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息 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舆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重危 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种不公 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定措施整 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 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展,净化舆论 环境。 (摘编自詹婧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 ) 1下列关
5、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 实的歪曲。 B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 媒则不然。 C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 的方式。 D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从不 关注新闻细节的习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B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
6、导致“标题党”现象盛行。 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 D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 蔓延的重要原因, 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 的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 B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网媒过于关注流量变 现,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C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 是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 D“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
7、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 舆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影影 子子 父父 亲亲 一心 (1)近些年, 受多种疾病的折磨,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 脾气也越来越大。 父亲处处让她, 有时被激怒了,也跟她争吵几句。可吵归吵,母亲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他怕母亲摔倒。 (2) “你妈看上去很好强,其实脆弱得很,她离不开我。”父亲曾一脸自豪地跟我说。 他以为自己很强大,此生给母亲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帝国大厦”,没有什么能够攻克它。 可这场重病,却让
8、他的大厦轰然倒塌。住院没几天,母亲的病情逐渐加重,不能动,不能说, 不能吃。下危重通知书的那天,我们刚好都不在,是父亲签的字。他仿佛一下子老了,挺拔的 军人身姿佝偻下来,一紧张就掏出速效救心丸服用。只要我们被医生叫出去,一回来,他的目 光就警惕地在我们的脸上扫来扫去,察觉有什么异样,无论谁劝,他都不肯回家休息,只能睡 在医院的一张窄椅上,也睡不踏实,一听到母亲咳嗽他就爬起来。我们兄妹几人轮流值夜,逼 着他休息,可发现他睡着时常常做噩梦,蜷着身子,一头汗,手攥得紧紧的,掰都掰不开。他 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怎么行? (3)我们决定请一个护工,晚上照顾母亲。可父亲不同意,一向温和的他血红着眼,向我 们
9、吼道:“你妈不会说话了,要翻身、咳痰,护工晚上睡着了,才不会管呢!不行!” (4)我也急了,提高嗓门说:“这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日子长着呢!你已经是快八十 岁的人了,不注意休息,你如果累垮了,我们照顾谁?” (5)在我们的坚持下,父亲做了让步,晚上回到弟弟家睡觉,但白天执意要去医院,我们 也只好随他了。 因为放心不下母亲, 他总是想办法拖延时间, 很晚离开医院, 晚上又常常失眠, 睡不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又总是赶第一辆公交车到医院。在医院,他一刻也不肯休息,给 母亲按摩,独自跟她说话,用针管一点点给她喂流食,推着轮椅在走廊里转来转去 (6)过度的劳累, 让父亲差点倒下。 一天半夜, 父亲房
10、间灯亮了。 弟弟也醒了, 起来一看, 他捂着胸口,面色苍白,才知道他胸闷心慌。弟弟吓坏了,知道父亲心脏不太好,况且两年前 放过支架,赶紧送他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确定是太紧张、太劳累造成的胃病。 (7)父亲如释重负, 去医院的路上步履如飞。 母亲正忧心忡忡地等着他, 一听说没大事儿, 用唯一能动的右手一遍遍摩挲着父亲的脸,激动得泪流不止。父亲也有种失而复得的惊喜,一 手紧紧抓住母亲的左手,一手为她擦拭泪水。我们也潮湿了眼,走出病房,让他们享受这份不 幸中的幸福。 (8)傍晚我“押解”父亲走出医院, 一再叮嘱他要保重身体。 他满口答应道: “你放心吧, 我以前想得很明白, 不怕死, 可现在怕了
11、, 我死了你妈怎么办?为了她, 我也要好好活下去! ” (9)从康复医院回来,母亲睡眠不好,我们建议轮流陪护,可父亲一定要睡在母亲身边, 他说: “你妈想说什么我都懂, 在康复医院的时候, 晚上受了很多委屈, 以后我绝不离开她。 ” (10)可他照顾母亲,晚上常常睡不好,几天后便憔悴不堪了。我们硬逼着他睡到二楼, 半夜两点左右,我听到卧室外有脚步声,走出房间,看到父亲正蹑手蹑脚地准备下楼。被逮了 个正着,他忙不迭地向我解释道:“楼上太冷啦,楼下暖和,再说你妈需要我。” (11)看着他慌张地下楼,步履蹒跚。我的眼泪不可遏制地流了下来,父亲这一年老了许 多,他一生辗转,从四川到东北,到青藏高原,再
12、到江南,几十年的跋涉,他已经像一辆疲惫 的老马车,却依旧载着爱和责任徐徐前行。他不再看看了几十年的新闻联播 ,不再练练了 几十年的气功,不再读读了几十年的易经 。他只关注母亲,关注她每一个眼神和手势的内 容“你妈今天心情不错, 吃饭有进步”“你妈这阵儿好像瘦了”“你妈今天在写 字板上写着不想活了,说是拖累我们了,唉”“你妈” (12)母亲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她的喜怒哀乐就是他的喜怒哀乐。父亲全然没有了自我, 他活成了母亲的影子。 (13)我曾经固执地认为人生是苍凉的,赤身而来,赤身而去。可我的老父亲却让我感受 到了别样的温暖:在你孤独的生命航程里,有这样一个摆渡者,始终撑着一船风雨一船爱,陪 伴
13、你渡过岁月的河流。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你妈看上去很好强,其实脆弱得很,她离不开我”是父亲对母亲爱的真实写照。 B母亲病重住院后,父亲出现了一种异常反应:无论谁劝,他都不肯回家休息。可见父 亲固执、任性的一面。 C“傍晚我押解父亲走出医院”,“押解”一词写出了“我”为人子女的孝心却又 对父亲无可奈何的心情。 D “他已经像一辆疲惫的老马车, 却依旧载着爱和责任徐徐前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 突出了父亲的伟大形象。 5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令人动容,这段文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其运用的写作技巧及 作用。 (6 分) 6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14、?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校园 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 合问卷网,对 2022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 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京市初二学生 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
15、劣。她向记 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到了课间,几个男 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起取笑她。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用口头 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对于老师、家长讲的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 往往已经免疫了。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园欺凌 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 通 ) 材料二: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父母难辞 其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
16、,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 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 原则。 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 早早地把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 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 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 “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 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 多教育主体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 多的
17、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 材料三: 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 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Tell them to stop.) 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 (Walk away.) 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 (Protect yourself.) 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变现。 (Tell an adult you trust.) 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 (Find a safe place.) 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 (Stick together
18、.) 寻找新的朋友。 (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霸凌中校方责任刍议 )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近年来,众多校园欺凌案频频曝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引发了 社会的高度关注。 B欺凌事件发生在课间、校外,未能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校园欺凌现象越演越烈的重要 原因之一。 C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受害者在遭受语言欺凌时,可 能产生自卑心理。 D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凌事件,有效法律手段的缺失,使霸凌者变 本加厉。 8下
19、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度加以分 析;材料二则主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强权即公理、摆平即 水平”这种处世态度,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因为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一个人人 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 D外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不跟霸凌 者去偏僻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9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
20、简要作答。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10-13 小题。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1、?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 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 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无能为也己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 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D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焉置
22、土石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 (3 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 知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 , 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技艺,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 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
23、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 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原因。 D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 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0 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 分)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24、15 小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注)晋书罗含传 :“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首联“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菊那淡雅的风姿;“融融”运用 通感,“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 B第二联用典写菊花之美,写色说成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写香说成与罗含宅中 的菊花一样,这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 C第三联对比鲜明,一“禁”一“怯”,写菊花不怕被露水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第十五 中学 2020 2021 年高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