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素养专练(含答案)
《第5课《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素养专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素养专练(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5 课课 老子四章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五石之瓠 语言素养专练语言素养专练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脆易泮 B起于累土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答案 C 解析 A 项“泮”同“判”,分离。B 项“累”同“蔂”,土筐。D 项“龟”同“皲”,皮 肤冻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伐 者无功 伐:讨伐 B其未兆易谋 谋:谋划 C慎 终如始 慎:慎重 D吾为其无用而掊 之 掊:击破 答案 D 解析 A 项伐:夸耀。B 项谋:解决。C 项慎:动词,慎重对待。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 美
2、,斯恶已 为:动词,是 B共一毂,当其 无,有车之用 其:代词,它 C跨者不行,自见者 不明 者:代词,的(人) D死而 不亡者寿 而:连词,但是 答案 D 解析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B民之从事 C自见者不明 D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答案 D 解析 A 项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B 项古义:做事。今义:做,投身到 (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C 项古义:不能明察。今义:不理解,不明白;不贤明; 不明显。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以圣人欲 不欲 名词
3、的意动用法,以为欲 B自是 者不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是 C死而不亡者寿 名词作动词,长寿 D其坚 不能自举也 形容词作名词,硬度 答案 C 解析 寿:名词作形容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当其无,有室之 用 民之 从事 B. 为之于 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 毫末 C. 故有道者 不处 知足者 富 D. 死而 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 败之 答案 C 解析 C 项均为“的人”。A 项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介词, 在/介词,从。D 项修饰连词/转折连词。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
4、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 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他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际地通过经验作为参照来 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大言 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A 这么大一棵树,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乌有之乡,荒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 谁规定了那在荒茫之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 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 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B 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
5、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自暴自弃,也往往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庄子不仅懂得“有”之用,还能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C,否则即 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犀牛望月。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 小块罢了。( )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D 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 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很实在地通过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 B他很实际地通过经验作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C他很实际地用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 D
6、他很实在地用经验作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答案 D 解析 原句中“通过经验”和“作为参照”搭配不当, “得出”和“庄子的大言无用”搭配 不当。“参照”是参考并仿照的意思,联系前文看,惠子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 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说庄子的“大言无用”,依 据的是经验,即用经验作为依据证明如此。此外,“实际”的意思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情 况;实有的,具体的;合乎事实的”,不能作状语。排除 B、C 两项。结合选项看,将“实 际”改为“实在”是可以的。“实在”指诚实,不虚假;的确;扎实,地道,不马虎。A 项 “通过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搭配
7、不当。故选 D。 (2)文段中用曲线标注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冒号 B叹号 C引号 D破折号 答案 D 解析 A 项冒号用在“庄子说”后面, 表示提示下文, 使用正确。 B 项感叹号用在“何等凌 空蹈虚”后面, 表示一种赞叹语气, 使用正确。 C 项“用”字加上双引号, 表示着重强调, 使用正确。 D 项“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与“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之间是并列 关系,不能用破折号。故选 D。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 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B然而,即使只留下
8、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 承载之用、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C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 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D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 承载之用、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答案 D 解析 先从选项所给的开头词来看,“因而”,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然而”,表转折关系 的连词;“而且”,表递进关系的连词;“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前面的语句是“天 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罢了”,这是一个结论,说的是双 足踩踏的有限, 这是一种事实。
9、从选项后面的语意看, 讲的是只留下那一小块会有什么结果。 结果涉及“你还能款款而行”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的语序问题。 从情理上讲, 先有承载 人的大地, 再有人在其上款款而行。 排除 A、 C 两项。再梳理 B、D 两项语意。 B 项“即使” 是表让步的假设, 往往和“也”呼应, 表达肯定的语意; 选项后面的句子是疑问语气, 用“即 使”前后不搭配,排除 B。故选 D。 8将下面几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要求不遗漏信息,可以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 函谷关是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 3 月 30 日,1 万名中学生齐声吟诵道德经 。 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道家始祖老子诞辰
10、2 581 年。 这一活动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进行。 答:_ 答案 (示例)3 月 30 日,1 万名中学生为纪念道家始祖老子诞辰 2 581 年,在河南省灵宝市 当年老子著写 道德经 的地点及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齐 声吟诵道德经 。 9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位作家的作品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庄周的庄子 ,是清亮通透的河,可以摆渡迷惑的众生,能够觅得源于道家经典的 人生微笑。 答:_ 答案 (示例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是儒林群丑的图,可以警醒迷途的士子,能够打破 源自科举制度的思想禁锢。 (示例二)梭罗的瓦尔登湖 ,是纯净安静
11、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能够听见来自纯粹 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认为自我夸耀的人,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个意思的两 句是“_,_”。 (2) 老子 四章 中, 表达“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意思的一句是“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 跬步, 无以至千里。 ” 老子 四章 中则说: “_, _; _, _。” 答案 (1)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2)死而不亡者寿 (3)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思维素养专练思维素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老子
12、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 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 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 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 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
13、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 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 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 “始秦与周合, 合五百岁而离, 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卯太傅 ,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 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4、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主要根据句意和代词、虚词标志断句。“其”指代老子,应在“其”前断开,排 除 A 项。第一个“之”是词缀,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应在第一个“之”后断开,排除 C 项。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后不能断开,排除 D 项。 断完后根据句子含意、文章内容再核对一遍。 2下列对文中加
15、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关”,此“关”指玉门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是中国历史上 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子将隐矣”中的“隐”是“隐居”之意。在古代,隐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方 式的选择,如陶渊明就是著名的隐士。 C“汉孝文帝”,是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 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职。汉代复置,地位次于太师。自 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 答案 A 解析 此“关”指函谷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的虚怀若谷、温良恭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第5课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素养专练含答案 素养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