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3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4 山水画的意境 1.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 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重点) 2. 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 鉴赏能力。(难点) 3.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 ,培养传统审美情趣。(重点) 学习目标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 弟子。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 井冈山等。 作者名片 字词学习 惆怅( ) 气概( ) 真挚( ) 暮霭( ) 渲染( ) 赋予( ) 灵魂( ) 颐和园( ) 惨淡( ) chu chni zh i xuny hn cn y 词语
2、连一连 惆怅 真挚 身临其境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或陈设等富 丽堂皇,光彩夺目。 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 等宏伟华丽、气势盛 大。 真诚恳切。 伤感,失意。 课文讲解 读课文,思考问题。 意境是什么?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意境对于山水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使观赏者见景生情 使画面产生情趣,打动人心 作者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例 子意在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意在说明山水画只有和诗歌一样表现 人的思想感情,才能深深打动人心。 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第4段运用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说明诗歌景与情的 关系,从而论证意境是 诗画
3、的灵魂的观点,增 强说服力。 举例论证 说明第5段在文中的作 用。 对上文的总结 引起下文 表明观点 承上启下 怎样才获得意境 ?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 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 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 ,长期观察。 以齐白石画虾为例说明了什么? 只有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长期观 察,才会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 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 定画不出好画”一句阐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 运用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熟悉,才是画好画的 条件,语气肯定,不容置疑。 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深刻认识对象呢? 要站得高于现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水画的意境 14 山水画 意境 课件 2020 年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