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 1 -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等六校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等六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A 卷卷) (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 I 卷(选择题) 本卷共 2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在每
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平阴县朱家桥村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用于农作的石斧、石刀、蚌镰、蚌刀等,有用 于手工业生产的石锛、铜斧、骨锥、角锥、蚌锯等,有用于纺织的陶纺轮、石纺轮等,有用 于渔猎的网坠、骨镞、铜镞等。虽数量不多,但门类齐全。这表明,这一村落 A.居民经济状况较为均等性 B.生产经营具有自给自足性 C.形成发展具有连续性 D.属于红山文化的典型 2.陶寺遗址发掘的大型墓长 3 米上下、宽 2 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 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种规格的墓葬已发现 9 座, 不及墓葬总数的 1%。这说
3、明本时期 A.黄河中游成为文化中心 B.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C.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生产分工日趋精密细致, 3.殷商王朝强调自己“天命神授” ,但代表神意的殷王朝却被无情的推翻,这个事实给周初统 治者以深刻教训。鉴于此,周初统治者 A.建立尊卑贵贱秩序 B.强化神权政治观念 C.制定分封宗法制度 D.强调敬德保民思想 4.1959 年夏,中国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豫西进行“殷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对 于二里头遗址的下列说法,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范围为东西约 2 公里,南北 1.5 公里,面积约 3 平方公里 B.遗址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 - 2 - C.
4、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 D.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 5.“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 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 ” 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A.周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继续沿用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嫡长子继承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D.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 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这一场殊死较量 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国家政权的统一 B.农耕文明的扩展 C.种族和
5、文化的认同 D.宗法制度的形成 7.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 “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治国 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 ,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 A.发展农业 B.奖励军功 C.中央集权 D.取信于民 8.尊王攘夷、践土会盟、独霸西戎、问鼎中原等历史现象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与这些 现象的产生具有直接关系的是 A.百家争鸣的出现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度的瓦解 D.阶级关系的变动 9.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公元前 325 年公元前 299 年),采用胡人的衣冠和军事技术,聘请擅长 骑兵战术的匈奴军官为赵国训练军队,使用铁链制成或皮制
6、小扣串成的伊兰式盔甲,以取代 从前用犀牛皮制成的硬重甲胄。这一举措 A.确立了赵国国力和制度优势 B.强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 C.推动了统一国家的出现 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10.左传记载: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 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平王东迁. B.列国纷争 C.华夏认同 D.王室衰微 11.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 “礼有五论,莫重于祭”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
7、位世袭制 D.礼乐制 12.战国时,齐国统治者不惜财力物力创办稷下学宫,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招徕天下有识之士, 稷下学宫也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成为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 - 3 - 齐国统治者创办稷下学宫是为了 A.实现富国强兵争雄天下 B.树立田齐尊贤重士形象 C.弘扬“举贤上功”传统 D.推动学术文化发展繁荣 13.齐威王按照邹忌的谏言颁布命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据此判断邹忌的思想倾向于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4.由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 A.秦朝高度重视法
8、制建设 B.郡县制度利于中央集权 C.强盛的秦朝存在严重的政治危机 D.历代高度评价秦始皇统一和秦制 15.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 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修筑万里长城 B.推广郡县制度 C.整顿社会风俗 D.实行郡国并行 16.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记述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下至新胡王 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 229 年的史事,下列事件不能在汉书中查到的是 A.酎金夺爵 B.昭宣中兴 C.外戚干政 D.党锢之祸 17.关于图中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4 - A.发生于西汉文帝时期 B.诸侯势力被彻底削弱 C.诸侯王仍保留征税权 D.汉郡的数量从此猛增 18.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 “家世衣冠” “世仕州郡” “世吏两千石” “家世 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19.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 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属于两汉文化的是 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班超“投笔从戎” “立功绝域”
10、张骞“凿空” 马援“马革裹尸” A. B. C. D. 20.(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不但给中国增加了东土耳其斯坦的地方, 并且还使中国在商业 和文化上,与印度、波斯互相接触。远东从此不再和其余的世界完全隔绝了。 ”材料强调的是 A.文明互鉴的持久性 B.丝绸之路的开创性 C.商贸往来的频繁性 D.交往范围的广泛性 21.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 5 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 10 石左右,豫章(今江西 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 斛即 1 石)的最高记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生产技术传入 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 22
11、.魏律规定, “殴兄姊加至五岁刑,以明教化也。 ” 晋律规定, “父在,子不得分家析 财;父老,子应弃官归家供养;父亡,官吏必须终三年之丧,若居丧期间违礼要受律法制裁。 ” 这些规定反映出 A.以儒入法的历程完成 B.司法体现出强烈的等级色彩 C.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 D.法律中渗透了儒家伦理纲常 23.“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 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 ”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 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 B.中枢机构异变利于皇权加强 C.制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中央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24.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
12、,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 。坞壁作为“小城”的组织 功能比较完善,兼具政治、军事和经济功能。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 - 5 - 济” 。 “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5.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的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 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而代之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北朝后期, 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 C.郡县制遭受挫折 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 26.魏晋
13、南北朝时期的梁将陈庆之评论说: “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 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 ”材料表明本时期的民族交融 A.使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 B.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 D.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 第 II 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48 分。 27.图 1、图 2、图 3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形势图。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分别提取图 1、图 2、图 3 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 分) 28.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推动了中国古代第一次
14、社会大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 6 - (1)从史料角度看,材料一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以此为证据可以研究哪些历史现象。(6 分) 材料二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 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 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 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 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 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 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
15、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6 分) 29.秦汉时期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卷十四 吴王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佗郡国吏欲 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众。 史记吴王濞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其影响。(6 分) 材料二 景帝中
16、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 汉书卷十九 诸侯独得食租税,夺之权。其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 史记五宗世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景帝剥夺了诸侯的哪些权力。这一问题是怎样最终解决的?(6 分) - 7 - 30.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 “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 家实之。 ” “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半土。公元前 213 年,秦始 皇迁徙 50 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 地区的统治,迁 3 万户居民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菏泽市 第一 中学 2020 2021 年高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历史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