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 读我国植被分布模式图,回答 12 题。 1.图中分别为( ) A.为温带草原,为温带荒漠 B.为温带荒漠,为温带草原 C.为亚寒带针叶林,为温带荒漠 D.为温带草原,为亚寒带针叶林 2.图中为(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区域距海近,为落叶阔叶林。沿的方向变化,降水逐渐减 少,故为温带草原,为温带荒漠。第 2 题,读图可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地处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
2、林。 答案 1.B 2.D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 。读图回答 34 题。 3.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解析 第 3 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根系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地下深 层的水分。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第 4 题,随着全球变暖, 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以获取足
3、够的水分。 答案 3.A 4.C 每到冬季,北方的很多行道树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 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 一般涂刷至距地面 11.3 米的高度。 据此完成 5 6 题。 5.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止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6.树木涂白后(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解析 第 5 题,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A
4、 错误;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C 错误;城 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维护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D 错误;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 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知道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杀菌、杀虫和防冻害,故 B 正 确。第 6 题,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A、 B 排除;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少对阳光的吸收率,D 错误;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 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 减少树皮开裂, 起到保护树木的作用, C 正确。 答案 5.B 6.C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 401
5、20 米的 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 “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 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78 题。 7.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8.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122 月 B.35 月 C.68 月 D.911 月 解析 第 7 题,菲律宾中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保和岛高度在 40 120 米的石灰岩小山遭到强烈侵蚀,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较少
6、,树木难以生长,只能长草, 因此 C 正确。第 8 题,由于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在 35 月,气温升得很 高,降水稀少,为干季,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巧克力”。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7.C 8.B 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图”,回答 910 题。 9.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10.“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海陆分布 解析 第 9 题,根据第(
7、1)幅模式图中暖湿气候的分布位置,对应第(2)幅模式图可知,该地带 的植被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 10 题,由第(3)幅模式图可知,“砖红 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 9.A 10.B 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3 题。 11.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都较快 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气候只能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12.陡峭
8、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差 D.水分条件差 1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 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 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 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 解析 第 11 题,黑土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大,而红壤的有机质含量较少,故不能说寒冷气 候条件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就少,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多;气候还可以 间接影响到土壤,气候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对土壤也会产生影响。第 12 题,陡峭的山坡,地 表疏松物质不易保存住,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第 13 题,气候湿
9、热,降水多,植物生长旺 盛,有机质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反而少了,降水多,也容易造成土壤 有机质的淋失,而森林地区,植物体内有机质积累多,故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气候相对 寒冷的草原地区。 答案 11.B 12.A 13.C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 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多少。读图回答 1415 题。 1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15.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
10、序是( ) A. B. C. D. 解析 第 14 题,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因此也影响生物的生长速 度、微生物分解速度,从而是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比重大小的 最主要因素,故 A 对。第 15 题,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植物生长较慢,所以生物量较 少;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所以枯枝落叶较多;土壤冻结时间长,所以土壤中储存的养分 较少,物质养分的流动也较少。 答案 14.A 15.D 下图为土壤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 题。 16.图中的根系在土壤肥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加速岩石的风化 B.为土壤富集更多的水分 C.
11、分解有机质 D.富集养分元素 17.从进入土壤的植物有机残体数量看( )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 B. C. D. 解析 植物根系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元素。 在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中, 纬度越低, 温度越高, 分解越快,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数量越多。 答案 16.D 17.D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我国古代用青、 红、 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读图完成 1820 题。 18.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 ) A.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边界具有确定性 C.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区域内部无差异
12、 19.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变化 B.水分条件变化 C.地势高低差异 D.农业类型差异 20.我国南方地区也有黑土分布,其主要形成于( ) A.横断山区的高山草甸 B.南岭山区的阔叶林带 C.云贵地区的喀斯特盆地 D.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 解析 第 18 题,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土壤一般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 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及 漠土。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A 错;土壤之间有 过渡地带,边界不确定,B 错;区域内部有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 地球 植被 土壤 综合 检测 试卷 答案 2020 年湘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必修 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5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