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项阅读:第三单元 经典朗读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项阅读:第三单元 经典朗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项阅读:第三单元 经典朗读(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经典朗读 序(节选) 林语堂 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 1936 年我携家赴美,身边除了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作或者和他 有关的古刊善本书,把空闲的考虑都置之度外。那时候我就希望能写一本书来介绍他,或者将 他的一部分诗词文章译成英文,就算做不到,我也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我身边。书架上列着 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 剂。现在我能动笔写这本书,我觉得很快乐,单单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 下
2、定义的专家。由一个多才多艺、多彩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组读者喜欢的特性,这 倒不难。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 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 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 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苏东坡比中 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这种混合
3、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混合罕见,世上只 有少数人两者兼具。这里就有一位!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他天生不善于政 治的狡辩和算计;他即兴的诗文或者批评某一件不合意事的作品都是心灵自然的流露,全凭本 能,鲁莽冲动,正像他所谓的“春鸟秋虫声”,也可以比为“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 始终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没有心计,没有目标,他一路唱歌、作文、评论, 只是想表达心中的感受,不计本身的一切后果。就因为这样,今天的读者才欣赏他的作品,佩服 他把心智用在事件过程中,最先也最后保留替自己说话的权利。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 格,有时候
4、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他写作没有别 的理由,只是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著作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为他写得好美、好丰富,又发 自他天真无邪的心灵。 我分析中国一千年来为什么每一代都有人真心崇拜苏东坡,现在谈到第二个理由,这个理 由和第一点差不多,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罢了。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与 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分。苏东坡具有卓越才子的大魅力,永远教他太太或者最 爱他的人操心不知道该佩服他大无畏的勇气,还是该阻止他,免得他受伤害。显然他心中 有一股性格的力量,谁也挡不了,这种力量由他出生的一刻就已存在,顺其自然,直到死亡逼他
5、合上嘴巴,不再谈笑为止。他挥动笔尖,犹如挥动一个玩具。他可以显得古怪或庄重,顽皮或严 肃非常严肃,我们由他的笔梢听到一组反映人类欢乐、愉快、幻灭和失意等一切心境的琴 音。他老是高高兴兴和一群人宴饮玩乐。他说自己生性不耐烦,遇到看不顺眼的事物就“如蝇 在食,吐之乃已”。他不喜欢某一位诗人的作品,就说那“正是京东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 饱后所发者也”。 他对朋友和敌人都乱开玩笑。有一次在盛大的朝廷仪式中,他当着所有大臣嘲弄一位理学 家,措辞伤了对方,日后为此尝到不少苦果。但是别人最不了解的就是他能对事情生气,却无法 恨别人。他恨罪恶,对作恶的人倒不感兴趣,只是不喜欢而已。怨恨是无能的表现,他从来
6、不知 道无能是什么,所以他从来没有私怨。大体说来,我们得到一个印象,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 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拙作要描写的就是这种风情,他成为许多中国文人最喜 爱的作家,原因也在此。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海南出版社 1992 年版,有删改) 随我一起读 用今天的话来说,苏东坡应该是林语堂的偶像,而林语堂则应该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由 “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我身边”等可见苏东坡在林语 堂心目中有多重要,对林语堂的影响有多深远。 一位近代的大文人为一位古代的大文人作传,两人之间的时间跨越如此之长,却产生了如 此巨大的影响,这一文坛美事本身就
7、具有可敬、可佩之情既是苏东坡,又是林语堂。 “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作者为苏东坡下了一连串的“定义”“是一个不可 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 小丑”,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连串的“定义”,所以也就没有了定义。真佩服林语堂的那支笔,真会 天马行空,真会运用技巧,真会“下定义”。 林语堂似乎在为苏东坡撰写评语,只是这评语的语言是调侃的、幽默的。在调侃之中寄托 着作者的敬仰之情,在幽默之中寄寓着作者的崇拜之意。让一位大文人如此敬仰、崇拜的人, 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这就是序言带给读者的阅读诱惑。 也许“魅力”就是一种可以说得清楚,又难以说
8、得清楚的东西。 文末一句“拙作要描写的就是这种风情,他成为许多中国文人最喜爱的作家,原因也在此”, 吸引着所有阅读这篇序言的读者走进苏东坡传。这大概就是这篇序言所具有的语言魅力 以及苏东坡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了吧! 同学们,读了这篇“序言”之后,你有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冲动吗? 读思结合 1.如何理解“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这句话的含意? 2.作为序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撰写苏东坡传的理由? 3.林语堂说苏东坡:“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请从你 读过的苏东坡的作品中选择一例加以证明。 大江东去 易中天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又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三国历史的
9、戏剧性使它成为文学艺术家垂青的对象。在民间,它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知道刘备的,肯定比知道刘秀的多;知道曹操的,也肯定要超过知道王莽的。这不能不归功于文 学艺术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影响。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史学著作的,文学艺 术作品又是需要想象和虚构的。充满想象和虚构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史为据、为线索、为题材, 虚虚实实,半真半假,更为这段原本就扑朔迷离的历史平添了许多暧昧。 就说周瑜。 提起这位江东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 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可惜那是小说,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曾气过周 瑜。就算气过,怕也气不死。
10、为什么呢?因为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 “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 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了的。他是到过周营,但那是赤壁 之战两年以后,当然没有上当受骗盗什么书。蒋干的脸上也没有白鼻子,反倒是个帅哥。江 表传的说法是,“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看来也是个才貌双全的漂 亮人物。 周瑜也一样,又是一个漂亮至极的英雄。他的“帅”,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三国志说 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呼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 以,“周郎”就是“周
11、帅哥”。当然,一个人的“帅”,不仅仅是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气质。周瑜恰 恰是一个气质高贵、气度恢宏的人。他人品好、修养高、会打仗、懂艺术,尤其精通音乐。即 便酒过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听出乐队的演奏是否准确。如果不准,他就会回过头去看,当时 的说法是“曲有误,周郎顾”。因此,我甚至怀疑他指挥军队也像指挥乐队,能把战争变成艺术, 把仗打得十分漂亮,就像艺术品一样。 周瑜的仗打得确实漂亮。赤壁之战中,他是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苏东坡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羽扇纶巾在当时是儒雅的
12、象征。本来,贵 族和官员就是应该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即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 汉末年,不戴冠而戴巾,却成为名士的时髦。如果身为将帅而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了。于 是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曹操的军队列阵于长江,战舰相连,军旗猎猎。江东之人,魂 飞魄散,胆战心惊;然而周瑜却安之若素,从容不迫。他戴纶巾,摇羽扇,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终 于克敌制胜,以少胜多。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少年英雄,意气风发,光 彩照人! 当然,战争不是艺术,不可能那么潇洒、那么儒雅、那么风流倜傥,更不可能在谈笑风生之 间,不可一世的“樯橹”就“灰飞烟灭”了。这个时候的周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项阅读:第三单元 经典朗读 人教版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专项 阅读 第三 单元 经典 朗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