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 北京朝阳高三(上)期中语文北京朝阳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本试卷共 8 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 5 年保持在 13000 亿斤以上, 2019 年粮食产量是 13277 亿斤, 人均占有量是 472 公斤,高于人均 400 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特别是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人均占有量均 超过 200 公斤。目前我国粮食安全
2、是有保障的,在粮食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谷物基本 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是能守住的。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饭碗”。今天,“舌尖上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据统计,约 有 35%的食物损耗发生在消费端。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2012 年至 2015 年间,中国餐饮业人均食 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 93 克,浪费率为 11.7%,每年浪费的粮食约 3500 万吨。那么,有效遏制餐饮浪费将是应对粮 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餐饮浪费的综合影响已经超越粮食安全本身,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数据显示,全 球每年粮食浪费造成 14 亿公顷耕地
3、和 2500 亿立方米地表水的损耗,还导致了 34.9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大量 人力、 物流成本等无谓消耗。 食物浪费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 杜绝浪费, 亟需有效引导。 餐饮是资源型消费,必须重视利用经济手段调节供需杠杆,必须创新路径形成高效治理机制。具体来说,要提升餐 饮品质,让“不好吃”不再成为餐饮浪费的理由。要改进餐饮服务模式,推出小份菜、半份莱,点莱人员主动提醒 顾客适量点餐;鼓励餐饮门店实行分餐制;免费提供打包餐盒,餐饮门店给予顾客“打包折扣”,要适当限制特色 餐饮企业的市场准入,加强监管。要适度减少对供应自助餐企业的经营许可,减少餐饮企业使用
4、“无限量供应模 式,加强对自助餐门店食物浪费的监管。 从餐饮消费的角度看,一是塑造健康、理性的餐饮消费理念,从节约意识的树立、节约美德的养成入手,在全 社会长期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舆论宣传,加强对青少年粮食安全、节约美德的主题教育。二是建立对消费者 的餐饮浪费罚金制, 例如规定食物浪费率超过一定比例, 结账时菜价也上浮一定比例。 三是严查严控公费餐饮浪费, 实行趣戒机制,遏制公款消费的餐饮浪费现象。 (取材于李洁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粮食产量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B.我国的粮食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C.我国能
5、够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D.食物损耗是指“舌尖上的浪费”,目前仍然普遍存在。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餐饮浪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球餐饮浪费是造成地表水、人力、物流成本等损耗的根本原因。 B.“不好吃”是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调节供需矛盾。 C.从创新治理机制看,适量点餐和分餐制完全能解决餐饮浪费问题。 D.塑造健康餐饮消费理念可以从树立节约意识和养成节约美德人手。 材料二 粮稳天下安。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 下,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的稳定供给功不可没。粮食充足,则市场稳定、人心
6、安定。高水平、可持续的粮 食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增进民生福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这些年,我国耕地持续减少,从 1996 年到 2012 年减少了近 1.3 亿亩。耕地数量减少,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占地的原因,也有用地不节约、不集约的因素。只有守住耕地, 才能守住明天的饭碗。如果耕地守不住,都非农化了,粮食生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就没有了赖以吃 饭的家底。这是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战略问题。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很快,农业从业人员女性化、低文化程度化也一并出现。外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 工不愿回乡务农,农业后继乏人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
7、“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 农民”,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投身农业。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村 实用人才,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从政策上扶持农业,提高农业效益,让务 农成为体面的职业。 在人们一般的观念里,粮食安全所涉及的农产品多为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其实肉、蛋、奶等畜牧业农产品以 及大豆、食用菌、水果、茶叶等都包括在内,要避免这种认识误区带来的农产品种类单一和不合理。近几年来,我 国长期短缺的农产品如大等,已扩大种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玉米等种植过剩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也大幅度调减, 种植结构失衡的局面初步得到了扭转。 中国人
8、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十几亿中国人不能靠买饭吃, 找饭吃过日子,不能把粮食安全的保障寄托在国际市场上,否则一旦出现有钱也买不来粮的情况,就要陷入被动。 当然,立足国内,并非所有粮食和农产品都要完全自给,还要充分用好国外的粮食资源和市场,当增加农产品 进口,但要把握好规模和节奏,防止冲击国内生产,农民就业增收和国际市场带来大的影响。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要让百姓端稳手中的饭碗,就必须要抓好粮食安全,使社会之基更稳更牢。 (取材于韩长赋、刘慧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解读,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农业劳动力出现老
9、龄化、女性化、低文化程度化现象。 B.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低,是农业后继乏人的主要原因。 C.提高农民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对农村的发展很重要。 D.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能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耕地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根本要素。 B.非农业化占地造成耕地数量减少。 C.粮食安全包括畜牧业农产品安全。 D.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中国的粮食。 5.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应采取哪些策略?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5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20 分) 史论上 苏洵 史何为
10、 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 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杌,四凶之一也。 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 是以因史修经,卒 之论其效者,必曰“乱臣贼子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 其义一,其体二,故曰史焉,曰经焉。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检之。此经、史 所兼而有之者也。虽然,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经非一 代之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体不相沿,而用实和资 焉。 夫易礼乐)书,言圣人之道与法详矣,然弗验之 行事。仲尼惧后
11、世以是为 圣人之私言,故因讣 告策书以 修春秋),旌善而惩恶,此经之道也;犹惧后世以为己之臆断,故本周礼以为凡 ,此经之法也。至 于事则举其略,词则务于简。吾故曰: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所谓褒贬,论赞之外无几。 吾故日:史以事、词胜。 使后人不知史而观经,则所褒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吾故曰: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使后人不通 经而专史,则称谓不知所法,惩劝不知所祖。吾故曰: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 经或从伪讣而书,或隐讳而不书,若此者从,皆适于教而已。吾故曰:经非一代之实录。史之一纪、一世家、 一传,其间美恶得失固不可以一二数,则 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安能事为之褒贬
12、,使天下之人动有所法如春秋 哉?吾故曰:史非万世之常法。 夫规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然而不得器,则规无所效其圆,矩无所用其方,准无所施其平,绳无 所措其直。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吾故曰: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 噫!一规,一矩,一准,一绳,足以制万器。后之 人其务希迁、固,实录可也!慎无若王通、陆长源辈,嚣嚣然冗且 僭,则善矣。 (有修改)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卒 之论其效 卒:最终 B.而用实相资 焉 资:帮助 C.旌 善而惩恶习 旌:表彰 D.故本周礼以为凡 凡:平凡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史何
13、为 而作乎 仲尼惧后世以是为 圣人之私言 B.以 其名知之 故因讣告策书以 修春秋 C.然弗验之 行事 后之 人其务希迁、固 D.则 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 则 规无所效其圆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君子不待褒而劝 君子不用获得褒奖来进行劝诫 B.经或从伪讣而书 经书有的是依据虚假讣告写的 C.安能事为之褒贬 怎能对事事都进行褒贬 D.嚣嚣然冗且僭 扬扬自得冗长而且不知高低 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孔子志向远大故而忧患深广,忧患深广故而著述伟大。 B.作者认为经书只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却是万古不变的常法。 C.作者认为春秋能
14、够让天下人的一举一动有可以遵循的准则。 D.作者以规矩准绳与器的相互作用类比,表明经与史之间的关系。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 分) 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 11.根据文意,概括“经”与“史”的异同。(6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6 分) 12.下面论语中,孔子对“食”的态度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请简要概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齐 【1】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 注释:【1】齐,
15、同“斋”,斋戒。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15 题。(共 19 分)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周密 【1】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客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 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 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注释:【1】周密,宋代词人。宋亡后,周密拒仕新朝,寄居杭州,本词是结写给同样拒仕新朝,寄居在越州的 邓牧、谢朝等友人的。 13.下列对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首三句描写作者所居之地
16、清新明媚的初春景象。 B.“雪霁”两句是说雪过天晴,燕子回巢,春意盎然。 C.“笑倦游”一句表明词人畅游天涯海角,十分疲惫。 D.最后一句作者以梅花喻指拒仕新朝的自己和友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夜汐”两句写词人想趁着月色明亮、潮水东还之际,返回家乡。 B.“认云中烟树”一句,一个“认“字,写得形象生动,笔力深透。 C.“东风一词一语双关,借自然之风,喻指新朝的招抚笼络。 D.这首词抒写深情,寄寓感概,具有深婉动人的艺术效果。 15.这首词蕴含的情感深沉复杂,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 分) 王国维先
17、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送别友人,秋景凄清的诗句是 “ , ”(2)范仲淹满怀思乡之情,描写秋景的诗句是 “ , , 更在斜阳外”; (3)李清照借菊花表达落寞之情的诗句是: “满地黄花堆积, , ” (4)毛泽东心怀豪情壮志,描绘秋色中万物生机勃勃的诗句是:“鹰击长 空, , ”。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7 题。(共 6 分) 17.从以下红楼梦的回目中,任选一条,依据划线内容,简述情节,概括薛宝钗的性格特点。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五十六
18、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 题。 愿借丹青写风神 人生飞逝如电,倏忽已七十有余,古稀已过而耄耋之年将至。在此番年纪,往往心境古井不波 ,少有事物能 够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然而年前,出版社致电于我,言及筹划再版(常书鸿传,这桩突如其来的“意外”,送了 我一份非同寻常的惊喜。 搁下电话,脑海中首先回忆起来的,是三十七年前(1983 年 6 月)与常书鸿先生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时初 次相遇的情形:一早起来我在香山饭店花园溜达,不料迎头碰到一往霜鬓鹤发的老人,精神矍铄,略有老态但不龙 钟,手拄一支红木手杖,若有所思地在
19、庭院中踱步。从胸前名牌上,我得知面前这位老者便是景仰已久的常书鸿先 生早在 1962 年,我在人民文学上看到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常老的大名就长驻我的内心深处。 作为“小字辈”的我,怯生生地向常老致意道:“常老,您好!“常老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我的名牌:“你 好你也是文艺组的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常老一口“杭州官话,换了别人,可能还真不太好懂,偏巧同为 浙江老乡的我,理解上没有半点障碍。我回答说:“我是一名作家。常老似乎马上来了兴致:“你是作家啊? 那你有没有去过敦煌?”我回答说还没有机会去过。“那你一定要去一趟,去看一看敦煌!常老干脆利落地说道。 这就是常老“言必称敦煌”的谈话风格。 每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朝阳区 2020 2021 学年度 高三上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0614.html